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次:仓促、鲁莽轻率。指不敢匆忙地或鲁莽草率从事。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9卷:“恁么即某甲不敢造次。”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有勇气,有胆量:勇~。果~。~闯。~死队。~作~为。~怒而不~言。 谦辞,“不敢”的简称,冒昧的意思:~问。~请。~烦。 方言,莫非:~许。~怕。~是哥哥回来了?
制作,做:制~。创~。~物。~反。~孽。建~。~表。~册。~价。~型。粗制滥~。 瞎编:胡编乱~。捏~。 成就:~诣。 培养:~就。 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指诉讼的两方。即原告和被告:两~。甲~。乙~。 到,去:~访。 稻子等作物从播种到收割的次数:一年两~。晚~。 时代,年代:末~。
第二:~日。~子。~等。~要。 质量、品质较差的:~品。~货。 等第,顺序:~第。~序。名~。 化学上指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的:~氯酸。 中间:胸~。 量词,回:~数(shù)。初~。三番五~。 旅行所居止之处所:旅~。舟~。~所。 姓。
《韻會》《正韻》𡘋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 《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 《註》服不服之獸者。 又《廣韻》《韻會》𡘋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 《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𡘋缶去聲。義同。 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𡘋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 《爾雅·釋鳥》䳡其鳺鴀。 《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又未定之辭也。 《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又姓。 《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又《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 《詩·小雅》鄂不韡韡。 《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 《陸璣詩疏》柎作跗。 《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 《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又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 《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 《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又《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又與丕同。 《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 《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 《秦·和鐘銘》不顯皇祖。𠀤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又《韻補》叶補美切,音彼。 《荀子·賦篇》𥳑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 《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敢』《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覽切,音䇞。 《說文》進取也。 《九經字樣》𠭖从𠬪。𠬪,上下相付持也。隷變作敢。 《書·益稷》誰敢不讓,敢不敬應。 又《盤庚》敢恭生生。 《疏》有人果敢奉用進進於善言,好善不倦也。 又《儀禮·士虞禮》敢用絜牲剛鬣。 《註》敢,冒昧之辭。 《疏》凡言敢者,皆是以𤰞觸尊,不自明之意。 又《博雅》敢,衂也。 《廣韻》勇也,犯也。 《增韻》忍爲也。 《說文》敢本字。註詳攴部。
『造』《廣韻》昨早切《集韻》《韻會》《正韻》在早切,𠀤音皁。 《增韻》建也,作也,爲也。 《易·乾卦》大人造也。 《書·大誥》予造天役。 《註》造,爲也。言我之所爲,皆天所役使也。 又《正韻》始也。 《書·伊訓》造攻自鳴條。 《周禮·天官·膳夫》卒食以樂徹于造。 《註》謂造飮食處也。 又上造,秦官爵名。 《前漢·百官公卿表》二上造,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 又《廣韻》《韻會》《正韻》𠀤七到切,音慥。 《說文》就也。 《詩·大雅》小子有造。 《禮·王制》升于學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 又《正韻》詣也,進也。 《書·盤庚》其有衆咸造,勿褻在王庭。 《註》衆皆至王庭,無褻慢也。 《周禮·地官·司門》凡四方之賔客造焉,則以告。 又造次,急遽也。 《論語》造次必於是。 又祭名。 《禮·王制》造乎禰。 《周禮·春官·大祝》掌六祈,二曰造。 《註》祈禱之祭名造。 又納也。 《禮·喪大記》大盤造冰。 《註》造,猶內也。內與納同。先納冰盤中也。 又造舟,比舟而渡也。 《詩·大雅》造舟爲梁。 《註》天子造舟。 《疏》造舟者,比船于水,加板于上,卽今之浮橋。 又《集韻》則到切,音竈。 《史記·龜筴傳》卜,先以造灼鑽。 《註》造謂灼龜燒荆之處。 又《集韻》倉刀切,音操。進也。 又叶此苟切,湊上聲。 《揚子·太𤣥經》端往述來,遵天之造。無或攺作,遵天之醜。
『次』《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四切,音佽。 《說文》不前不精也。 《徐曰》不前是次於上也,不精是其次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靑與白相次也,赤與黑相次也。 《左傳·襄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又師止曰次。 《左傳·莊三年》凡師一宿爲舍,再宿爲信,過信爲次。 《書·泰誓》戊午,王次于河朔。 又位次。 《周禮·春官》大史祭之日,執書以次位常。 《疏》謂執行祭祀之書,各居所掌位次也。 《左傳·襄二十三年》敬共朝夕,恪居官次。 又次舍。 《周禮·天官》宮正,以時比宮中之官府、次舍之衆寡。 《鄭註》次諸吏直宿,若今之部署諸廬者,舍其所居寺。 《又》宮伯,授八次八舍之職事。 《註》鄭司農云:庶子衞王宮,在內爲次,在外爲舍。 又凡舍皆曰次。 《左傳·襄二十六年》師陳焚次。 《杜註》次,舍也。焚舍,示必死。 又安行旅之處爲旅次。 《易·旅二爻》旅卽次。 又處也。 《魯語》五𠛬三次。 《註》次,處也。三次,謂朝、野、市。 又張幄於所止之處亦曰次。 《周禮·天官》掌次,朝日祀五帝,則張大次小次。 《鄭註》次謂幄也。大幄,初往所止居也。小幄,謂接祭退俟之處。 又《儀禮·士冠禮》賔就次。 《鄭註》次,門外更衣處。必帷幕簟席爲之。 又市亭也。 《周禮·地官》司市,于思次以令市,而聽大治大訟。涖于介次,而聽小治小訟。 《註》思次,若今市亭也。介次,市亭之屬。別小者也。鄭司農云:次,市中𠋫樓。 又星之躔舍爲次。 《禮·月令》日窮于次。 《註》次,舍也。正義曰:謂去年季冬,日次於𤣥枵,從此以來,每引移次他辰,至此月窮盡,還次𤣥枵,故云日窮於次。 又天有十二次,地有十二辰。次之與辰,上下相值。如星紀在丑,斗牛之次。𤣥枵在子,虛危之次。 又胷中曰胷次。 《莊子·田子方》喜怒哀樂,不入於胷次。 《註》次,中也。 又席閒曰席次。 《孔稚圭·北山移文》眉軒席次。 又至也。 《史記·酷吏杜周傳》內深次骨。 《註》李奇曰:其用罪,深刻至骨。 又造次,猶言草次。急遽貌。 《論語》造次必於是。 《前漢·河閒獻王傳》造次必於儒者。 又編髮爲首飾之名。 《儀禮·士昏禮》女次純衣纁袡。 《註》次,首飾,今時髲也。 《疏》《周禮》追師掌后之首服副編次。言次第髮長短爲之,如髲鬄也。別作䯸。 又雞次,楚典名。 《戰國策》蒙穀獻雞次之典而百官治。 又水名,在高平。 《水經注》若水與石門水合,水有五原,東水導源高平縣西八十里,西北流,次水注之。 又諸次,山名。亦水名。 《山海經》有大次山,小次山。 又諸次之山,諸次之水出焉,東流注于河,是山多木無草。 又居次,匈奴女號,若漢公主。 《前漢·常惠傳》獲單于父行及嫂居次。 《匈奴傳》王昭君長女爲須卜居次,小女爲當于居次。 又姓。 《呂氏春秋》荆有勇士次非,亦作佽。 又《集韻》資四切,音恣。楡次,地名。 《廣輿記》楡次,縣屬太原府。 又《集韻》《正韻》𠀤津私切,音咨。次且,欲前不前也。 《易·夬卦》其行次且。《易經考異》作𨀥跙,王、鄭、馬皆作趦趄。 又湑次,漢縣名,在武威郡。 《孟康曰》次音咨。 又《集韻》才資切,音慈。具次,山名,通作茨。 又《楚辭·九歎》今余邦之橫陷兮,宗鬼神之無次。閔先嗣之中絕兮,心惶惑而息悲。次亦叶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