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潭印月


   在 浙江 杭州市 西湖 ,为 西湖 十景之一。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孤山三堤胜迹》:“相传湖中有三潭,深不可测, 西湖 十景所谓‘三潭印月’者是也。故建三塔以镇之。”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ān tán yìn yuè
成语简拼 styy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在 浙江 杭州市 西湖 ,为 西湖 十景之一。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孤山三堤胜迹》:“相传湖中有三潭,深不可测, 西湖 十景所谓‘三潭印月’者是也。故建三塔以镇之。”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水深之处:深~。泥~。水~。 深:~渊。~~(宽深,宽大)。~思(深思。亦作“覃思”)。

图章,戳记:~章。~玺。~记。~把子(亦喻政权)。 痕迹:手~。指~。~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钱”)。 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刷。排~。~制。~发(fā)。 彼此符合:~证。心心相~。 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象。 姓。

地球最大的天然卫星(亦称“月亮”、“月球”):~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 计时单位:一~。~份。岁~不居(时光不停地流逝)。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三』

《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𡘋颯平聲。 《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 《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  又《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  又《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又《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又姓。明三成志。  又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又去聲。 《韻會》蘇暫切。 《論語》三思而後行。  又本作參。 《博雅》參,三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 《前漢·𠛬法志》秦造參夷之誅。𡘋與三同。  又《韻補》叶疏簪切,音森。 《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潭』

《唐韻》《正韻》徒含切《集韻》《韻會》徒南切,𠀤音覃。水名。 《說文》水出武陵鐔成玉山。  又深也。 《前漢·揚雄傳》潭思渾天。  又州名。 《廣輿記》長沙府,隋唐曰潭州。  又《集韻》《正韻》𠀤徐心切,音尋。旁深也。與潯同。 《揚雄·解嘲》或橫江潭而漁。  又《集韻》《正韻》𠀤夷針切,音淫。浸潭,與浸淫同。 《司馬相如·上林賦》浸潭促節。 《漢書》作浸淫。  又《廣韻》《集韻》𠀤以荏切,音𣔸。潭濼,水動搖貌。或作藫𤄶。  又《集韻》忍甚切,音荏。義同。

『印』

《唐韻》於刃切《集韻》《韻會》伊刃切《正韻》衣刃切,𠀤因去聲。 《說文》執政所持信也。从爪从卪。卪象相合之形。今文作卩,瑞信也。手爪以持印。會意。 《廣韻》符,印也。印,信也,亦因也,封物相因付。 《增韻》刻文合信也。 《前漢·百官公卿表》二千石皆銀印,二百石以上皆銅印。 《註》師古曰:刻文云:某官之印。  又姓。 《廣韻》左傳,鄭大夫印段,出自穆公子印,以王父字爲氏。

『月』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魚厥切,音軏。 《說文》闕也。太隂之精。 《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 《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 《禮·祭義》月生於西。 《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 《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 《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  又《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  又《洪範》二曰月。 《傳》所以紀一月。 《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 《禮·禮運》月以爲量。 《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  又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又外國名。 《前漢·霍去病傳》遂臻小月氏。  又《韻補》叶危睡切。 《曹植·七啓》世有聖宰,翼帝霸世。同量乾坤,等曜日月。  又叶魚橘切。 《黃庭經》洞房靈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煥照入子室。 《類篇》唐武后作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