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妻四妾


   妻妾众多的意思。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ān qī sì qiè
成语注音 ㄙㄢ ㄑ一 ㄙˋ ㄑ一ㄝˋ
成语简拼 sqsq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英文 have three wives and four concubines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妻妾众多的意思。




成语示例


在今天,男人三妻四妾是可耻的事,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 李渔《风筝误 逼婚》:“你做状元的人,三妻四妾,任凭再娶。”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男子的配偶:~子。~室(指妻子)。~小(妻子和儿女)。~离子散。

以女嫁人。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旧时男人娶的小老婆。 谦辞,旧时女人自称:~身。贱~。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三』

《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𡘋颯平聲。 《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 《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  又《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  又《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又《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又姓。明三成志。  又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又去聲。 《韻會》蘇暫切。 《論語》三思而後行。  又本作參。 《博雅》參,三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 《前漢·𠛬法志》秦造參夷之誅。𡘋與三同。  又《韻補》叶疏簪切,音森。 《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妻』

《廣韻》七稽切《集韻》《韻會》《正韻》千西切,𠀤音凄。 《說文》妻,與己齊者也。 《詩·邶風》士如歸妻,迨冰未泮。  又令妻,令善之妻。 《詩·魯頌》令妻壽母。  又妻曰鄕里。 《南史·張彪傳》呼妻曰:我不忍令鄕里落他處。 《姚寬曰》猶會稽人言家里。  又《梵書·蓮經註》佛有妻,名耶須。  又《集韻》千咨切,恣平聲。義同。  又七計切,音砌。以女嫁人曰妻之。 《論語》以其子妻之。一曰妻者,判合也。夫者,天也。故於字夫正而妻偏。

『四』

《唐韻》《集韻》𠀤息利切,音泗。 《說文》囗,四方也。八,別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  又《玉篇》隂數次三也。 《正韻》倍二爲四。 《易·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又》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又姓。 《正字通》宋有四象,慶元閒知汀州府。  又《正字通》今官司文移變四作肆,防詐譌𥨥易,非四之本義也。  又《集韻》息七切,音悉。關中謂四數爲悉。○按《正字通》云平聲音司,引《樂譜》四五讀司烏,不知此特口變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誤。

『妾』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接切,音踥。接也。得接于君子者也。 《禮·曲禮》買妾,不知其姓,則卜之。 《前漢·五行志》處妾遇之而孕。 《註》處妾,童女也。  又國名。 《山海經》雨師妾在其北。 《楊愼曰》雨師妾如姮娥織女之類,非。下文元股國在雨師妾北,可證。  又姓。漢妾胥,妾志,見《印藪》。 《說文》从䇂从女。䇂音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