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矢双穿


   犹一箭双雕。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ī shǐ shuāng chuān
成语注音 一 ㄕˇ ㄕㄨㄤ ㄔㄨㄢ
成语简拼 yssc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一矢雙穿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犹一箭双雕。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陈天华《狮子吼》楔子:“是英雄自有英雄面,怕什么代越庖俎,还他个一矢双穿。”按,此指抗洋倒清二者并进,一举两得。


成语典故

源见“一箭双雕”。犹一举两得。清 陈天华《狮子吼》:“是英雄自有英雄面,怕什么代越庖俎,还他个一矢双穿。”按,此指抗洋倒清两者并进,一举两得。 见“一箭双雕”。清·陈天华《狮子吼》楔子:“是英雄自有英雄面,怕甚么代越庖俎,还他个~。”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心~意。 全;满:~生。~地水。 相同:~样。颜色不~。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乃;竞:~至于此。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或者:~胜~负。 初次:~见如故。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箭:流~。弓~。有的(dì)放~。~镞。 誓:~志不渝(发誓立志,永不改变)。 正直:~言(正直的言论)。 陈列:“公~鱼于棠”。 施布:“~其文德”。 古代投壶(一种娱乐活动)用的筹。 同“屎”,粪便。

两个,一对:一~鞋。~杠。~重(chǒng )。~方。~管齐下。~豆塞聪(耳被堵塞,一无所闻)。~瞳剪水(形容眼珠的清澈)。智勇~全。盖世无~。 偶,与“单”相对:~数。~号。 加倍的:~料。~份。 姓。

破,透:~透。揭~。~窬(钻洞和爬墙,指盗贼)。~凿。 通过,连通:~过。~行(xíng )。 着(zhuó)衣服鞋袜:~衣。~鞋。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一』

《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𠀤漪入聲。 《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 《易·繫辭》天一地二。 《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又《廣韻》同也。 《禮·樂記》禮樂𠛬政,其極一也。 《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又少也。 《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 《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又《增韻》純也。 《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 《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又均也。 《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又誠也。 《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又正一。 《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又一一。 《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韓愈詩》一一欲誰憐。 《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又《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又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又三一。 《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 《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又尺一,詔版也。 《後漢·𨻰蕃傳》尺一選舉。 《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又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又姓,明一炫宗。  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又一二三作壹貳叄。 《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 《史記·禮書》總一海內。 《前漢·霍光傳》作總壹。 《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又《韻補》叶於利切,音懿。 《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又叶弦雞切,音兮。 《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矢』

《唐韻》《廣韻》式視切《集韻》《類篇》《韻會》矧視切,𠀤尸上聲。 《說文》弓弩矢也。从入,象鏑括羽之形。古者夷牟初作矢。 《宋衷云》黃帝臣也。 《荀子·解蔽篇》浮游作矢。 《山海經》少皡生般,始爲弓矢。 《爾雅·釋詁》矢,弛也。 《疏》以弓釋弦曰弛。 《釋名》指也,言其有所指向,迅疾也。 《揚子·方言》箭,自關而東謂之矢。 《易·繫辭》剡木爲矢。 《書·顧命》垂之竹矢。 《周禮·夏官》司弓矢,掌八矢之灋。枉矢,絜矢,利火射,用諸守城車戰。殺矢,鍭矢,用諸近射田獵。矰矢,茀矢,用諸弋射。恆矢,𤷒矢,用諸散射。 《史記·孔子世家》肅愼貢楛矢石砮,長尺有咫。  又嚆矢,響箭也。 《莊子·在宥篇》焉知曾史之不爲桀紂嚆史也。一作嗃矢。黃庭堅曰:安能爲人作嗃矢。 《註》射者必先以嗃矢定其遠近也。  又《爾雅·釋詁》𨻰也。 《虞書序》臯陶矢闕謨。 《春秋·隱五年》公矢魚于棠。 《詩·大雅》無矢我陵。 《傳》矢,𨻰也。 《箋》猶當也。 《正義》矢實𨻰義,欲言威武之盛,敵不敢當,以其當侵而𨻰,故言矢猶當也。  又《爾雅·釋言》誓也。 《書·盤庚》出矢言。 《詩·衞風》永矢勿諼。  又《博雅》正也。直也。 《易·解卦》得黃矢貞吉。 《詩·小雅》其直如矢。  又施也。 《詩·大雅》矢其文德。  又投壷之籌曰矢。 《禮·投壷》主人奉矢。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枉矢,類大流星,虵行而蒼黑,望之如有毛羽然。  又《釋名》齊魯謂光景爲枉矢,言其光行若射矢之所至也。  又鉗矢,蓬矢,諸羌州名。見《唐書·地理志》。  又《廣韻》屎本作矢。 《左傳·文十八年》埋之馬矢之中。 《史記·廉頗傳》一飯三遺矢。  又複姓。 《前漢·馬宮傳》本姓馬矢,宮仕學,稱馬氏云。 《集韻》或作𥬘。

『双』

《韻會》雙,俗作双,非。 《唐韻》所江切《集韻》《韻會》疎江切,𠀤音䉶。 《說文》隹二枚也。从雔,又持之。 《後漢·王喬傳》有雙鳧,從東南飛來。  又《玉篇》兩也。 《儀禮·聘禮》凡獻執一雙。  又《玉篇》偶也。 《詩·齊風》冠綏雙止。 《箋》五人爲奇,而襄公往從而雙之。  又獸名。 《山海經》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東,有三靑獸相幷,名雙雙。 《註》郭璞曰:言體合爲一也。公羊傳所云雙雙而俱至者,蓋謂此也。吳任臣云:獸經曰:文文善呼,雙雙善行。駢志云:雙雙合體,蛩蛩假足。麟書曰:雙雙俱來,孟極是覆。  又鳥名。 《公羊傳·宣五年》其諸爲其雙雙而俱至者與。 《疏》舊說云:雙雙之鳥,一身二首尾,有雌雄,隨便而偶,常不離散,故以喩焉。○按公羊傳疏與山海經註異。  又《正字通》溫庭筠詩:招客先開四十雙。王弇州註云:雙,五畝也。四十雙,二百畝也。或曰唐書南詔傳:官給田,四雙爲二百畝。  又雲南雜志:俗耕田,三人使二牛,前牽,中壓,後驅,犂一曰爲一雙。  又陶九成輟耕錄,謂一雙爲四畝,佛地以二畝爲一雙,蓋各從其方俗而名之,非有成數也。  又姓。 《正字通》南北朝孝子雙泰貞。  又《集韻》朔降切,音淙。偶也。  又叶所終反。 《謝惠連·七夕詩》弄杼不成藻,聳轡騖前蹤。昔離秋已兩,今聚夕無雙。

『穿』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昌緣切,音川。 《說文》通也,穴也。 《詩·召南》誰謂䑕無牙,何以穿我屋。 《前漢·食貨志》彭吳穿穢貊,朝鮮置滄海郡。 《註》本皆荒梗,始開通之,故言穿。  又《增韻》委曲入也,鑽也,鑿也。 《前漢·溝洫志》穿渠漑田。  又《廣韻》孔也。 《史記·鄧通傳》孝文夢欲上天,有一黃頭郞從後推之,上顧見其衣裻帶後穿。 《後漢·耿恭傳》衣屨穿決。  又國名。 《爾雅·釋地八狄疏》六曰穿胷。  又《本草》百穿,蜂房也。  又《拾遺記》江東謂正月二十日爲天穿日,用紅縷繫餅置屋上,謂之補天穿。  又《廣韻》尺絹切《集韻》《韻會》《正韻》樞絹切,𠀤音釧。貫也。 《前漢·司馬遷傳》貫穿經傳。  又叶樞倫切,音春。 《揚雄·長楊賦》逮至聖文,隨風乗流,方垂意於至寧,躬服節儉,綈衣不敝,革鞜不穿,大厦不居,木器無文。 《註》寧,讀近寅。穿,樞倫切。  又《韻會小補》於權切,音淵。火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