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溜歪斜


   方言。形容行路脚步不稳,东歪西斜。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三六:“ 小三 一溜歪斜的提着一把大茶壶, 小四 拿着两个茶碗,两个一对一句的喊着:‘一二一’进来。”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ī liū wāi xié
成语简拼 ylwx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方言。形容行路脚步不稳,东歪西斜。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三六:“ 小三 一溜歪斜的提着一把大茶壶, 小四 拿着两个茶碗,两个一对一句的喊着:‘一二一’进来。”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心~意。 全;满:~生。~地水。 相同:~样。颜色不~。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乃;竞:~至于此。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或者:~胜~负。 初次:~见如故。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滑行,(往下)滑:~冰。 光滑,平滑,无阻碍:~圆。~光。 趁人不见走开:~走。~号。 同“熘”。

迅急的水流:大~。急~。 顺房檐滴下来的水,房顶上流下的水:檐~。承~。 房檐上安的接雨水用的长水槽:水~。 量词,指行(háng )列,排:一~三间房。 某一地点附近的地方:这~儿的果木树很多。

不正,偏斜:~斜。~曲(qū)。 不正当,不正派的:~理。~诗。~才。~风。 侧卧休息:我~一会儿。

不正,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坡。~面。~度。~线。~视。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一』

《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𠀤漪入聲。 《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 《易·繫辭》天一地二。 《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又《廣韻》同也。 《禮·樂記》禮樂𠛬政,其極一也。 《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又少也。 《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 《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又《增韻》純也。 《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 《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又均也。 《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又誠也。 《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又正一。 《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又一一。 《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韓愈詩》一一欲誰憐。 《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又《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又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又三一。 《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 《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又尺一,詔版也。 《後漢·𨻰蕃傳》尺一選舉。 《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又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又姓,明一炫宗。  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又一二三作壹貳叄。 《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 《史記·禮書》總一海內。 《前漢·霍光傳》作總壹。 《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又《韻補》叶於利切,音懿。 《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又叶弦雞切,音兮。 《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溜』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救切,音霤。水名。 《說文》水在鬱林郡。 《後漢·郡國志》鬱林郡有中溜縣。  又《水經注》漢水於槃頭郡南與溜水合。  又水溜下也。 《孫綽·遊天台山賦》醴泉涌溜于隂渠。  又《馬觀瀛涯勝覽》弱水三千,舟行遇風,一失入溜,則水弱而沒溺。  又發也。 《管子·宙合篇》減溜大成。 《註》減,盡也。溜,發也。言徧環畢莫不備得,故曰減溜大成。  又與霤同。 《左傳·宣三年》三進及溜。 《正義》溜,謂簷下水滴之處。  又《集韻》力求切,音留。義同。  又與留同。 《戰國策》成皋石溜之地。 《註》古作石留。  又與流通。 《靈樞經》所溜爲滎。 《註》溜,流同。

『歪』

《字彙》烏乖切,音崴。不正也。○按此乃竵之俗字。《正字通》云:《說文》竵訓不正,俗合不正二字改作歪,《字彙》訓與竵同,不知歪卽竵之譌。別見立部竵字註。

『斜』

《唐韻》似嗟切《集韻》《韻會》《正韻》徐嗟切,𠀤音邪。 《說文》抒也。 《玉篇》散也,不正也。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枝牚杈枒而斜據。  又《集韻》《韻會》余遮切《正韻》于遮切,𠀤音耶。梁州谷名。在武功西南。 《前漢·揚雄傳》西自褒斜。 《註》南山谷名也。 《班固·西都賦》右界褒斜,隴首之險。 《註》梁州記曰:萬石城泝漢,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長四百七十里。  又《集韻》時遮切,音闍。伊雅斜,單于名。  又直加切,音秅。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