千字文

周兴嗣编的《千字文》,是一本公认为编得好的识字书,从南北朝直到清末,流行了一千四百多年,成为世界上现存出书最早、使用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不能不说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试想:只用一千个字,基本上不重复,四字一句,每句成文,前后连贯,还要押韵,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其内容包括天地、历史、人事、修身、读书、饮食、居住、农艺、园林、以及祭祀等各种社会文化活动。本书内容涉及广泛,具有较高的可阅读性及趣味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少儿启蒙教材。 ----------------------------------------------------------------------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闰馀成岁 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 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 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 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 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 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 赖及万方   盖此...


龙文鞭影

《龙文鞭影》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儿童启蒙读物,最初由明人萧良有编撰,后来杨臣诤进行了增补修订。何为“龙文”?原来龙文是古代一种千里马的名称,它只要看见鞭子的影子就会奔跑驰骋。作者的寓意是,看了这本《龙文鞭影》,青少年就有可能成为“千里马”。《龙文鞭影》主要是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典故和逸事传说,四字一句,两句押韵,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它问世后,影响极大,成为最受欢迎的童蒙读物之一。人们认为它不仅有益于童蒙,也有益于童蒙之师,所以民间大量刻印,流传至今的版本五花八门,可见当时流行之盛况。现在我们参加原注对本书逐句加以简明注释,供读者阅读时参考。 作者:(明)萧良有、杨臣铮撰


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与《三字经》、《千字文》并列为我国古代优秀的启蒙读物之一。 《百家姓》成书于宋朝初年,一般认为是在公元960年赵宋建立至978年吴越归宋这段时间内。《百家姓》的作者不详,南宋人王明清在《玉照新志》中认为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是吴越境内一个普通人的作品。 明代人李诩则笼统地说“必宋人所编也”。清朝康熙年间王相根据王明清的说法,认为是“宋初钱塘老儒所作”。虽然王相的说法比前人明确,但仍未能指出《百家姓》的作者是谁,这可能是一个永远也无法解开的谜。 《百家姓》以韵文形式,将当时的常见姓氏用四字排列,十分严整。其排列的顺序是将重要的姓氏排在前面。如第一句“赵钱孙李”,“赵”是宋朝的国姓,“钱”是吴越统治者的姓,“孙”,据王明清说法,是指钱的正妃,“李”是指南唐统治者的姓氏。第二句“周吴郑王”,也都是吴越的大族,“皆武肃(钱)而下后妃”。作为一种儿童识字课本,《百家姓》的内容并没有别的含义,仅仅是姓氏的排列。它是希望儿童通过姓氏这一人们身边的事物,来达到识字开蒙的效果。 依照目前的通行本,《百家姓》共有568个字,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120字),末句“百家姓终”4个字。这个本子是经过后人增补的,但基本保持了《百家姓》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