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亦善夫


   不也很好吗!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bù yi shàn fū
成语注音 ㄅㄨˋ ˙一 ㄕㄢˋ ㄈㄨ
成语简拼 bysf
常用程度 一般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不也很好吗!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问者嘻曰:‘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副词,也,表示同样、也是:~无不可。~步~趋。 又:“先君何罪?其嗣~何罪?” 不过,只是:“王~不好土也,何患无士?” 表示加强或委婉的语气:“呜呼,~盛矣哉!”“学而时习之,不~说乎?” 姓。

心地仁爱,品质淳厚:~良。~心。~举。~事。~人。~男信女。慈~。 好的行为、品质:行~。惩恶扬~。 高明的,良好的:~策。~本。 友好,和好:友~。亲~。和~。 熟悉:面~。 办好,弄好:~后。 擅长,长(cháng )于:~辞令。多谋~断。 赞许:“群臣百姓之所~,则君~之”。 好好地:~待。~罢甘休。 容易,易于:~变。~忘。多愁~感。 姓。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农~。万~不当之勇。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役。拉~。 〔~子〕➊旧时对学者的称呼;➋旧时称老师;➌旧时妻称夫;➍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妇。

文言发语词:~天地者。 文言助词:逝者如斯~。 文言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或“那”:~猫至。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不』

《韻會》《正韻》𡘋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 《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 《註》服不服之獸者。  又《廣韻》《韻會》𡘋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 《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𡘋缶去聲。義同。  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𡘋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 《爾雅·釋鳥》䳡其鳺鴀。 《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又未定之辭也。 《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又姓。 《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又《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 《詩·小雅》鄂不韡韡。 《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 《陸璣詩疏》柎作跗。 《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 《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又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 《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 《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又《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又與丕同。 《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 《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 《秦·和鐘銘》不顯皇祖。𠀤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又《韻補》叶補美切,音彼。 《荀子·賦篇》𥳑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 《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亦』

《唐韻》羊益切。 《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𠀤音睪。總也,又也。  又傍及之詞。  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  又同奕。 《詩·周頌》亦服爾耕。 《箋》亦,大也。 《正義》亦奕義通。 亦本作𡗕,象人左右兩腋形。 《說文》𡗕與掖同。 《詩·衡門序》誘掖其君。 《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善』

《廣韻》常演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𠀤音蟺。 《說文》吉也。 《玉篇》大也。 《廣韻》良也,佳也。 《書·湯誥》天道福善禍淫。  又《詩·鄘風》女子善懷。 《箋》善,猶多也。 《禮·文王世子》嘗饌善,則世子亦能食。 《註》善謂多于前。  又《禮·曲禮·入國不馳註》馳善躙人也。 《疏》善猶好也,車馳則好行刺人也。  又《禮·王制註》善士謂命士也。  又《禮·學記》相觀而善之謂摩。 《疏》善猶解也。  又《禮·少儀》問道藝,曰:子習于某乎,子善于某乎。 《疏》道難,故稱習。藝易,故稱善。  又《前漢·西域傳》鄯善國,本名樓蘭王。  又與單通。 《前漢·匈奴傳》單于曰善于。  又《廣韻》姓也。 《呂氏春秋》善卷,堯師。  又《韻會》《正韻》𠀤時戰切,音繕。 《毛氏曰》凡善惡之善則上聲,彼善而善之則去聲。 《孟子》王如善之是也。○按《玉篇》《廣韻》《集韻》《類篇》善字俱無去聲。  又《正字通》與人交讙曰友善。 《史記·刺客傳》田光曰:所善荊卿可使也。  又與膳通。 《莊子·至樂篇》具太牢以爲善。 《集韻》或作嬗。

『夫』

《唐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𠀤音膚。男子通稱。 《禮·郊特牲》夫也者,以知帥人者也。 《詩註》夫有傳相之德,而可倚仗,謂之丈夫。  又男女旣配曰夫婦。 《易·家人》夫夫婦婦。  又先生長者曰夫子,妻稱夫亦曰夫子。  又《禮·曲禮》天子有后,有夫人。  又妾曰如夫人。 《左傳·昭十七年》齊侯好內,多內寵,內嬖如夫人者六人。  又官名。 《禮·王制·大夫註》大夫者,扶進人者也。  又《周禮·地官》十夫有溝,百夫有洫,千夫有澮,萬夫有川。  又十六以上不成丁,曰餘夫。  又販夫。 《周禮·地官》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爲主。 《白樂天詩》樓暗攢倡婦,堤喧嗾販夫。  又執御行役曰僕夫。 《詩·小雅》召彼僕夫,謂之載矣。  又以我稱人曰夫夫。 《禮·檀弓》曾子指子游示人曰:夫夫也,爲習于禮者。  又人名。黔夫,齊威王疆場四臣之一。  又國名。丈夫國,在維鳥北,見《山海經》。  又邑名。柴夫,屬燕地,見《齊語》。  又山名。夫夫山,在風伯山之東,見《山海經》。○按《續通考》引此作大夫。  又武夫,石之次玉者。 《前漢·董仲舒傳》五霸比于三王,猶武夫之于美玉。別作玞砆。  又數名。 《前漢·食貨志》六尺爲步,步百爲畮,畮百爲夫。  又姓。  又息夫,複姓。  又《廣韻》防無切《集韻》《韻會》馮無切《正韻》逢夫切,𠀤音扶。語端辭。 《論語》夫仁者。  又語已辭。 《論語》如斯夫。  又有所指之辭。 《論語》夫二三子也。  又草名。 《爾雅·釋草》柱夫搖車。 《註》蔓生,細葉紫花,可食,俗呼爲翹搖車。  又叶縛謀切,音浮。 《𨻰琳詩》仲尼以聖德,行聘徧周流。遭斥戹𨻰蔡,歸之命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