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上树拔梯。
犹上树拔梯。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怕人家调犯,‘早共晚夫人见些破绽,你我何安。’问甚么他遭危难?撺断得上竿,掇了梯儿看。”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怕人家调犯,‘早共晚夫人见些破绽,你我何安。’问甚么他遭危难?撺断得上竿,掇了梯儿看。”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 去,到:~街。 向前进:冲~去。 增加:~水。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 涂:~药。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 拧紧发条:~弦。 登载,记:~账。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竹子的主干:竹~。立~见影。揭~而起。 特指“钓鱼竿”:垂~。投~。~钓。 古代指竹简:~牍(书信)。
拾取;摘取:~拾。~弄。 用双手拿(椅子,凳子),用手端。
登高用的器具、设备:~子。楼~。木~。软~。电~。云~。阶~。 形状或作用像梯子的:~田。~级。~形。~队(亦泛指工作中层层递补的力量)。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 《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 又《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 《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 又上日。 《書·舜典》正月上日。 《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 又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 又上官,複姓。 又《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𡘋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 《易·需卦》雲上于天。 《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 又進也。 《前漢·東方朔傳》朔上三千奏牘。 又與尙通。 《詩·魏風》上愼旃哉。 《前漢·賈誼傳》上親,上齒,上賢,上貴。 又《匡衡傳》治天下者審所上。 又《韻補》叶辰羊切,音常。 《楚辭·九懷》臨淵兮汪洋,顧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騎霓兮南上。 又叶時刃切,音愼。 《王微觀海詩》照本苟不昧,在末理知瑩。忽乗摶角勢,超騰送崖上。 又叶矢忍切,音審。 《郭璞·遊仙詩》翹首望太淸,朝雲無增景。雖欲思陵化,龍津未易上。 《說文》上,高也。指事。時掌切。◎按字有動靜音,諸韻皆以上聲,是掌切,爲升上之上,屬動,去聲,時亮切,爲本在物上之上,屬靜。今詳《說文》上聲上字,高也,是指物而言,則本在物上之上亦作上聲矣。依諸韻分動靜音爲是。後倣此。
『竿』《廣韻》古寒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寒切,𠀤音干。 《說文》竹梃也。 《詩·衞風》籊籊竹竿。 《史記·貨殖傳》竹竿萬个。 又竿牘。 《莊子註》竹𥳑爲書。 又地名。 《水經注》衞縣有竿城。 又與干通。 《後漢·董卓傳》僭擬車服,時人號竿摩車。 《註》竿摩,猶干劘也。言其相逼近也。 又《集韻》古旱切。與幹同。箭笴也。 又《集韻》居案切,音旰。衣架。 《爾雅·釋器》竿謂之箷。 又叶經天切。 《白居易·悟眞寺詩》或時洩光采,夜與星斗連。中頂最高峯,拄天靑玉竿。 又叶公旦切。 《劉琨·答盧諶詩》亭亭孤幹,獨生無伴。綠葉繁縟,柔條修罕。朝採爾實,夕捋爾竿。竿翠豐尋,逸珠盈椀。 又《字彙補》居旱切,干上聲。 《謝靈運詩》不怨秋夕長,恆苦夏日短。濯流激浮湍,息䕃倚密竿。
『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括切,音剟。讀若朵入聲。 《說文》拾取也。 《增韻》採也。 《易·訟卦》自下訟上,患至掇也。 《疏》若手拾掇物然。 《詩·周南》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史記·張儀傳》秦得燒掇焚杅君之國。 《註》索隱曰:掇音都活反,謂焚燒而侵掠也。焚杅音煩烏,謂焚蹂而牽掣也。 又《唐韻》陟劣切《集韻》株劣切,𠀤音輟。義同。 又《韻補》叶昌悅切,音啜。 《魏武帝·短歌行》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又《集韻》朱劣切,音拙。與𠭴同。短也。 又《史記別註》楊愼曰:掇,馬箠也。杅,糞箕也。𠀤存備考。
『梯』《唐韻》土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天黎切,𠀤體平聲。 《說文》木階也。 《虎韜·兵略篇》視城中,則有雲梯飛樓。 《孫武·九地篇》如登樓而去梯階。 又凡階皆謂之梯。 《越語》毋曠其衆,以爲亂梯。 《釋名》階梯也。如梯之有差等也。 又凭也。 《山海經》西王母梯几戴勝。 又無隅角者謂之突梯。 《楚辭·卜居》突梯滑稽,如脂如韋。 又《正韻》杜兮切,音題。木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