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


   扔一块石头到水中掀起千层浪花。比喻一句话或某一细小行动,会引起强烈的反响。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ī shí jī qǐ qiān céng làng
成语简拼 ysjqqcl
成语字数  7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扔一块石头到水中掀起千层浪花。比喻一句话或某一细小行动,会引起强烈的反响。


成语示例


惊动五洲四大洋。 马辂《国共和谈演义》第二十五回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心~意。 全;满:~生。~地水。 相同:~样。颜色不~。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乃;竞:~至于此。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或者:~胜~负。 初次:~见如故。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指石刻:金~。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姓。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水受阻遏,震荡而涌或飞溅:冲~。~荡。~浊扬清(冲击污水,让清水上来,喻打击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 冷水突然浇淋或冲、泡食物:~酸菜。 鼓动,使人的感情冲动:刺~。~励。 感情冲动:感~。~动。~昂慷慨。 急剧的,强烈的:~烈。~进。 过分直率:~厉。~切。 〔~光〕某些物质的原子中的粒子受光或电刺激,使低能级的原子变成高能级原子,而辐射出相位、频率、方向等完全相同的光,称“激光”。亦称“莱塞”、“镭射”。 〔~光器〕产生激光的装置。 〔~素〕内分泌腺分泌的物质。亦称“荷尔蒙”。 鲜明:唇如~丹。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床。~立。~居。~夜。 离开原来的位置:~身。~运。~跑。 开始:~始。~码(最低限度,最低的)。~步。~初。~讫。~源。 拔出,取出:~锚。~获。 领取(凭证):~护照。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伏。~劲。~色。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风。~腻。~敬。~疑。~义。~诉。 长出:~痱子。 拟定:~草。 建造,建立:~房子。白手~家。 群,组,批:一~(一块儿)。 量词,指件,宗:一~案件。 自,从:~小儿就淘气。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掀~。兴(xīng )~。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来。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经得~检验。

数目,十个一百(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仟”代):~周(无线电波频率单位)。~克(即一公斤)。~米(即一公里)。 喻极多:~里马。~言万语。~钧一发。~虑一失。~锤百炼(❶喻多次斗争考验;❷喻对诗文做多次精细修改)。 见“秋”字“秋千”。 姓。

重(chóng):~云。~峰。~浪。~叠。 重复地:~出不穷。 级:~次。阶~。上~。 量词(a.用于重叠、积累的东西,如“五~楼”;b.用于可以分项分步的东西,如“还有一~顾虑”;c.用于可从物体表面揭开或抹去的东西,如“一~薄膜”)。

大波:波~。海~。巨~。风~。~涛。~潮(亦喻大规模的社会运动)。风平~静。 像波浪起伏的:麦~。声~。 没有约束,放纵:放~。流~。~费。~迹。~人。孟~。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一』

《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𠀤漪入聲。 《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 《易·繫辭》天一地二。 《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又《廣韻》同也。 《禮·樂記》禮樂𠛬政,其極一也。 《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又少也。 《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 《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又《增韻》純也。 《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 《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又均也。 《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又誠也。 《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又正一。 《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又一一。 《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韓愈詩》一一欲誰憐。 《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又《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又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又三一。 《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 《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又尺一,詔版也。 《後漢·𨻰蕃傳》尺一選舉。 《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又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又姓,明一炫宗。  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又一二三作壹貳叄。 《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 《史記·禮書》總一海內。 《前漢·霍光傳》作總壹。 《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又《韻補》叶於利切,音懿。 《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又叶弦雞切,音兮。 《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石』

《唐韻》《集韻》《正韻》常隻切《韻會》常亦切,𠀤音碩。 《增韻》山骨也。 《釋名》山體曰石。 《易·說卦傳》艮爲山,爲小石。 《楊泉物理論》土精爲石,石氣之核也。氣之生石,猶人筋絡之生爪牙也。 《春秋·說題詞》石,隂中之陽,陽中之隂,隂精補陽,故山含石。  又樂器,八音之一。 《書·益稷》擊石拊石。 《註》石,磬也。  又樂聲不發揚亦曰石。 《周禮·春官·典同》厚聲石。 《註》鐘太厚則如石,叩之無聲。  又堅也。 《前漢·揚雄傳》石畫之臣。 《師古註》言堅固如石。亦作碩。  又星亦稱石。 《左傳·僖十六年》隕石于宋五,隕星也。  又量名。十斗曰石。 《前漢·食貨志》夫治田百畮,歲收畮一石半,爲粟百五十石。  又官祿秩數稱石。 《師古曰》漢制,三公號稱萬石,以下遞減至百石。  又粗布皮革之數亦稱爲石。 《唐書·張弘靖傳》汝輩挽兩石弓,不如識一丁字。  又水亦稱石。 《水經注》河水濁,淸澄一石水六斗泥。  又酒亦稱石。 《史記·滑稽傳》臣飲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又衡名。百二十斤爲石。 《書·五子之歌》關石和鈞。 《註》三十斤爲鈞,四鈞爲石。 《禮·月令》仲春鈞衡石。 《前漢·律歷志》石者,大也,權之大者。  又州名。 《廣韻》秦伐趙取離石,周因邑以名州。  又姓。 《左傳》衞大夫石碏。  又複姓。孔子弟子有石作蜀。  又叶常義切,音嗜。 《宋玉·高唐賦》勢薄岸而相擊兮,隘交引而却會。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  又叶石若切,音杓。 《楚辭·惜誓》方世俗之幽昬兮,眩白黑之美惡。放山淵之龜玉兮,相與貴夫礫石。  又《招魂》長人千仞,惟魂是索些。十日代出,流金礫石些。  又叶七各切,音錯。 《郭璞·爾雅贊》鰒似蛤,有鱗無殻。一面附石,細孔雜雜,或七或八。

『激』

《唐韻》《集韻》《韻會》吉歷切《正韻》訖逆切,𠀤音擊。 《說文》礙衺疾波也。一曰半遮也。 《前漢·溝洫志》爲石隄激使東注。激者,聚石於隄旁衝要之處,所以激去其水也。  又衝也。 《潘岳·詩》驚湍激巖阿。  又《水經注》沔水北岸數里,有大石,名五女激。  又言論過直爲激切。 《後漢·𨻰寵傳》言事者必多激切。  又感激也。 《後漢·蔡邕傳》感激忘身。  又違俗立異爲激詭。 《後漢·范冉傳》冉好違時絕俗,爲激詭之行。冉或作丹。  又激楚,淸聲也。 《楚辭·招魂》宮庭震驚,發激楚些。  又姓。 《前漢·淮南王傳》有激章。  又《廣韻》古弔切《集韻》吉弔切,𠀤音叫。湍流貌。一曰風聲。  又《集韻》堅堯切,音驍。與憿同。幸也。通作僥徼。

『起』

《廣韻》《正韻》墟里切《集韻》《韻會》口𡴾切,𠀤音杞。 《說文》能立也。 《釋名》起,舉也。平舉體也。 《禮·曲禮》請業則起,請益則起。 《孟子》雞鳴而起。  又《書·益稷》元首起哉。 《疏》言無廢事業。  又《禮·孔子閒居》無聲之樂,氣志旣起。 《註》起,猶行也。  又《禮·儒行》雖危起居,竟信其志。 《註》起居,猶舉事動作也。  又《論語》起予者,商也。 《疏》起,猶發也。  又姓。 《廣韻》出《何氏姓苑》。  又《韻補》叶口舉切。 《易林》明德訖終,虎亂滋起。叶上父。  又叶去九切。 《徐幹·齊都賦》羽族盛興,毛羣盡起。上蔽雲穹,下被臯藪。  又𨑖,古文。

『千』

《唐韻》蒼先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先切,𠀤音阡。 《說文》十百也。  又《廣韻》漢複姓。  又《韻補》叶雌人切,請平聲。 《劉劭趙都賦》宮妾盈兮數百,食客過兮三千。越信孟之𤰞體,慕姬旦之懿仁。

『浪』

《廣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正韻》魯堂切,𠀤音郞。滄浪,水名。 《水經注》水出荆山,東西流爲滄浪之水。  又康浪,水名。 《廣輿記》在靑州臨湽。  又浪浪,流貌。 《屈原·離騷》霑余襟之浪浪。  又聊浪,放蕩貌。 《揚雄·羽獵賦》聊浪乎宇內。  又浶浪,驚擾貌。 《張衡·西京賦》樛蓼浶浪。  又博浪,地名。 《前漢·地理志》河南陽武縣有博浪沙。  又樂浪,漢郡名,卽古朝鮮國。  又莊浪,縣名,屬平凉府。  又《唐韻》來宕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宕切,𠀤音閬。波也。水激石遇風則浪。  又鼓也。 《孔稚圭北山移文》浪栧上京。  又謔浪,不敬也。 《詩·邶風》謔浪笑傲。 《註》浪,意萌也。  又井名。 《張僧鑒潯陽記》湓城有浪井。  又姓。晉浪逢。  又《集韻》里黨切,音朖。孟浪,猶較略也。一曰不精要之貌。 《莊子·齊物論》夫子以爲孟浪之言。徐邈讀莽朗,向秀讀漫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