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七返丹”。
见“七返丹”。
李涵虚《三车秘旨》:“三车者,三件河车也。第一件运气,即小周天子午运火也;第二件运精,即玉液河车,运水温养也;第三件精气兼运,即大周天运先天金汞,七返还丹,九还大丹也。……人能知三车秘谛,则精气神三品圆全,天地人三仙成就。”
李涵虚《三车秘旨》:“三车者,三件河车也。第一件运气,即小周天子午运火也;第二件运精,即玉液河车,运水温养也;第三件精气兼运,即大周天运先天金汞,七返还丹,九还大丹也。…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回,归:往~。~航。~工。~青(某些植物的幼苗移栽或越冬后,由黄转绿并恢复生长)。~销。~修。~还(huán )。流连忘~。
红色:~砂(朱砂)。~桂(观赏植物,花为橘红色)。~心碧血(赤诚的忠心,珍贵的热血)。~青。 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药:丸散膏~。 姓。
《唐韻》親吉切《集韻》《韻會》《正韻》戚悉切,𡘋音桼。少陽數也。 《說文》陽之正也,从一,微隂从中衺出也。 《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 《註》七政,日月五星也。 《詩·唐風》豈曰無衣七兮。 《註》侯伯七命,車服皆以七爲節。 又詞家以七名篇,雖八首,問對凡七。七者,問對之別名,始枚乗七發,後傅毅七激,崔駰七依,曹植七啓,張協七命,繼之凡十餘家。 又三七,藥名。 《本草綱目》言葉左三右四,故名。一說本名山桼。 又姓。明七希賢。 又人名。 《續仙傳》殷七七,名文祥。 《蘇軾詩》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論時節遣花開。 《正字通》或通作㭍桼漆。柒。
『返』《廣韻》甫遠切《集韻》《韻會》府遠切,𠀤音反。 《說文》還也。 《玉篇》復也。 《前漢·董仲舒傳》返之于天。 《註》謂還歸之也。 又《伍被傳》往者不返。 《註》言不復來也。 又叶補臠切,音扁。 《秦嘉詩》遣車迎子還,空去復空返。憂來如循環,匪席不可卷。 又叶孚絢切,翻去聲。 《張衡·西京賦》重閨幽闥,轉相逾延。望䆗窱以徑庭,眇不知其所返。延讀去聲。 《韻會》通作反。
『还』《篇海類編》音浮。 又音否。俗作還字,非。 《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𠀤音環。 《說文》復也。 《玉篇》反也。 《詩·小雅》爾還而入,我心易也。還而不入,否難知也。 《註》反也。 又《正韻》退也,歸也。 《儀禮·鄕飮酒禮》主人答拜還,賔拜辱。 《註》還,猶退也。 《前漢·高帝紀》還守豐。 又《灌嬰傳》還定三秦。 又顧也。 《左傳·昭二十年》無所還忌。 《註》還,猶顧也。 又償也。 《老子·道德經》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還。 又大還、小還,日至之名。 《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鳥次,是謂小還。至于女紀,是謂大還。 又與環同。 《前漢·食貨志》還廬樹桑。 又《廣韻》似宣切《集韻》《韻會》旬宣切,𠀤音旋。與旋同。 《禮·禮運》五行、四時、十二月,還相爲本也。 《註》迭相終而還相始,如環無端也。 又《正韻》轉也。 《禮·玉藻》周還中規,折還中矩。 《註》周旋圓轉,折旋方轉也。 又便捷貌。 《詩·齊風》子之還兮。 又速也,卽也。 《前漢·董仲舒傳》此皆可使還至而立效者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慣切,音患。遶也,圍也。 《儀禮·旣夕》祖還車不易位。 《司馬相如·子虛賦》旋還乎後宮。
『丹』《唐韻》都寒切《集韻》《韻會》多寒切《正韻》都艱切,𠀤音單。赤色丹砂也。 《書·禹貢》礪砥砮丹。 《山海經》丹以赤爲主,黑白皆丹之類。 《陶弘景曰》卽朱砂也。 又道家以烹鼎金石爲外丹,吐故納新爲內丹。 《黃庭經》九轉八瓊丹。 《註》八者:朱砂,雄黃,空靑,硫黃,雲母,戎鹽,硝石,雌黃也。 又《博物志》和氣相感,則陵出黑丹。仁主壽昌,民延壽命,天下太平。 又以朱色塗物曰丹。 《揚雄·解嘲》朱丹其轂。 又容美曰渥丹。 《詩·秦風》顏如渥丹。 又赤心無僞曰丹。 《謝朓詩》旣秉丹石心,寧流素絲涕。 又姓。漢丹玉,宋丹山,明丹衷。 又丹陽,郡名。漢武帝攺鄣郡爲丹陽郡。晉武帝分立宣城,毗陵二郡。 又州名。本赤翟地,元魏置汾州,後改丹州。 又《崔豹古今註》丹徼,南方徼,色赤,故稱丹徼,爲南方之極也。 又丹丹,國名。見《南史》。 又《山海經》鳳凰產于丹穴。 又竊丹,鳥名。爲九鳳之一。 又牡丹,花名。 《本草》一名鼠姑。 又木丹,梔子花別名。紫丹,茈草別名。 又叶都懸切,音顚。 《陸機·羅敷歌》南崖充羅幕,北渚盈輧軒。淸川含藻景,高岸被華丹。 《說文》丹巴,越赤石。外象丹井,中象丹形,靑彤雘等字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