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尊任京兆尹,凡三岁,除恶安良,治绩显着,后为御史大夫所诬,免官。湖县三老上书为之辩白:“一尊之身,三期之间,乍贤乍佞,岂不甚哉!”见《汉书 王尊传》。后以“三期贤佞”为不辨是非黑白的典实。
汉王尊任京兆尹,凡三岁,除恶安良,治绩显着,后为御史大夫所诬,免官。湖县三老上书为之辩白:“一尊之身,三期之间,乍贤乍佞,岂不甚哉!”见《汉书 王尊传》。后以“三期贤佞”为不辨是非黑白的典实。
汉王尊任京兆尹,凡三岁,除恶安良,治绩显着,后为御史大夫所诬,免官。湖县三老上书为之辩白:“一尊之身,三期之间,乍贤乍佞,岂不甚哉!”见《汉书·王尊传》。
《汉书.王尊传》:“湖三老公乘兴等上书讼(王)尊治京兆功效日著:‘……一尊之身,三期之间,乍贤乍佞,岂不甚哉!……” 汉代王尊任京兆尹三年,治绩显著,御史大夫诬陷他,因而被免官。湖城父老为他辩护说,王尊为京兆尹三年,忽而说他是贤臣,忽而说他是佞臣,这么做不是太过分了吗?后遂用为不分是非贤佞之典。 清.钱谦益《十一月初六日召对文华殿,旋奉严旨革职待罪》诗之十一:“五鼎食烹皆主父,三期贤佞总王尊。”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定~。限~。~限。学~。 量词,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第五~。 盼望,希望:~望。~冀。~盼。~待。 限度:“征敛无~求索无度”。 必,决定:“~死,非勇也”。 〔~颐〕指人活到一百岁。 地质学上指在一个国境内或一个大区域内,小于“世”的地质年代单位。
一周年,一整月:~年。~月。~服(古代丧服名,要穿一年)。
有道德的,有才能的:~明。~德。~能。~良。~惠。~淑。~哲。~人。圣~。礼~下士。 敬辞,多指行辈较低的:~弟。~侄。~契(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
有才智,旧时谦称:不~。 善辩,巧言谄媚:~人(有口才而不正派的人)。~幸(以谄媚而得宠幸)。~史(为讨好当权者而歪曲篡改事实的历史)。~臣。奸~。
《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𡘋颯平聲。 《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 《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 又《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 又《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又《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又姓。明三成志。 又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又去聲。 《韻會》蘇暫切。 《論語》三思而後行。 又本作參。 《博雅》參,三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 《前漢·𠛬法志》秦造參夷之誅。𡘋與三同。 又《韻補》叶疏簪切,音森。 《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期』《唐韻》《集韻》《韻會》𠀤渠之切,音其。 《說文》會也。 《易·歸妹》歸妹愆期。 又《書·大禹謨》耄期倦于勤。 《禮·曲禮》百年曰期頤。 《註》期,猶要也。 又《書·大禹謨》期于予治。 《傳》期,當也,當于治體。 又《前漢·路溫舒傳》刻木爲吏,期不對。 《註》期,必也。 又《莊子·庚桑楚》志乎期費。 《註》期,卒也。費,耗也。 又《莊子·寓言篇》無經緯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也。 《註》期,待也。 又《玉篇》時也,契約也。 《廣韻》信也,限也。 又《爾雅·釋宮》八達謂之崇期。 《註》四道交出。 又口吃。 《史記·周昌傳》臣期期知其不可。 又《集韻》居之切,音姬。朞,亦書作期。 《易·繫辭》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 又《左傳·昭二十三年》叔孫旦而立期焉。 《註》從旦至莫爲期。 《釋文》期,本又作朞。 又《韻補》叶渠尤切。 《班婕妤·自悼賦》奉供養於東宮兮,托長信之末流。共灑埽於帷幄兮,永終死以爲期。 又叶巨椅切。 《漢·淳于長夏承𥓓》於𥡆皇祖,天挺應期。佐時理物,紹從先軌。
『佞』《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乃定切,音甯。才也。故自稱不才曰不佞。 《晉語》夷吾不佞。 又巧諂捷給也。 《論語》焉用佞。 《博物志》堯時有指佞草,佞人入朝則屈而指之。 又《韻補》叶奴經切,音寧。 《夏侯湛·抵疑》猗靡容悅,出入崎傾。逐巧點姸,嘔喁辯佞。 《說文》巧讇,高材也。从女信省。 《徐鉉曰》女子之信,近於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