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阳壮士勤将军,神力出于百夫,则天太后召见,奇之,授游击将军,赐锦袍玉带,朝野荣之。 后拜横南将军。 大臣慕义,结十友,即燕公张说、馆陶公郭元振为首。 余壮之,遂作诗。 太古历阳郡,化为洪川在。 江山犹郁盘,龙虎秘光彩。 蓄泄数千载,风云何霮薱! 特生勤将军,神力百夫倍。
先秦
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 ”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 ”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 ”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 ”曾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 ”有子曰:“然。 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 ” 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 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 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 ’‘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 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 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 ’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 ” 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 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 ”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 以斯知不欲速朽也。 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 以斯知不欲速贫也。 ”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惟 通:唯)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 「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 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 」 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 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敶词: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 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衖。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 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日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 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 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 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 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 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 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驷玉虬以桀鹥兮,溘埃风余上征。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绁马。 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 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 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謇修以为理。 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繣其难迁。 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 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 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 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 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 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 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 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 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 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 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 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 索琼茅以筳篿兮,命灵氛为余占之。 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 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 曰:「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 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世幽昧以昡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 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其独异! 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 苏粪壤以充祎兮,谓申椒其不芳。 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 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 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 皇剡剡其扬灵兮,告余以吉故。 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 汤、禹俨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 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 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 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 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 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 恐鹈鴃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 何琼佩之偃蹇兮,众薆然而蔽之。 惟此党人之不谅兮,恐嫉妒而折之。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 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 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 椒专佞以慢慆兮,樧又欲充夫佩帏。 既干进而务入兮,又何芳之能祗? 固时俗之流从兮,又孰能无变化? 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离? 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 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沬。 和调度以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 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 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日乎吾将行。 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爢以为粻。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 邅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 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 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 凤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 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 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 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轪而并驰。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 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媮乐。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乱曰:已矣哉!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选自《左传》)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二月,郑伯如晋。 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 侨也惑之。 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 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 何没没也?将焉用贿? 夫令名,德之舆也。 德,国家之基也。 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 诗云:‘乐只君子,邦家之基。 ’有令德也夫!‘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有令名也夫!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 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 宣子说,乃轻币。
先秦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 ”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 因烧其券。 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 ”“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 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 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请为君复凿二窟。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 ”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 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齐其闻之矣。 ”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 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 ”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 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 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 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 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 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 王曰:“虽然,必告不谷。 ”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 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脩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 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 所以报也。 王曰:“晋未可与争。 ”重为之礼而归之。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 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 楚王曰:“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 子墨子归,过宋。 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 故曰: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 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先秦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 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 以告舅犯。 舅犯曰:“孺子其辞焉。 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 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 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 父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 ”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子显以致命于穆公。 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 哭而起,则爱父也。 起而不私,则远利也。 ”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 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 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对曰:“在德不在鼎。 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 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 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德之休明,虽小,重也。 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 天祚明德,有所厎止。 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周德虽衰,天命未改。 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
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 无禄,献公即世。 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 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 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 是穆之成也。 “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 郑人怒君之疆埸,我文公帅诸侯及秦围郑。 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 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 文公恐惧,绥靖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 “无禄,文公即世;穆为不吊,蔑死我君,寡我襄公,迭我肴地,奸绝我好,伐我保城。 殄灭我费滑,散离我兄弟,挠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 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淆之师。 犹愿赦罪于穆公,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 天诱其衷,成王陨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穆、襄即世,康、灵即位。 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 康犹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翦我羁马,我是以有河曲之战。 东道之不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 “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君亦不惠称盟,利吾有狄难,入我河县,焚我箕、郜,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垂,我是以有辅氏之聚。 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福于先君献、穆,使伯车来命我景公曰:‘吾与女同好弃恶,复脩旧德,以追念前勋。 ’言誓未就,景公即世,我寡君是以有令狐之会。 君又不祥,背弃盟誓。 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昏姻也。 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伐狄。 ’寡君不敢顾昏姻。 畏君之威,而受命于吏。 君有二心于狄,曰:‘晋将伐女。 ’狄应且憎,是用告我。 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亦来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昭告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不榖恶其无成德,是用宣之,以惩不壹。 ’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 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 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宁诸侯以退,岂敢徼乱?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诸侯退矣。 敢尽布之执事,俾执事实图利之。 ”
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 公惧变色;禁之,不可。 公怒,归之,未之绝也。 蔡人嫁之。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徵 通 征) 师进,次于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 师退,次于召陵。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齐侯曰:“岂不穀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与不穀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屈完及诸侯盟。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 惠、怀无亲,外内弃之。 天未绝晋,必将有主。 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 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 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 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 ”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地名)为之田。 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
先秦
文王在上,於昭於天。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有周不显,帝命不时。 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 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 思皇多士,生此王国。 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假哉天命,有商孙子。 商之孙子,其丽不亿。 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 殷士肤敏,祼将于京。 厥作祼将,常服黼冔。 王之荩臣,无念尔祖。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 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 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会于向,将执戎子驹支。 范宣子亲数诸朝。 曰:“来,姜戎氏。 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 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与女剖分而食之。 今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盖言语漏泄,则职女之由。 诘朝之事,尔无与焉!与,将执女。 ” 对曰:“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 惠公蠲其大德,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毋是翦弃。 赐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 我诸戎除翦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以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于今不贰。 昔文公与秦伐郑,秦人窃与郑盟而舍戍焉,于是乎有肴之师。 晋御其上,戎亢其下,秦师不复,我诸戎实然。 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戎何以不免?自是以来,晋之百役,与我诸戎相继于时,以从执政,犹肴志也,岂敢离逷?今官之师旅,无乃实有所阙,以携诸侯,而罪我诸戎。 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何恶之能为?不与于会,亦无瞢焉。 ”赋《青蝇》而退。 宣子辞焉,使即事于会,成恺悌也。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 一作:渺渺)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 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 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 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 "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 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 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 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 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 "王曰:"试为寡人说之。 "大夫曰:"唯唯。 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历五都。 出咸阳、熙邯郸,从容郑、卫、溱 、洧之间 。 是时向春之末 ,迎夏之阳,鸧鹒喈喈,群女出桑。 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 臣观其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祛'。 赠以芳华辞甚妙。 于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 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 复称诗曰:'寐春风兮发鲜荣,洁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 '因迁延而辞避。 盖徒以微辞相感动。 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 " 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
先秦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 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 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皙也。 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 蒙彼绉絺,是绁袢也。 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先秦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 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 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 苏秦曰:“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 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 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古者使车毂击驰,言语相结,天下为一,约从连横,兵革不藏。 文士并饬,诸侯乱惑,万端俱起,不可胜理。 科条既备,民多伪态,书策稠浊,百姓不足。 上下相愁,民无所聊,明言章理,兵甲愈起。 辩言伟服,战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 舌弊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 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 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 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橦,然后可建大功。 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 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今不嗣主,忽于至道,皆惛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沈于辩,溺于辞。 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 ”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 归至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 父母不与言。 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 ”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 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 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 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 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炫熿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
先秦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 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 ”曰:“然则盍行乎?”世子曰:“不可。 君谓我欲弑君也。 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 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 申生不敢爱其死。 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 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 ”再拜稽首,乃卒。 是以为恭世子也。
裳裳者华,其叶湑兮。 我觏之子,我心写兮。 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兮。 裳裳者华,芸其黄矣。 我觏之子,维其有章矣。 维其有章矣,是以有庆矣。 裳裳者华,或黄或白。 我觏之子,乘其四骆。 乘其四骆,六辔沃若。 左之左之,君子宜之。 右之右之,君子有之。 维其有之,是以似之。
先秦
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 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 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 侯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艺,膳宰不置饩,司里不授馆,国无寄寓,县无旅舍。 民将筑台于夏氏。 及陈,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南冠以如夏氏,留宾不见。 单子归,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国必亡。 ”王曰:“何故?”对曰:“夫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 故《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 ’故《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 ’其时儆曰:“收而场功,待而畚梮,营室之中,土功其始,火之初见,期于司里。 ’此先王所以不用财贿,而广施德于天下者也。 今陈国火朝觌矣,而道路若塞,野场若弃,泽不陂障,川无舟梁,是废先王之教也。 ” “《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国有郊牧,疆有寓望,薮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其余无非谷土,民无悬耜,野无奥草。 不夺民时,不蔑民功。 有优无匮,有逸无罢。 国有班事,县有序民。 ’今陈国道路不可知,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民罢于逸乐,是弃先王之法制也。 “周之《秩官》有之曰:‘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候人为导,卿出郊劳,门尹除门,宗祝执祀,司里授馆,司徒具徒,司空视途,司寇诘奸,虞人入材,甸人积薪,火师监燎,水师监濯,膳宰致饔,廪人献饩,司马陈刍,工人展车,百官以物至,宾入如归。 是故小大莫不怀爱。 其贵国之宾至,则以班加一等,益虔。 至于王吏,则皆官正莅事,上卿监之。 若王巡守,则君亲监之。 ’今虽朝也不才,有分族于周,承王命以为过宾于陈,而司事莫至,是蔑先王之官也。 “《先王之令》有之曰:‘天道赏善而罚淫,故凡我造国,无从非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 ’今陈侯不念胤续之常,弃其伉俪妃嫔,而帅其卿佐以淫于夏氏,不亦嫔姓矣乎?陈,我大姬之后也。 弃衮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简彝乎?是又犯先王之令也。 “昔先王之教,懋帅其德也,犹恐殒越。 若废其教而弃其制,蔑其官而犯其令,将何以守国?居大国之 ,而无此四者,其能久乎?” 六年,单子如楚。 八年,陈侯杀于夏氏。 九年,楚子入陈。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 其夜玉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玉异之。 明日,以白王。 王曰:“其梦若何?”玉对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目色仿佛,乍若有记:见一妇人,状甚奇异。 寐而梦之,寤不自识;罔兮不乐,怅然失志。 于是抚心定气,复见所梦。 ”王曰:“状何如也?”玉曰:“茂矣美矣,诸好备矣。 盛矣丽矣,难测究矣。 上古既无,世所未见,瑰姿玮态,不可胜赞。 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 五色并驰,不可殚形。 详而视之,夺人目精。 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繢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 振绣衣,被袿裳,秾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 嫷披服,侻薄装,沐兰泽,含若芳。 性合适,宜侍旁,顺序卑,调心肠。 ”王曰:“若此盛矣,试为寡人赋之。 ”玉曰:“唯唯。 ” 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 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 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 近之既妖,远之有望,骨法多奇,应君之相,视之盈目,孰者克尚。 私心独悦,乐之无量;交希恩疏,不可尽畅。 他人莫睹,玉览其状。 其状峨峨,何可极言。 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 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视。 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地其若丹。 素质干之醲实兮,志解泰而体闲。 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 宜高殿以广意兮,翼故纵而绰宽。 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 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 奋长袖以正衽兮,立踯躅而不安。 澹清静其愔嫕兮,性沉详而不烦。 时容与以微动兮,志未可乎得原。 意似近而既远兮,若将来而复旋。 褰余而请御兮,愿尽心之惓惓。 怀贞亮之清兮,卒与我兮相难。 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 精交接以来往兮,心凯康以乐欢。 神独享而未结兮,魂茕茕以无端。 含然诺其不分兮,喟扬音而哀叹!頩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 于是摇佩饰,鸣玉鸾;奁衣服,敛容颜;顾女师,命太傅。 欢情未接,将辞而去;迁延引身,不可亲附。 似逝未行,中若相首;目略微眄,精采相授。 志态横出,不可胜记。 意离未绝,神心怖覆;礼不遑讫,辞不及究;愿假须臾,神女称遽。 徊肠伤气,颠倒失据,黯然而暝,忽不知处。 情独私怀,谁者可语?惆怅垂涕,求之至曙。
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须句。 夏,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 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战于升陉。 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 楚人伐宋以救郑。 宋公将战。 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 ”弗听。 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 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 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 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
夏,会于葵丘,寻盟,且修好,礼也。 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 ”齐侯将下拜。 孔曰:“且有后命。 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 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 ”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
先秦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 揆之以日,作于楚室。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升彼虚矣,以望楚矣。 望楚与堂,景山与京。 降观于桑。 卜云其吉,终焉允臧。 灵雨既零,命彼倌人。 星言夙驾,说于桑田。 匪直也人,秉心塞渊。 騋牝三千。
先秦
秦围赵之邯郸。 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 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秦所以急围赵者,前与齐闵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以齐故;今齐闵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求为帝。 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 ”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矣?”平原君曰:“胜也何敢言事!百万之众折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去。 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 胜也何敢言事!”鲁连曰:“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 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平原君曰:“胜请为召而见之于先生。 ” 平原君遂见辛垣衍曰:“东国有鲁连先生,其人在此,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先生。 ”辛垣衍曰:“吾闻鲁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 衍,人臣也,使事有职,吾不愿见鲁连先生也。 ”平原君曰:“胜已泄之矣。 ”辛垣衍许诺。 鲁连见辛垣衍而无言。 辛垣衍曰:“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 今吾视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曷为久居此围城中而不去也?”鲁连曰:“世以鲍焦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 今众人不知,则为一身。 彼秦,弃礼义,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 ”辛垣衍曰:“先生助之奈何?”鲁连曰:“吾将使梁及燕助之,齐楚则固助之矣。 ”辛垣衍曰:“燕则吾请以从矣;若乃梁,则吾梁人也,先生恶能使梁助之耶?”鲁连曰:“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也;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 ”辛垣衍曰:“秦称帝之害将奈何?”鲁仲连曰:“昔齐威王尝为仁义矣,率天下诸侯而朝周。 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 居岁余,周烈王崩,诸侯皆吊,齐后往。 周怒,赴于齐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藩之臣田婴齐后至,则斮之!’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卒为天下笑。 故生则朝周,死则叱之,诚不忍其求也。 彼天子固然,其无足怪。 ” 辛垣衍曰:“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邪?畏之也。 ”鲁仲连曰:“然梁之比于秦,若仆邪?”辛垣衍曰:“然。 ”鲁仲连曰:“然则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辛垣衍怏然不悦,曰:“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鲁仲连曰:“固也!待吾言之: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 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恶,醢鬼侯;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侯;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故拘之于牖里之库百日,而欲令之死。 曷为与人俱称帝王,卒就脯醢之地也?“ “齐闵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谓鲁人曰:‘子将何以待吾君?’鲁人曰:‘吾将以十太牢待子之君。 ’夷维子曰:‘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彼吾君者,天子也。 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筦键,摄衽抱几,视膳于堂下;天子已食,而听退朝也。 ’鲁人投其钥,不果纳,不得入于鲁。 将之薛,假涂于邹。 当是时,邹君死,闵王欲入吊。 夷维子谓邹之孤曰:‘天子吊,主人必将倍殡柩,设北面于南方,然后天子南面吊也。 ’邹之群臣曰:‘必若此,吾将伏剑而死。 ’故不敢入于邹。 邹、鲁之臣,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然且欲行天子之礼于邹、鲁之臣,不果纳。 今秦万乘之国,梁亦万乘之国,交有称王之名。 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 “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谓不肖,而予其所谓贤,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彼又将使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 于是辛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去,不敢复言帝秦!” 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 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 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 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 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 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 仲连不忍为也。 ”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先秦
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鼓钟。 杜蒉自外来,闻钟声,曰:“安在?”曰:“在寝。 ”杜蒉入寝,历阶而升,酌曰:“旷饮斯!”又酌曰:“调饮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 降趋而出。 平公呼而进之,曰:“蒉!曩者尔心或开予,是以不与尔言。 尔饮旷,何也?”曰:“子卯不乐。 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旷也,太师也。 不以诏,是以饮之也。 ”“尔饮调,何也?”曰:“调也,君之亵臣也。 为一饮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饮之也。 ”“尔饮,何也?”曰:“蒉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与知防,是以饮之也。 ”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 ”杜蒉洗而扬觯。 公谓侍者曰:“如我死,则必毋废斯爵也!” 至于今,既毕献,斯扬觯,谓之“杜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