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俱静


   籁:古代的一种箫,泛指声音;万籁: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静:安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wàn lài jù jìng
成语注音 ㄨㄢˋ ㄌㄞˋ ㄐㄨˋ ㄐ一ㄥˋ
成语简拼 wljj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英文 All is quiet and still.
成语俄文 всё погружается в тишину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籁:古代的一种箫,泛指声音;万籁: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静:安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近义词




成语示例


茅盾《风景谈》:“清晨,窗纸微微透白,万籁俱静,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许奉恩《里乘》第三卷:“漏二下,行踪已绝,万籁俱静。”


成语典故

顾笑言《李宗仁归来》第七章:“意尽投笔之时,夜已深沉,万籁俱静。”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俟(qí)〕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古代的一种箫。 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响:天~。万~俱寂。

全,都:百废~兴。声色~厉。 一起;在一起:~乐部。君与~来。

停止的,与“动”相对:~止。~态。~物。平~。风平浪~。 没有声音:安~。寂~。僻~。冷~。肃~。~悄悄。~穆。~谧。~默。~观。~听。 安详,闲雅:~心。~坐。 古同“净”,清洁。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万』

《廣韻》《集韻》《韻會》𡘋同萬。  又三字姓。西魏有柱國万紐于謹。  又《廣韻》莫北切《集韻》密北切。万俟,複姓。俟音其,今讀木其。北齊特進万俟普。 《唐韻》無販切,音蔓。 《說文》蟲也。 《埤雅》蜂一名萬。蓋蜂類衆多,動以萬計。  又數名。 《易·乾象》萬國咸寧。 《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又舞名。 《詩·邶風》方將萬舞。 《疏》萬者,舞之總名。 《大戴禮·夏小正》萬也者,干戚舞也。 《韻會》湯武以萬人得天下,故干舞稱萬舞。  又州名。 《寰宇記》漢巴東郡,後唐貞觀曰萬州。  又姓。 《通志·氏族略》萬氏,孟子門人萬章。  又《韻補》入銑韻。 《白居易·寄元九詩》憐君爲謫吏,窮薄家貧褊。三寄衣食資,數盈二十萬。 《六書正譌》或省作万,非。

『俱』

《唐韻》舉朱切《集韻》《韻會》恭于切,𠀤音拘。皆也。 《孟子》父母俱存。  又偕也,具也。 《莊子·天運篇》道可載而與之俱也。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乗車,兩馬,一豎子俱。  又姓。南凉將軍俱延,唐江州監軍俱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