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惠州一绝/食荔枝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不辞一作:不妨)


送舅氏野夫之宣城二首

  黄庭坚

藉甚宣城郡,风流数贡毛。 霜林收鸭脚,春网荐琴高。 共理须良守,今年辍省曹。 平生割鸡手,聊试发硎刀。 试说宣城郡,停杯且细听。 晚楼明宛水,春骑簇昭亭。 䆉稏丰圩户,桁杨卧讼庭。 谢公歌舞处,时对换鹅经。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 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早梅芳·慢

  柳永

海霞红,山烟翠。 故都风景繁华地。 谯门画戟,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倚。 芰荷浦溆,杨柳汀洲,映虹桥倒影,兰舟飞棹,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 汉元侯,自从破虏征蛮,峻陟枢庭贵。 筹帷厌久,盛年昼锦,归来吾乡我里。 铃斋少讼,宴馆多欢,未周星,便恐皇家,图任勋贤,又作登庸计。


括意难忘

  林正大

蜀道登天。 望峨眉横绝,石栈相连。 西来当鸟道,逆浪俯回川。 狷与鹤,莫攀缘。 九折耸岩峦。 算咫尺、扪参历井,回首长叹。 西游何日当还。 听子规啼月,愁减朱颜。 连峰天一握,飞瀑壑争喧。 排剑阁,越天关。 豺虎乱朝昏。 问锦城,虽云乐土,何似家山。 白乐天庐山草堂记:匡庐奇秀,甲天下大山。 山北峰日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 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明年春,草堂成。 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敞南甍,纳阳日,虞祁寒也。 木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 阶用石,幂■用纸,竹帘纻帏,率称是焉。 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三两卷。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自辰至酉,应接不暇。 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自问其故。 答曰:是居也,前有平地,轮广十丈;中有平台,半乎地;台南有方池,倍乎台。 环池多山竹野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幢竖、如盖张、如龙蛇走。 松下多灌丛,萝茑叶蔓骈织,承翳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风气,如八九月时。 下铺白石,为出入道。 堂北五步,据层崖积石,嵌空垤垤,杂木异草,盖覆其上,绿阴蒙蒙,朱实离离,不识其名,四时一色。 又有飞泉植茗,就以烹,好事者见,可以永日。 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珮、琴、筑声。 堂西倚北崖右止,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脉分线悬,自檐注砌,累累如贯珠,霏微如雨露,滴沥飘洒,随风远去。 其四旁耳目杖履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幻■缕而言,故云甲庐山者。 噫!凡人丰一屋,华一箦,而起居其间,尚不免有骄稳之态。 今我为是物主,物至致知,各以类至,又安得不外适内和,体宁心恬哉!昔永、远、宗、雷辈十八人,同入此山,老死不返,去我千载,我知其心以是哉!矧余自思,从幼迨老,若白屋、若朱门,凡所止,虽一日二日,聊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喜山水病癖如此。 一日蹇剥,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求焉!尚以冗员所羁,馀累未尽,或往或求,未遑宁处。 待余异日,弟妹婚嫁毕。 司马岁秩满,出处行止,得以自遂,则必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书,终老于斯,以成就我平生之志。 清泉白石,实闻此言。 时三月二十七日,始居新堂。 四月九日,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东西二林长老凑公、朗、满、晦、坚等凡二十有二人,具齐施茶果以乐之,因为草堂记。


送舅氏野夫之宣城二首

  黄庭坚

试说宣城郡,停杯且细听。 晚楼明宛水,春骑簇昭亭。 (左禾右罷)稏丰圩户,桁杨卧讼庭。 谢公歌舞处,时对换鹅经。


虞美人

  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 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 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十七日观潮

  陈师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书洛阳名园记后

  李格非

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 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先受兵。 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 ”   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 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 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俱灭而共亡,无馀处矣。 予故尝曰:“园圃之废兴,洛阳盛衰之候也。 ”   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废兴而得。 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   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乐,得乎?唐之末路是已。 (唐之末路是已 一作:矣)


十七日观潮三首·其三

  陈师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