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拜新月(一作李端诗)
琴曲歌辞•王敬伯歌
相和歌辞•襄阳曲
折杨柳(一作折杨柳送别)
过谷口元赞善所居(一作赠池阳谷口)
杂曲歌辞·妾薄命三首·其一
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其一
送归中丞使新罗(一作李益诗)
赠郭驸马·郭令公子暧尚升平公主令于席上成此诗
送诸暨裴少府(公先人,元相公判官)
送杨皋擢第归江东
送杨少府赴阳翟(即舍人之弟)
送友人(一作送友人南游)
送马尊师(一作送侯道士)
相和歌辞·度关山
江上逢司空曙(一作岳阳逢司空文明,得关中书)
江上喜逢司空文明
冬夜寄韩弇(一作秋夜寄司空文明)
代弃妇答贾客
云阳观寄袁稠(一作元阳观寄元称)
相和歌辞•昭君词
同司空文明过坚上人故院(一作过坚上人影堂逢司空曙)
长门怨(一作长信宫)
忆友怀野寺旧居(一作答司空文明怀野寺旧居)
中峰居喜见苗发
送少微上人入蜀
同苗员外宿荐福寺僧舍
送客往湘江
晚夏闻蝉寄广文(一作郎士元诗)
张左丞挽歌二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