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赋

魏晋  陶渊明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 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 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并因触类,广其辞义。 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 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 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 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 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 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 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 曲调将半,景落西轩。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仰睇天路,俯促鸣弦。 神仪妩媚,举止详妍。   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 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 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 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 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 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悁想以空寻。 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 步徙倚以忘趣,色凄惨而矜颜。 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 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 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 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 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炯炯不寐,众念徘徊。 起摄带以侍晨,繁霜粲于素阶。 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 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 徒勤思而自悲,终阻山而滞河。 迎清风以祛累,寄弱志于归波。 尤《蔓草》之为会,诵《召南》之余歌。 坦万虑以存诚,憩遥情于八遐。


饮酒·十八

魏晋  陶渊明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劝农·其六

魏晋  陶渊明

孔耽道德,樊须是鄙。 董乐琴书,田园不履。 若能超然,投迹高轨。 敢不敛衽,敬赞德美。


隆中对

魏晋  陈寿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酒德颂

魏晋  刘伶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以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 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 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有贵介公子,搢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 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 先生于是方捧甖承槽、衔杯漱醪;奋髯踑踞,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 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


五柳先生传

魏晋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王明君

魏晋  石崇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 辞决未及终,前驱已抗旌。 仆御涕流离,辕马悲且鸣。 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 行行日已远,遂造匈奴城。 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 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 父子见陵辱,对之惭且惊。 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 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 愿假飞鸿翼,弃之以遐征。 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 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 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并。 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桃花源诗

魏晋  陶渊明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班白 一作:斑白)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饮酒二十首并序·其十一

魏晋  陶渊明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鲁人锯竿入城

魏晋  邯郸淳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浮萍篇

魏晋  曹植

浮萍寄清水。 随风东西流。 结发辞严亲。 来为君子仇。 恪勤在朝夕。 无端获罪尤。 在昔蒙恩惠。 和乐如瑟琴。 何意今摧颓。 旷若商与参。 茱萸自有芳。 不若桂与兰。 新人虽可爱。 无若故所欢。 行云有返期。 君恩傥中还。 慊慊仰天叹。 愁心将何愬。 日月不恒处。 人生忽若寓。 悲风来入怀。 泪下如垂露。 发箧造裳衣。 裁缝纨与素。


饮酒二十首并序·其二

魏晋  陶渊明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饮酒·其六

魏晋  陶渊明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饮酒·十一

魏晋  陶渊明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虽留身後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饮酒二十首并序·其二十

魏晋  陶渊明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 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煌煌京洛行

魏晋  曹丕

夭夭园桃。 无子空长。 虚美难假。 偏轮不行。 淮阴五刑。 鸟尽弓藏。 保身全名。 独有子房。 大愤不收。 大愤不收。 襃衣无带。 多言寡诚。 祇令事败。 苏秦之说。 六国以亡。 倾侧卖主。 车裂固当。 贤矣陈轸。 忠而有谋。 楚怀不从。 祸卒不救。 祸夫吴起。 智小谋大。 西河何健。 伏尸何劣。 嗟彼郭生。 古之雅人。 智矣燕昭。 可谓得臣。 峨峨仲连。 齐之高士。 北辞千金。 东蹈沧海。


从军诗五首·其四

魏晋  王粲

朝发邺都桥,暮济白马津。 逍遥河堤上,左右望我军。 连舫逾万艘,带甲千万人。 率彼东南路,将定一举勋。 筹策运帷幄,一由我圣君。 恨我无时谋,譬诸具官臣。 鞠躬中坚内,微画无所陈。 许历为完士,一言犹败秦。 我有素餐责,诚愧伐檀人。 虽无铅刀用,庶几奋薄身。


王昭君辞

魏晋  石崇

我本汉家子。 将适单于庭。 辞决未及终。 前驱已抗旌。 仆御涕流离。 辕马为悲鸣。 哀郁伤五内。 泣泪沾朱缨。 行行日已远。 乃造匈奴城。 延我于穹庐。 加我阏氏名。 殊类非所安。 虽贵非所荣。 父子见凌辱。 对之惭且惊。 杀身良未易。 默默以茍生。 茍生亦何聊。 积思常愤盈。 愿假飞鸿翼。 弃之以遐征。 飞鸿不我顾。 伫立以屏营。 昔为匣中玉。 今为粪土英。 朝华不足欢。 甘为秋草幷。 传语后世人。 远嫁难为情。


子夜四时歌·冬歌十七首·其一

魏晋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