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各种农具。引申有务农之意。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谁问你一犂两坝做生涯,也是你君恩留枕簟,天教雨露润桑麻。”
指各种农具。引申有务农之意。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谁问你一犂两坝做生涯,也是你君恩留枕簟,天教雨露润桑麻。”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心~意。 全;满:~生。~地水。 相同:~样。颜色不~。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乃;竞:~至于此。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或者:~胜~负。 初次:~见如故。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同“犁”。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个黄鹂。~本书。 双方:~可。~边。~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旁。~侧。~袖清风。~败俱伤。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 表示不定数目:~下子。~着儿(zhāor )。
《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𠀤漪入聲。 《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 《易·繫辭》天一地二。 《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又《廣韻》同也。 《禮·樂記》禮樂𠛬政,其極一也。 《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又少也。 《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 《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又《增韻》純也。 《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 《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又均也。 《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又誠也。 《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又正一。 《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又一一。 《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韓愈詩》一一欲誰憐。 《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又《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又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又三一。 《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 《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又尺一,詔版也。 《後漢·𨻰蕃傳》尺一選舉。 《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又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又姓,明一炫宗。 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又一二三作壹貳叄。 《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 《史記·禮書》總一海內。 《前漢·霍光傳》作總壹。 《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又《韻補》叶於利切,音懿。 《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又叶弦雞切,音兮。 《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犂』《廣韻》郎奚切《集韻》《韻會》憐題切,𠀤音黎。 《玉篇》耕具也。 《廣韻》墾田器。山海經曰:後稷之孫叔均所作。魏略曰:皇甫隆爲燉煌太守,敎民作樓犂。 《管子·乗馬篇》丈夫二犂,童五尺一犂。 《正字通》宋淳化五年,武允成獻踏犂一具,不用牛,以人力運。 又《廣韻》耕也。 《前漢·匈奴傳》犂其庭。 《註》師古曰:犂,耕也。 又《史記·呂后紀》犂明。 《註》徐廣曰:犂猶比也,將明之時。 又《南越傳》犂旦,城中皆降伏波。 《註》徐廣曰:呂靜云:犂,結也。結猶連及逮至也。 又《史記·犂旦註》索隱曰:犂,黑也。天未明而尚黑也。 又《史記·歷書》祝犂協洽。 《註》祝犂,巳也。 又《前漢·匈奴傳》其國稱之曰撐犂孤塗單于。匈奴謂天爲撐犂,謂子爲孤塗。 又《汲冢周書》孅犂。 《註》北狄之別名。 《史記·秦本紀》丹犂臣蜀。 《註》丹犂,二戎號也。臣伏於蜀。 又《匈奴傳》薪犂之國。 《前漢·西域傳》蒲犂國王治蒲犂國。 又地名。 《左傳·哀十年》取犂及轅。 《註》犂,一名隰濟,南有隰隂縣。 又《史記·西南夷傳》以筰都爲沈犂郡。 《前漢·地理志》犂縣,屬東郡。 又育犂縣,屬東萊郡。 《後漢·安帝紀》攻夫犂營。 《註》夫犂,縣名,屬遼東屬國。 又人名。 《左傳·昭二十九年》顓頊氏有子曰犂,爲祝融。 《註》犂爲火正。 《廣韻》同𤛿。 《集韻》本作𤛿,或省作𥝫。類篇或作𤛼。 《正韻》亦作犁。 又《廣韻》力脂切《集韻》《韻會》良脂切,𠀤音棃。 《廣韻》牛駁。 《論語》犂牛之子。 《註》犂雜文。 又《集韻》一曰耕也。 又《書·泰誓》播棄犂老。 《傳》駘背之耉稱犂老。 《疏》孫炎曰:耉,面凍犂色,似浮垢也。 《釋文》犂力私反,又力兮反。 又《春秋·定六年》晉人執宋行人樂祈犂。 又《左傳·哀十年》取犂。 《釋文》𠀤力兮反,又力之反,二音皆可讀。 《集韻》或作𤛼斄。 《韻會》俗作犁。 又《集韻》力求切,音留。犂然,栗然也。 《莊子·山木篇》犂然有當於人之心。音義不當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