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苑


   汉 代在北边、西边设养马场三十六所,号三十六苑。《三辅黄图·苑囿》:“三十六苑。《汉仪注》:‘太僕牧师诸苑三十六所,分布北边西边,以郎为苑监,宦官奴婢三万人,养马三十万疋’。”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ān shí liù yuàn
成语简拼 ssly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汉 代在北边、西边设养马场三十六所,号三十六苑。《三辅黄图·苑囿》:“三十六苑。《汉仪注》:‘太僕牧师诸苑三十六所,分布北边西边,以郎为苑监,宦官奴婢三万人,养马三十万疋’。”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表示多、久:~室九空。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甲。~艺(a.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b.六经)。~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言诗。~弦琴。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安〕地名,在中国安徽省。 〔~合〕地名,在中国江苏省。

古代养禽兽植林木的地方,多指帝王的花园:鹿~。御~。~囿。 学术、文艺荟萃之处:文~。艺~。学~。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三』

《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𡘋颯平聲。 《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 《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  又《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  又《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又《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又姓。明三成志。  又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又去聲。 《韻會》蘇暫切。 《論語》三思而後行。  又本作參。 《博雅》參,三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 《前漢·𠛬法志》秦造參夷之誅。𡘋與三同。  又《韻補》叶疏簪切,音森。 《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十』

《唐韻》《韻會》是執切《集韻》寔入切《正韻》寔執切,𠀤音拾。 《說文》十,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具矣。易,數生于一,成于十。 《易·繫辭》天九地十。 《前漢·韓安國傳》利不十者,不易業。  又通作什。 《孟子》或相什百。 《前漢·谷永傳》天所不饗,什倍於前。 《枚乗傳》此其與秦地相什,而功相百。  又《韻會》令官文書借作拾。  又《陸游老學菴筆記》轉平聲,可讀爲諶。白樂天詩:綠浪東西南北路,紅欄三百九十橋。宋文安公宮詞:三十六所春宮館,一一香風送管絃。鼂以道詩:煩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詩。

『六』

《唐韻》《集韻》《韻會》力竹切《正韻》盧谷切,𠀤音陸。 《說文》易之數,隂變于六,正于八。 《玉篇》數也。 《增韻》三兩爲六,老隂數也。  又國名。 《左傳·文五年》楚人滅六。 《史記·黥布傳》布者,六人也。 《註》索隱曰:地理志,廬江有六縣。蘇林曰:今爲六安也。  又叶錄直切,音近力。 《前漢·西域敘傳》總統城郭,三十有六。修奉朝貢,各以其職。

『苑』

《唐韻》《正韻》於阮切《集韻》《韻會》委遠切,𠀤音婉。 《說文》所以養禽獸也。 《周禮·地官·囿人疏》古謂之囿,漢謂之苑。 《前漢·高帝紀》故秦苑囿園池,令民得田之。 《註》養禽獸曰苑。 《白虎通》苑囿所以在東方,謂養萬物。東方,物所生也。  又縣名。 《史記·高祖功臣侯年表》高苑侯丙倩。 《索隱註》縣屬千乗。  又善苑,國名。見《洞冥記》。  又《莊子·天地篇》諄芒將東之大壑,適遇苑風於東海之濵。 《註》苑風,扶搖大風也。  又書名,如《文苑》《類苑》》《藝苑》《說苑》之類。  又宮室名。如內苑、禁苑、西苑、南苑之類。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句曲九星,二曰天苑。  又藥名。蕀苑,遠志也。見《博雅》。  又《集韻》《韻會》𠀤紆願切,音怨。 《周禮·地官》禁山之爲苑。劉昌宗讀去聲。 《左思·吳都賦》遭藪爲圃,値林爲苑。異荂蓲蘛,夏曄冬蒨。  又《類篇》于袁切,音鴛。人姓。 《左傳》苑何忌,齊大夫。 《魏志》渤海苑康。  又音鬱。 《詩·小雅》我心苑結。 《箋》苑,猶屈也,積也。 《釋文》音鬱。  又《正韻》委粉切,讀如蘊。義同。  又苑、菀互通。 《前漢·百官表》牧師菀令。 《晉語》人皆集于苑。  又《韻補》叶音氳。 《詩·秦風》蒙伐有苑。 《註》苑,文貌,讀平聲,叶上羣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