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曹剧部


   指官府里繁重的公务。 宋 叶适 《<罗袁州文集>序》:“然士或去场屋久,丛曹剧部,眩其神明,钱穀之尘污几砚,刑狱之腥衊阶陛,官业虽登而文义耗矣。”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cóng cáo jù bù
成语简拼 ccjb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官府里繁重的公务。 宋 叶适 《<罗袁州文集>序》:“然士或去场屋久,丛曹剧部,眩其神明,钱穀之尘污几砚,刑狱之腥衊阶陛,官业虽登而文义耗矣。”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等,辈:尔~(你们)。吾~。 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部~(中国明、清两代各部司曹的通称,源于汉代曹史的简称,相当于郡守的总务长)。 诉讼的原告、被告两方。 姓。

厉害,猛烈,迅速:~变。~痛。~烈。~毒。加~。 文艺的一种形式,作家把一定的主题编出来,利用舞台由演员化装演出:戏~。~本。~情。~种。~院。~坛。京~。话~。 姓。

全体中的一份:~分(“分”读轻声)。外~。腹~。局~。全~。~件。~位(位置)。 机关企业按业务范围分设的单位:外交~。编辑~。~队(军队)。 具有统属关系:所~五十人。~下。~将。~属。~首。~落(luò)。 安置安排:~署。 量词:一~小说。三~汽车。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曹』

《唐韻》昨牢切《集韻》《韻會》財勞切,𠀤音漕。 《說文》作𣍘。獄之兩𣍘也。在廷東,从㯥。治事者,从曰。 《註》徐鍇曰:以言詞治獄也,故从曰。 《前漢·成帝紀註》尙書四人爲四曹,成帝置五人,有三公曹,主斷獄事。 《後漢·百官志》世祖分六曹。  又《詩·大雅》乃造其曹。 《傳》曹,羣也。 《朱傳》羣牧之處也。  又《史記·平準書》分曹循行郡國。 《註》曹,輩也。  又《楚辭·招魂》分曹並進。 《註》曹,偶也。  又國名。 《詩·曹風譜》周武王封弟叔振鐸於曹,今濟隂定陶是也。  又姓。 《姓氏急就篇》周武王封曹叔振鐸,後以國爲氏。  又《韻補》叶徂侯切。 《楚辭·招隱士》禽獸駭兮亡其曹,王孫兮歸來,山中不可以久留。  又叶木何切。 《蘇轍·嚴顏詩》斫頭除死子無怒,我豈畏死如兒曹。匹夫受戮或不避,所重壯氣吞黃河。 《五經文字》𣍘,經典相承,隷省作曹。《石經》作曺。

『部』

《廣韻》《正韻》裴古切《集韻》《韻會》伴姥切,𠀤音蔀。 《集韻》總也,統也。 《前漢·地理志》凡十三部置刺史。 《後漢·宗室傳》柱天都部。 《註》柱天者,若天之柱。都部者,都統其衆也。  又《廣韻》署也,六卿之署曰六部。  又分也。 《荀子·王霸篇》名聲部發於天地之閒。 《註》部,猶分布。言聲稱四溢也。  又《正韻》部曲也。 《前漢·李廣傳》行無部曲。 《註》將軍領軍皆有部曲,大將軍營五部,部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有軍侯一人。廣尚𥳑易,不立部曲也。  又星辰布列亦曰部。 《史記·歷書》分其天部。 《註》分部二十八宿爲距度也。  又五行謂之五部。 《前漢·律歷志》起五部。 《註》五部,謂金木水火土也。  又書分四部。 《正字通》晉李充爲著作郞,刪定典籍,以類相從,分五經爲甲部,史記爲乙部,諸子爲丙部,詩賦爲丁部,甚有條貫,祕閣以爲永制。《唐書·藝文志》聚書四部,以甲乙丙丁爲次,因充制也。  又星名。 《晉書·天文志》北斗七星,七曰部星,亦曰應星主兵。  又《字彙補》斗蓋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爲蓋,部長二尺。  又與棓同。大杖也。 《淮南子·說山訓》羿死桃部。  又百部,藥名。蔓生,根多百十相連。一名野天門冬。  又《唐韻》蒲口切《集韻》《韻會》薄口切,𠀤音培,讀與剖近。部婁,小阜也。 《左傳·襄二十四年》部婁無松柏。  又《字彙補》府九切,音否。 《闞駰·十三州志》諺云:仕宦不偶値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