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葛洪《抱朴子 遐览》:“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后以“三写易字”谓古书传写易致差错。
晋葛洪《抱朴子 遐览》:“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后以“三写易字”谓古书传写易致差错。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至于经典隐暖,方册纷纶,简蠹帛裂,三写易字。”
晋·葛洪《抱朴子·遐览》:“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
源见“鲁鱼亥豕”。指文字经多次传抄出现错误。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练字》:“至于经典隐暧,方册纷纶,简蠹帛裂,三写易字。” 偏正 古书多次传写而文字讹误。语本晋·葛洪《抱朴子·遐览》:“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至于经典隐暧,方册纷纶,简蠹帛裂,~。”△略带贬义。说明古书传抄易出差错。→三豕涉河 鱼鲁帝虎。也作“三写成乌”。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用笔作字:~字。~作。编~。 描摹,叙述:~生。~实。~照(❶画人物的形象;❷描写刻画)。轻描淡~。
不费力,与“难”相对:容~。~与(容易对付)。~于。 和悦:平~(➊态度谦逊和蔼;➋指语言文字浅显)。 改变:~手。~地。变~。 交换:交~。贸~。 轻慢:贵货~土。 芟治草木:~墓(除治墓地的草木)。~其田畴。 古书名,《易》即《易经》,也称《周易》。 姓。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汉~。~符。~母。~典。~句。~里行(háng )间。~斟句酌。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草~。篆~。颜~。柳~。欧~。赵~。 书法的作品:~画。~幅。 字的音:~正腔圆。 人的别名,亦称“表~”,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号”。 合同,契约:~据。 旧时称女子出嫁:待~闺中。 生子,乳,爱:~乳(生育)。~孕(怀孕)。
《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𡘋颯平聲。 《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 《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 又《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 又《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又《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又姓。明三成志。 又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又去聲。 《韻會》蘇暫切。 《論語》三思而後行。 又本作參。 《博雅》參,三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 《前漢·𠛬法志》秦造參夷之誅。𡘋與三同。 又《韻補》叶疏簪切,音森。 《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易』《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𠀤音亦。 《說文》蜥易,蝘蜓,守宮也。象形。祕書說:日月爲易,象隂陽也。 《易·繫辭》《易》者,象也。 《疏》《易》卦者,爲萬物之形象。 《又》生生之謂易。 《註》隂陽轉易,以成化生。 《疏》隂陽變轉。 《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 《註》易者,揲蓍變易之數,可占者也。 《孔穎達·周易正義》夫易者,變化之總名,改換之殊稱。 《朱子·周易本義》《易》,書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畫,有交易、變易之義,故謂之《易》。 又《易·乾卦》不易乎世。 《註》不爲世所移易也。 又《易·繫辭》日中爲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 《公羊傳·宣十二年》交易爲言。 《註》交易,猶往來也。 又《書·堯典》平在朔易。 《傳》謂歲改易。 又《禮·祭義》易抱龜南面。 《疏》占易之官也。 又《史記·項羽紀》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 《註》正義曰:開張易舊處。 又姓。 《姓氏急就篇》易氏,易牙之後。 又水名。 《水經》易水出涿郡故安縣閻鄕西山。 又州名。 《廣韻》趙分晉得中山,秦爲上谷郡,漢置涿郡,隋爲易州,因水名之。 又《廣韻》《集韻》《韻會》以豉切《正韻》以智切,𠀤音異。 《易·繫辭》乾以易知。 《疏》《易》謂《易略》。 又《易·繫辭》辭有險易。 《註》之泰則其辭易,之否則其辭險。 《疏》易,說易也。 又《禮·檀弓》易墓非古也。 《註》易謂芟治草木。 《孟子》易其田疇。 《註》易,治也。 又《禮·祭義》外貌斯須不莊不敬,而慢易之心入之矣。 又《公羊傳·文十二年》俾君子易怠。 《註》易怠,猶輕惰也。 又《公羊傳·宣六年》是子之易也。 《註》易,猶省也。 又《論語》喪,與其易也,寧戚。 《何晏註》和易也。 《朱傳》易,治也。 又《爾雅·釋詁》平、均、夷、弟,易也。 《註》皆謂易直。 《疏》易者,不難也。 又《莊子·刻意篇》聖人休休焉,則平易矣。 又《史記·禮書》能慮勿易。 《註》易,謂輕易也。 又《韻補》叶余支切。 《詩·小雅》爾還而入,我心易也。還而不入,否難知也。
『字』《唐韻》《集韻》《韻會》疾置切《正韻》疾二切,𠀤音自。 《說文》乳也。 又愛也。 《書·康誥》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 《周禮·地官·鄭註》小國貢輕,字之也。 《左傳·成四年》楚雖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 又文字。字者,孳也,六義相生無窮也。黃帝臣沮誦倉頡,體卦畫,摹鳥跡,引伸觸類,文字之形始立。 《周禮·春官·外史》周禮春官掌達書名于四方。註古曰名,今曰字。疏滋益而多,故更稱曰字。 又名字。 《禮·曲禮》男子二十冠而字。 《儀禮·士冠禮》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 《又》女子許嫁筓而字。 《註》亦成人之道也。 又女許嫁曰字。 《易·屯卦》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又畜之牝者能孕字,故謂牝曰字。 《史記·平準書》乗字牝者,儐而不得聚會。亦作牸。 又姓。 《正字通》宋廉州判官字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