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班:指皂、壮、快班,均为差役;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房,均为书办胥吏。明、清时州县衙门中吏役的总称。
三班:指皂、壮、快班,均为差役;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房,均为书办胥吏。明、清时州县衙门中吏役的总称。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你能直接同两县衙门里三班六房的朋友,或各街坐卡子的老总们,打堆顽耍。”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想这新年大节,老爷衙门里,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来?”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按部就~。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组。~级。~长。~主任。领~。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早~。下~。值~。~房。 定时开行(xíng)的:~车。~机。~期。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飞机走”)。 调回或调动(军队):~师。~兵。 古同“斑”,杂色。 姓。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甲。~艺(a.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b.六经)。~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言诗。~弦琴。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安〕地名,在中国安徽省。 〔~合〕地名,在中国江苏省。
住人或放东西的建筑物:~屋。~产。~舍。~租。库~。楼~。书~。 结构和作用类似房子的东西:蜂~。莲~。心~。 量词:两~儿媳。 家族的一支:大~。长(zhǎng )~。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姓。
《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𡘋颯平聲。 《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 《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 又《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 又《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又《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又姓。明三成志。 又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又去聲。 《韻會》蘇暫切。 《論語》三思而後行。 又本作參。 《博雅》參,三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 《前漢·𠛬法志》秦造參夷之誅。𡘋與三同。 又《韻補》叶疏簪切,音森。 《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班』《廣韻》布還切《集韻》《韻會》《正韻》逋還切,𠀤音頒。 《書·堯典》班瑞于羣后。 又《爾雅·釋言》班,賦也。 《註》謂布與。 《書·洪範》武王旣勝殷,邦諸侯班宗彝。 《傳》賦宗廟彝器酒罇賜諸侯。 《左傳·襄二十六年》班荆相與食。 《註》班,布也。 《公羊傳·僖三十一年》晉侯執曹伯,班其所取侵地于諸侯。 又《博雅》班,秩序也。 《左傳·文六年》趙孟曰:辰嬴賤班在九人。 《註》班,位也。 又《集韻》次也。 《左傳·桓六年》諸侯之大夫戍齊,齊人饋之餼,使魯爲其班。 《註》班,次也。 又《集韻》別也。 《左傳·襄十八年》有班馬之聲。 《註》班,別也。夜遁馬不相見,故作離別聲也。 又徧也。 《晉語》車班外內,順以訓之。 《註》班,徧也。 又《揚子·方言》班,徹列也。北燕曰班,東齊曰徹。 《易·屯卦》乗馬班如。 《疏》六四應初,故乗馬也。慮二妨已路,故初時班如旋也。 《書·大禹謨》班師振旅。 又雜色也。 《禮·王制》班白者不提挈。 《註》雜色曰班。 又班班,車聲。 《後漢·五行志》車班班入河閒。 又姓。 《風俗通》楚令尹鬪班之後。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班氏。 《註》屬代郡。 又班茅,蟲名。 《古今注》藥種有五物,五曰班茅,戎鹽解之。 又《集韻》或作辨。 《前漢·王莽傳》辨社諸侯。 又《韻會》通作般。 《左傳·成十三年》鄭公子班自訾求入于大宮。 《釋文》班,本亦作般。 《前漢·郊祀歌》先以雨,般裔裔。 《註》先以雨,言神欲行,令雨先驅也。般,讀與班同,布也。裔裔,飛流之貌。 又《韻補》叶𤰞連切,音鞭。 《何晏·景福殿賦》光明熠爚,文彩璘班,淸風萃而成響,朝日曜而增鮮。 《廣韻》俗作𤦦。 《正韻》亦作頒朌。
『六』《唐韻》《集韻》《韻會》力竹切《正韻》盧谷切,𠀤音陸。 《說文》易之數,隂變于六,正于八。 《玉篇》數也。 《增韻》三兩爲六,老隂數也。 又國名。 《左傳·文五年》楚人滅六。 《史記·黥布傳》布者,六人也。 《註》索隱曰:地理志,廬江有六縣。蘇林曰:今爲六安也。 又叶錄直切,音近力。 《前漢·西域敘傳》總統城郭,三十有六。修奉朝貢,各以其職。
『房』《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符方切,音防。 《說文》室在旁也。 又東南宿名。 《爾雅·釋天》天駟房也。 《禮·月令》十月日在房。 《尙書運期授》所謂房四表之道。 又州名。春秋時房渚,秦爲房陵郡,唐武德時改爲房州。 又姓。舜封堯子爲房邑侯,子陵以父封爲氏。 又俎名。 《詩·魯頌》籩豆大房。 《註》半體之俎,足下有跗,如堂房也。 又箭室也。 《左傳·宣十二年》知莊子每射抽矢菆,納諸㕑子之房。 又《廣韻》步光切《集韻》《韻會》《正韻》蒲光切,𠀤音傍。 《廣韻》阿房,秦宮名。 又《韻補》叶符風切,音馮。 《道藏·中嶽仙人謌》徘徊元嶽顚,翻焉御飛龍。齊騰八紘外,翺翔閶闔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