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 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 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 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 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 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 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 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 箨庵继成一章,予以属和。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
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 留君不住我心苦,横门骊歌泪如雨。 君行四月草萋萋,柳花桃花半委泥。 江流浩淼江月堕,此时君亦应思我。 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 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 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 忽忆去年风月夜,与君展卷论王霸。 君今偃仰九龙间,吾欲从兹事耕稼。 芙蓉湖上芙蓉花,秋风未落如朝霞。 君如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 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 忆生来、小胆怯空房。 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 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 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 怕幽泉、还为我神伤。 道书生簿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 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 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 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 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 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 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 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