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wàn shì jù bèi,zhǐ qiàn dōng fēng
成语注音 ㄨㄢˋ ㄕˋ ㄐㄨˋ ㄅㄟˋ,ㄓˇ ㄑ一ㄢˋ ㄉㄨㄥ ㄈㄥ
成语简拼 wsjbzqdf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成语英文 Everything is ready,and all that we need is an east wind.(all is ready except what is crucial)
成语俄文 Всё готово,нужно дождáться только попутного ветра.
成语结构  复句式
成语字数  8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成语示例


我们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机器一来,马上就可以安装了。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成语典故

解释 俱:全部,都。比喻样样都准备好了,就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出处 《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孔明)密书十六字曰:‘欲破 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中讲:曹操率领大军追击刘备,驻扎 到长江中游的赤壁。诸葛亮设计联合东吴孙权,共同抗曹。周瑜 计划火攻,安排苦肉计让黄盖诈降,又让庞统用计怂恿曹操将战 船连环锁在一起,为火攻创造条件。但是火攻需要风助,当时正 值冬天,长江上只刮西北风,若没有东风相助将会前功尽弃。周 瑜见火攻之计难以实施,急得吐血病倒。鲁肃求助于诸葛亮,诸 葛亮给周瑜诊治说:“都督您是否觉得心中烦闷郁结?”周瑜说: “正是。”诸葛亮说:“必须用凉药来治疗。”周瑜说:“已经服过 凉药,全无一点疗效。”诸葛亮说:“一定得先调理心气,心气一 顺畅,病自然就好了。”周瑜料想诸葛亮已知自己的心意,就用言 语挑逗说:“想调顺心气,应当服用什么药?”诸葛亮密写十六字 药方:“欲破曹公,宜用火 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写毕,递给周瑜说:“这就 是都督的病根。”周瑜见了 大惊,暗想:“诸葛亮真是 神人!早已知道我的心事! 只有把实情告诉他,请他帮 助。”诸葛亮于是筑坛做法, 请来东风,火攻之计成功实 施,火烧曹营八百余里,曹 操败回许昌。 例句 我们现在是万事俱备,只 欠东风,只要解决了燃料的问 题,车队马上就能出发。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俟(qí)〕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 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 职业:谋~(指找职业)。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 做,治:不~生产。无所~事。 服侍:~父母。

全,都:百废~兴。声色~厉。 一起;在一起:~乐部。君与~来。

量词:一~鸡。 单独的,极少的:~身。片纸~字。

仅仅,惟一:~是(❶仅仅是;❷表示强调限于某个情况或范围;❸但是)。 表示限于某个范围:~顾。~管。~见树木,不见森林。

人在疲倦时张口出气:打哈~。 身体稍稍向上移动:~身。 短少,不够:~缺。~安。 借别人的财物没有还或应当给人的事物还没有给:拖~。~账。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 姓。

古同“讽”,讽刺。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万』

《廣韻》《集韻》《韻會》𡘋同萬。  又三字姓。西魏有柱國万紐于謹。  又《廣韻》莫北切《集韻》密北切。万俟,複姓。俟音其,今讀木其。北齊特進万俟普。 《唐韻》無販切,音蔓。 《說文》蟲也。 《埤雅》蜂一名萬。蓋蜂類衆多,動以萬計。  又數名。 《易·乾象》萬國咸寧。 《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又舞名。 《詩·邶風》方將萬舞。 《疏》萬者,舞之總名。 《大戴禮·夏小正》萬也者,干戚舞也。 《韻會》湯武以萬人得天下,故干舞稱萬舞。  又州名。 《寰宇記》漢巴東郡,後唐貞觀曰萬州。  又姓。 《通志·氏族略》萬氏,孟子門人萬章。  又《韻補》入銑韻。 《白居易·寄元九詩》憐君爲謫吏,窮薄家貧褊。三寄衣食資,數盈二十萬。 《六書正譌》或省作万,非。

『事』

《唐韻》鉏吏切《集韻》《韻會》仕吏切,𠀤音示。大曰政,小曰事。 《廣韻》使也,立也,由也。 《釋名》事,偉也。偉立也。凡所立之功也。 《書·大禹謨》六府三事允治。  又《詩·小雅》三事大夫,莫肯夙夜。 《註》三公也。  又《詩·大雅》三事就緒。 《註》三農之事也。  又奉也。 《禮·曲禮》年長以倍。則父事之。  又營也,治也。 《史記·曹參世家》卿大夫以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  又《廣韻》《類篇》𠀤側吏切。事刃,與倳剚同。別見人部倳字註。  又《韻補》叶逝支切,音時。 《蔡邕詞》帝曰休哉,命公三事。乃耀柔嘉,是式百司。  又叶詩紙切,音始。 《詩·召南》于以用之,公侯之事。叶沚。  又叶疎語切,書上聲。 《韓非子·揚權篇》使雞司夜,令狸執鼠。皆用其能,上乃無事。  又叶常御切,音樹。 《易林》雖慍不去,復職內事。

『俱』

《唐韻》舉朱切《集韻》《韻會》恭于切,𠀤音拘。皆也。 《孟子》父母俱存。  又偕也,具也。 《莊子·天運篇》道可載而與之俱也。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乗車,兩馬,一豎子俱。  又姓。南凉將軍俱延,唐江州監軍俱文珍。

『只』

《唐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𠀤音紙。 《說文》語已詞也。 《詩·鄘風》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左傳·襄二十七年》諸侯歸晉之德只。  又《詩·王風》其樂只且。 《箋》言其自樂此而已。  又《小雅》樂只君子。 《箋》只之言是也。  又姓。 《正字通》明有只好仁。  又《廣韻》《集韻》章移切《韻會》支移切,𠀤音支。 《廣韻》專辭。  又《五音集韻》之日切,音質。本之爾切,無質音,今讀若質,俗音新增。  又《韻會小補》章忍切,音軫,引集韻云:只通作軹,莊子大宗師,而奚來爲軹。○按《集韻》軹註,𠀤無只通作軹之明文,雖字義相同,實非一字,《韻會》小補非。  又《楊氏轉註古音》引《楚辭》大招,白日昭只。只讀作馨,語餘聲。本作𠷓,省作只。○按𠷓、只二字,諸韻書皆分載,音切各別,只𠀤無馨音,楊氏說非。 《集韻》亦作𠮡。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之石切,音炙。 《說文》鳥一枚也。从又,持隹。持一隹曰隻,持二隹曰雙。 《玉篇》奇也。 《增韻》物單曰隻。 《後漢·方術傳》得一隻舄。 《𥡆天子傳》載玉萬隻。  又《列子·力命篇》多偶,自專,乗權,隻立,四人相與遊于世,胥如志也。 《唐韻》巨支切《集韻》翹移切,𠀤音岐。 《廣韻》衹衼,尼法衣。 《類篇》𧛣裟謂之衹衼。  又《類篇》章移切,音支。適也。 《前漢·竇嬰傳》衹加懟自明揚主之過。 《師古曰》其字从衣。  又土禮切,同緹。帛丹黃色也。

『欠』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去劒切,謙去聲。 《說文》作欠,張口气悟也。象氣从儿上出形。 《徐曰》人欠去也,悟解也。氣壅滯,欠去而解也。 《韓愈·讀東方朔雜事詩》噫欠爲飄風。  又欠伸,疲乏之貌。人氣乏則欠,體疲則伸。 《禮·曲禮》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侍坐者請出。亦作欠申。 《前漢·翼奉傳》體病則欠申動於貌。  又不足也。 《韓愈·贈張籍詩》今者誠自幸,所懷無一欠。  又水名,在汝南。 《水經注》沙水東分爲二水,一水東注,卽注水也。俗謂之欠水。欠字作彡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