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公洲革处士

  李白

抱瓮灌秋蔬,心闲游天云。 每将瓜田叟,耕种汉水濆。 时登张公洲,入兽不乱群。 井无桔槔事,门绝刺绣文。 长揖二千石,远辞百里君。 斯为真隐者,吾党慕清芬。


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

  李白

历阳壮士勤将军,神力出于百夫,则天太后召见,奇之,授游击将军,赐锦袍玉带,朝野荣之。 后拜横南将军。 大臣慕义,结十友,即燕公张说、馆陶公郭元振为首。 余壮之,遂作诗。 太古历阳郡,化为洪川在。 江山犹郁盘,龙虎秘光彩。 蓄泄数千载,风云何霮薱! 特生勤将军,神力百夫倍。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骆宾王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 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 洎乎晚节,秽乱春宫。 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 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 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 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 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 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 呜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 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 奉先帝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 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 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妖孽。 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 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 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 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家传汉爵,或地协周亲,或膺重寄于爪牙,或受顾命于宣室。 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 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移檄州郡,咸使知闻。


归国遥·香玉

  温庭筠

香玉,翠凤宝钗垂簏簌,钿筐交胜金粟,越罗春水绿。 画堂照帘残烛,梦馀更漏促。 谢娘无限心曲,晓屏山断续。


定西番·海燕欲飞调羽

  温庭筠

海燕欲飞调羽。 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拢。 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 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 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 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


章台柳·寄柳氏

  韩翃

章台柳,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版本一)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版本二)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版本三)


送赞律师归嵩山

  清江

禅客归心急,山深定易安。 清贫修道苦,孝友别家难。 雪路侵溪转,花宫映岳看。 到时瞻塔暮,松月向人寒。


争臣论

  韩愈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 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 晋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 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 人皆以为华,阳子不色喜。 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 愈应之曰:是《易》所谓恒其德贞,而夫子凶者也。 恶得为有道之士乎哉?在《易·蛊》之“上九”云:“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蹇》之“六二”则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夫亦以所居之时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也。 若《蛊》之“上九”,居无用之地,而致匪躬之节;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则冒进之患生,旷官之刺兴。 志不可则,而尤不终无也。 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之得失,不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 而未尝一言及于政。 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 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秩也;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 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且吾闻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 今阳子以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而不言,与不得其言而不去,无一可者也。 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 ”谓禄仕者也。 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 盖孔子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亦不敢旷其职,必曰“会计当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 若阳子之秩禄,不为卑且贫,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或曰:否,非若此也。 夫阳子恶讪上者,恶为人臣招其君之过而以为名者。 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书》曰:“尔有嘉谟嘉猷,则人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谟斯猷,惟我后之德”若阳子之用心,亦若此者。 愈应之曰:若阳子之用心如此,滋所谓惑者矣。 入则谏其君,出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者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 夫阳子,本以布衣隐于蓬蒿之下,主上嘉其行谊,擢在此位,官以谏为名,诚宜有以奉其职,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不僭赏、从谏如流之美。 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束带结发,愿进于阙下,而伸其辞说,致吾君于尧舜,熙鸿号于无穷也。 若《书》所谓,则大臣宰相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 且阳子之心,将使君人者恶闻其过乎?是启之也。 或曰:阳子之不求闻而人闻之,不求用而君用之。 不得已而起。 守其道而不变,何子过之深也?愈曰: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 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义,得其道。 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 孜孜矻矻,死而后已。 故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 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 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 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 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时人者,圣贤之身也。 且阳子之不贤,则将役于贤以奉其上矣;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 恶得以自暇逸乎哉? 或曰:吾闻君子不欲加诸人,而恶讦以为直者。 若吾子之论,直则直矣,无乃伤于德而费于辞乎?好尽言以招人过,国武子之所以见杀于齐也,吾子其亦闻乎?愈曰: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 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 我将以明道也,非以为直而加入也。 且国武子不能得善人,而好尽言于乱国,是以见杀。 《传》曰:“惟善人能受尽言。 ”谓其闻而能改之也。 子告我曰:“阳子可以为有之士也。 ”今虽不能及已,阳子将不得为善人乎哉?


高轩过

  李贺

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耿耿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箕子碑

  柳宗元

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难,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民。 殷有仁人曰箕子,实具兹道以立于世,故孔子述六经之旨,尤殷勤焉。 当纣之时,大道悖乱,天威之动不能戒,圣人之言无所用。 进死以并命,诚仁矣,无益吾祀,故不为。 委身以存祀,诚仁矣,与亡吾国,故不忍。 具是二道,有行之者矣。 是用保其明哲,与之俯仰;晦是谟范,辱于囚奴;昏而无邪,隤而不息;故在易曰“箕子之明夷”,正蒙难也。 及天命既改,生人以正,乃出大法,用为圣师。 周人得以序彝伦而立大典;故在书曰“以箕子归作《洪范》”,法授圣也。 及封朝鲜,推道训俗,惟德无陋,惟人无远,用广殷祀,俾夷为华,化及民也。 率是大道,丛于厥躬,天地变化,我得其正,其大人欤? 呜乎!当其周时未至,殷祀未殄,比干已死,微子已去,向使纣恶未稔而自毙,武庚念乱以图存,国无其人,谁与兴理?是固人事之或然者也。 然则先生隐忍而为此,其有志于斯乎? 唐某年,作庙汲郡,岁时致祀,嘉先生独列于易象,作是颂云: 蒙难以正,授圣以谟。 宗祀用繁,夷民其苏。 宪宪大人,显晦不渝。 圣人之仁,道合隆污。 明哲在躬,不陋为奴。 冲让居礼,不盈称孤。 高而无危,卑不可逾。 非死非去,有怀故都。 时诎而伸,卒为世模。 易象是列,文王为徒。 大明宣昭,崇祀式孚。 古阙颂辞,继在后儒。


送崔全被放归都觐省

  岑参

夫子不自衍,世人知者稀,来倾阮氏酒,去著老莱衣。 渭北草新出,关东花欲飞,楚王犹自惑,片玉且将归。


段太尉逸事状

  柳宗元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 邠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 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 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 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 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 ”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 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 ”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 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 晞一营大噪,尽甲。 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 ”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 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 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 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晞出见太尉。 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 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 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 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 ”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 ”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 ”命持马者去,旦日来。 遂卧军中。 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 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 邠州由是无祸。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 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 ”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 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 ”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 太尉判状辞甚巽,使人求谕谌。 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 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 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 入见谌,大骂曰:“汝诚人耶?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 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 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 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不能食,曰:“吾终不可以见段公!”一夕,自恨死。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戒其族:“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 ”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 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 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晤谢曰:“处贱无以拒也。 ”太尉曰:“然终不以在吾第。 ”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 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太尉逸事如右。 元和九年月日,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柳宗元谨上史馆。   今之称太尉大节者出入,以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 宗元尝出入岐周邠斄间,过真定,北上马岭,历亭障堡戍,窃好问老校退卒,能言其事。 太尉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以色待物;人视之,儒者也。 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 会州刺史崔公来,言信行直,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或恐尚逸坠,未集太史氏,敢以状私于执事。 谨状。


梦李白二首·其一

  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版本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版本二)


归国谣·双脸

  温庭筠

双脸,小凤战蓖金飐艳。 舞衣无力风敛,藕丝秋色染。 锦帐绣帷斜掩,露珠清晓簟,粉心黄蕊花靥,黛眉山两点。


八六子·洞房深

  杜牧

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 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 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扇。 辇路苔侵。 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 舜华偷悴,翠鬟羞整,愁坐望处,金舆渐远,何时彩仗重临?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阴。


采莲曲·秋江岸边莲子多

  张籍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并船歌。 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漾微波。 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 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 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阿谁家住远。 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


梓人传

  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 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 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舍我,众莫能就一宇。 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 ”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 ”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 委群材,会群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 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 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 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 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 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 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 则其姓字也。 凡执用之工不在列。 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 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 物莫近乎此也。 彼为天下者,本于人。 其执役者为徒隶,为乡师、里胥;其上为下士;又其上为中士,为上士;又其上为大夫,为卿,为公。 离而为六职,判而为百役。 外薄四海,有方伯、连率。 郡有守,邑有宰,皆有佐政;其下有胥吏,又其下皆有啬夫、版尹,以就役焉,犹众工之各有执伎以食力也。   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 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 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 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 不炫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 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   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士或谈殷、周之理者,曰:“伊、傅、周、召。 ”其百执事之勤劳,而不得纪焉;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 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 其不知体要者反此;以恪勤为公,以簿书为尊,炫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窃取六职、百役之事,听听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焉,所谓不通是道者也。 犹梓人而不知绳墨之曲直,规矩之方圆,寻引之短长,姑夺众工之斧斤刀锯以佐其艺,又不能备其工,以至败绩,用而无所成也,不亦谬欤!   或曰:“彼主为室者,傥或发其私智,牵制梓人之虑,夺其世守,而道谋是用。 虽不能成功,岂其罪耶?亦在任之而已!”   余曰:“不然!夫绳墨诚陈,规矩诚设,高者不可抑而下也,狭者不可张而广也。 由我则固,不由我则圮。 彼将乐去固而就圮也,则卷其术,默其智,悠尔而去。 不屈吾道,是诚良梓人耳!其或嗜其货利,忍而不能舍也,丧其制量,屈而不能守也,栋桡屋坏,则曰:‘非我罪也!’可乎哉?可乎哉?”   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 梓人,盖古之审曲面势者,今谓之“都料匠”云。 余所遇者,杨氏,潜其名。


女冠子·霞帔云发

  温庭筠

霞帔云发,钿镜仙容似雪,画愁眉。 遮语回轻扇,含羞下绣帷。 玉楼相望久,花洞恨来迟。 早晚乘鸾去,莫相遗。


张中丞传后叙

  韩愈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 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 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 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 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 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所矣。 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 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 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 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 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 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着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 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 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嵩时年六十余矣。 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 籍时尚小,粗问巡、远事,不能细也。 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 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 “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 “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 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 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 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 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 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 巡怒,须髯辄张。 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 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 巡曰:“汝勿怖!死,命也。 “众泣不能仰视。 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 远宽厚长者,貌如其心;与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死时年四十九。 ”嵩贞元初死于亳宋间。 或传嵩有田在亳宋间,武人夺而有之,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 嵩无子。 张籍云。


高轩过

  李贺

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耿耿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采樵作

  孟浩然

采樵入深山,山深树重叠。 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 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萝衣。 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


定西番·细雨晓莺春晚

  温庭筠

细雨晓莺春晚。 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 肠断塞门消息,雁来稀。


送母回乡

  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浣溪沙·惆怅梦余山月斜

  韦庄

惆怅梦余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窗纱。 小楼高阁谢娘家。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


黄陵庙词/黄陵庙词

  李远

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蒨裙新。 轻舟短櫂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南歌子·脸上金霞细

  温庭筠

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 欹枕覆鸳衾。 隔帘莺百啭,感君心。


酒泉子·其三

  温庭筠

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 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 玉钗斜亸云鬟重,裙上金缕凤。 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


遐方怨·花半拆

  温庭筠

花半拆,雨初晴。 未卷珠帘,梦残,惆怅闻晓莺。 宿妆眉浅粉山横。 约鬟鸳镜里,绣罗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