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南乡子·秋暮村居

  纳兰性德

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 试上小楼极目望,高低。 一片烟笼十里陂。 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 乍逐横山时近远,东西。 家在寒林独掩扉。


沁园春·试望阴山

  纳兰性德

试望阴山,黯然销魂,无言徘徊。 见青峰几簇,去天才尺;黄沙一片,匝地无埃。 碎叶城荒,拂云堆远,雕外寒烟惨不开。 踟蹰久,忽砯崖转石,万壑惊雷。 穷边自足秋怀。 又何必、平生多恨哉。 只凄凉绝塞,峨眉遗冢;梢沉腐草,骏骨空台。 北转河流,南横斗柄,略点微霜鬓早衰。 君不信,向西风回首,百事堪哀。


过许州

  沈德潜

到处陂塘决决流,垂杨百里罨平畴。 行人便觉须眉绿,一路蝉声过许州。


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纳兰性德

惊飙掠地冬将半,解鞍正值昏鸦乱。 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 烧痕空极望,鼓角高城上。 明日近长安,客心愁未阑。


本事诗十首·选二

  苏曼殊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浣溪沙·舟泊东流

  薛时雨

一幅云蓝一叶舟,隔江山色镜中收。 夕阳芳草满汀洲。 客里莺花繁似锦,春来情思腻于油。 兰桡扶梦驻东流。


苏幕遮·送春

  高鹗

日烘晴,风弄晓,芍药荼醾,是处撄怀抱。 倦枕深杯消不了,人惜残春,我道春归好。 絮从抛,莺任老,拼作无情,不为多情恼。 日影渐斜人悄悄,凭暖栏杆,目断游丝袅。


玉连环影·何处

  纳兰性德

何处?几叶萧萧雨。 湿尽檐花,花底无人语。 掩屏山,玉炉寒。 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点绛唇·春眺

  凌廷堪

青粉墙西,紫骢嘶过垂杨道。 画楼春早,一树桃花笑。 前梦迷离,人远波声小。 年时到,越溪云杳,风雨连天草。


秣陵怀古

  纳兰性德

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 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


湘月·天风吹我

  龚自珍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 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 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 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 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 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高阳台·将反魏塘疏香女子亦以次日归吴下置酒话别离怀惘惘

  郭麐

暗水通潮,痴云阁雨,微阴不散重城。 留得枯荷,奈他先作离声。 清歌欲遏行云住,露春纤、并坐调笙。 莫多情,第一难忘,席上轻盈。 天涯我是飘零惯,任飞花无定,相送人行。 见说兰舟,明朝也泊长亭。 门前记取垂杨树,只藏他、三两秋莺。 一程程,愁水愁风,不要人听。


临江仙·大风雨过马当山

  薛时雨

雨骤风驰帆似舞,一舟轻度溪湾。 人家临水有无间。 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 绝代才人天亦喜,借他只手回澜。 而今无复旧词坛。 马当山下路,空见野云还。


山市

  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天仙子·渌水亭秋夜

  纳兰性德

水浴凉蟾风入袂,鱼鳞蹙损金波碎。 好天良夜酒盈尊,心自醉,愁难睡。 西风月落城乌起。


登泰山记

  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峡江寺飞泉亭记

  袁枚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 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 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 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 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 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 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 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 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 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 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 天籁人籁,合同而化。 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 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 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 ”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 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 ”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游虞山记

  沈德潜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 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 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 ”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 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 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 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 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 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 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蹬道,遂陟椒极。 有土坯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 升望海墩,东向凝睇。 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 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 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 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 侧足延,不忍舍去。 遇山僧,更问名胜处。 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 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 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 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为践游屐。 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 心甚怏怏。 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 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秋水阁记

  钱谦益

阁于山与湖之间,山围如屏,湖绕如带,山与湖交相袭也。 虞山,嶞山也。 蜿蜒西属,至是则如密如防,环拱而不忍去。 西湖连延数里,缭如周墙。 湖之为陂为寖 者,弥望如江流。 山与湖之形,经斯地也,若胥变焉。 阁屹起平田之中,无垣屋之蔽,无藩离之限,背负云气,胸荡烟水,阴阳晦明,开敛变怪,皆不得遁去豪末。   阁既成,主人与客,登而乐之,谋所以名其阁者。   主人复于客曰:“客亦知河伯之自多于水乎?今吾与子亦犹是也。 尝试与子直前楹而望,阳山箭缺,累如重甗。 吴王拜郊之 台,已为黍离荆棘矣。 逦迤而西,江上诸山,参错如眉黛,吴海国、康蕲国之壁垒,亦已荡为江流矣。 下上千百年,英雄战争割据,杳然不可以复迹,而况于斯阁 欤?又况于吾与子以眇然之躯,寄于斯阁者欤?吾与子登斯阁也,欣然骋望,举酒相属,已不免哑然自笑,而何怪于人世之还而相笑与?”   客曰:“不然。 于天地之间有山与湖,于山与湖之间有斯阁,于斯阁之中有吾与子。 吾与子相与晞朝阳而浴夕月,钓清流而弋高风,其视人世之区区以井蛙相跨峙而以腐鼠相吓也为何如哉?吾闻之,万物莫不然,莫不非。 因其所非而非之,是以小河伯而大海若,少仲尼而轻伯夷,因其所然而然之,则夫夔蚿之相怜,鯈鱼之出游,皆动乎天机而无所待也。 吾与子之相乐也,人世之相笑也,皆彼是之两行也,而又何间焉?”   主人曰:“善哉!吾不能辩也。 ”姑以秋水名阁,而书之以为记。 崇祯四年三月初五日。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纳兰性德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 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 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浣溪沙·天末同云黯四垂

  王国维

天末彤云黯四垂,失行孤雁逆风飞。 江南寥落尔安归? 陌上挟丸公子笑,闺中调醯丽人嬉。 今宵欢宴胜平时。


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

  纳兰性德

晚来风起撼花铃。 人在碧山亭。 愁里不堪听。 那更杂、泉声雨声。 无凭踪迹,无聊心绪,谁说与多情。 梦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梦醒。


归舟江行望燕子矶作

  厉鹗

石势浑如掠水飞,渔罾绝壁挂清晖。 俯江亭上何人坐?看我扁舟望翠微。


霜天晓角·晚次东阿

  朱彝尊

鞭影匆匆,又铜城驿东。 过雨碧罗天净,才八月,响初鸿。 微风何寺钟?夕曛岚翠重。 十里鱼山断处,留一抹、枣林红。


闲咏二绝

  黄图安

落花天气半晴阴,好去寻芳傍碧林。 是物含情知爱惜,莺声声里唤春深。 桃花水到报平渠,喜动新流见跃鱼。 一枕羲皇午梦后,数行小试右军书。


村居

  郑板桥

雾树溟潆叫乱鸦,湿云初变早来霞。 东风已绿先春草,细雨犹寒后夜花。 村艇隔烟呼鸭鹜,酒家依岸扎篱笆。 深居久矣忘尘世,莫遣江声入远沙。


西湖春晓

  魏宪

十里寒塘路,烟花一半醒。 晨钟催落月,宿火乱稀星。 欹枕看湖白,开窗喜屿青。 笙歌方一歇,莺啭柳洲亭。


新秋晚眺

  德隐

山中多晚凉,清风厉秋节。 遥瞻四五峰,壁立皆奇绝。 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 黄菊散芳丛,清泉凝白雪。 对此怀素心,千里共明月。 愿保幽贞姿,岁寒双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