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姑六婆


   泛指不同职业的妇女;亦指从事不正当职业的妇女。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ān gū liù pó
成语注音 ㄙㄢ ㄍㄨ ㄌ一ㄡˋ ㄆㄛˊ
成语正音 “三”,不能读作“shān”。
成语简拼 sglp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英文 women whose professions are either illegitimate or disreputable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泛指不同职业的妇女;亦指从事不正当职业的妇女。



反义词



成语示例


吾闻贵地有三姑六婆,一经招引入门,妇女无知,往往为其所害,或哄骗银钱,或拐带衣物。(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 陶宗仪《辍耕录 三姑六婆》:“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


成语典故

旧指从事某种职业、走门串户、爱搬弄是非的不正派的妇女。元代陶宗仪《辍耕录.三姑六婆》》“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盖与三刑六害同也。人家有一于此,而不致奸盗者,几希矣;若能谨而远之,如避蛇蝎,庶几净宅之法。” 并列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牙婆(人贩子)、媒婆、师婆(女巫)、虔婆(鸨母)、药婆、稳婆(接生婆)。泛指旧社会搞迷信活动与不务正业的妇女。语出明·陶宗仪的《辍耕录·三姑六婆》。小乔《女孩三十》:“碰上这些~,事情是愈描愈黑的。”△贬义。用于描写妇女。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称父亲的姐妹:~~。~父。~表(一家的父亲和另一家的母亲是兄妹或姐弟的亲戚关系,如“~~兄弟”)。 丈夫的姊妹:小~子。~嫂。 旧时妻称夫的母亲:翁~。舅~。 少女,亦作妇女的通称:~娘(a.未婚少女,“娘”读轻声;b.姑母)。道~。尼~。 暂且,苟且:~且。~息。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甲。~艺(a.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b.六经)。~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言诗。~弦琴。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安〕地名,在中国安徽省。 〔~合〕地名,在中国江苏省。

年老的妇女:老太~。苦口~心。 丈夫的母亲:公~。~媳。~家。~~。 称长两辈的亲属妇女:姑~。姨~。外~。 方言,泛指已婚的青年妇女,亦称妻子:~娘。~姨。 旧时指从事某些职业的妇女:媒~。收生~。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三』

《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𡘋颯平聲。 《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 《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  又《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  又《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又《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又姓。明三成志。  又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又去聲。 《韻會》蘇暫切。 《論語》三思而後行。  又本作參。 《博雅》參,三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 《前漢·𠛬法志》秦造參夷之誅。𡘋與三同。  又《韻補》叶疏簪切,音森。 《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姑』

《廣韻》古胡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𠀤音孤。 《爾雅·釋親》婦稱夫之母曰姑,父之𡛷妹亦曰姑。王父之𡛷妹曰王姑。 《詩·邶風》問我諸姑。  又婦謂夫之女妹曰小姑。 《新婦詩》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又《禮·檀弓》細人之愛人以姑息。 《註》姑,且也。息,休也。○按尸子曰:紂棄黎老之言,用姑息之語。註:姑,婦女也。息,小兒也。  又且也。 《書·酒誥》姑惟敎之。  又星名。 《歲時記》黃姑牽牛星,一曰河鼓也。  又國名。 《左傳·昭九年》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東土也。杜預註曰樂安博昌縣北有蒲姑城。  又《尚書序》周公告召公,作將蒲姑。  又有亳姑,𠀤亡。  又山名。麻姑,在建昌南城縣西南。道書,三十六洞天之一,顏眞卿有麻姑壇記。李覯有麻姑山賦。  又從姑山,在縣東南,以山次于麻姑因名。  又姓。姑浮,越大夫。  又作姑,邪道所出也。 《後漢·王莽》傳》三萬餘人南出棗街作姑。  又三姑,三尸也。 《酉陽雜俎》人有三尸,上尸淸姑,中尸白姑,下尸血姑。  又祀姑,幡名。 《吳語》吳王與晉爭長,乃戒夜中官師擁鐸建祀姑。  又金僕姑,矢名。 《左傳·莊十一年》公以金僕姑射南宮長萬。  又䑕姑,牡丹名。見《本草綱目》。

『六』

《唐韻》《集韻》《韻會》力竹切《正韻》盧谷切,𠀤音陸。 《說文》易之數,隂變于六,正于八。 《玉篇》數也。 《增韻》三兩爲六,老隂數也。  又國名。 《左傳·文五年》楚人滅六。 《史記·黥布傳》布者,六人也。 《註》索隱曰:地理志,廬江有六縣。蘇林曰:今爲六安也。  又叶錄直切,音近力。 《前漢·西域敘傳》總統城郭,三十有六。修奉朝貢,各以其職。

『婆』

《廣韻》薄波切《集韻》蒲波切《韻會》《正韻》蒲禾切,𠀤音皤。 《說文》奢也。一曰老母稱。方俗稱舅姑曰公婆。  又廣西猺俗,男子老者,一寨呼之曰婆,其老婦則呼之曰公。  又黃婆,𦜉神也。養生家以𦜉能母養餘臓,名曰黃婆。  又孟婆,風神也。 《楊愼曰》孟婆,宋汴京勾攔語,謂風也。  又鞞婆,琵琶名,見《搜神記》。  又梵言耆婆,華言長壽天神。梵言貧婆,華言叢林。梵言優婆塞,華言善士。𠀤見《祖庭事苑》。  又國名。闍婆國,卽瓜哇國,元遣史弼征之,封爲瓜哇國王。  又城名。蓬婆城,在吐蕃。 《杜甫詩》已收滴博雲閒戍,更奪蓬婆雪外城。 《說文》作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