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櫆,1698—1779,清安徽桐城人,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雍正七年副贡生。乾隆年间先后被荐应举博学鸿词科,报罢。晚官黟县教谕。工文章。方苞誉为“今之韩、欧”。友人姚范之侄姚鼐亦推重其文。世遂以方、刘、姚为桐城派之代表。论文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作品阐发程朱理学,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进一步发展了崇古、拟古的理论。有《海峰文集》、《海峰诗集》。
骡说
论文偶记
游三游洞记
游万柳堂记
樵髯传
章大家行略
无斋记
送姚姬传南归序
息争
张约夫刻石歌
补溪草堂歌
寄翁兆溱
西山
送孙郎还天台
春日
发铜陵
题孙孟然品酒图
题张少仪望云图
送张绣枫
仇英战马图
题孙怀三咏佛手指诗后
梧树行
登龙山
吴大椿置酒丁香花下
题罗生画石扇面为张碇山
楼上晓望
游龙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