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床坦腹


   露出肚皮睡在东床;喻指做女婿。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ōng chuáng tǎn fù
成语注音 ㄉㄨㄥ ㄔㄨㄤˊ ㄊㄢˇ ㄈㄨˋ
成语正音 “腹”,不能读作“fǔ”。
成语简拼 dctf
感情色彩 褒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東牀坦腹
成语英文 son-in-law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露出肚皮睡在东床;喻指做女婿。



成语示例


范老头子似乎下意识地认为这个人是“东床坦腹”的王导,也许将来可以做得他家乘龙快婿的。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雅量》:“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成语典故

源见“坦腹东床”。代指女婿。《隋唐演义》六回:“我是李府中小姐的保母,因老爷、夫人要聘公子东床坦腹,但我家小姐……誓愿嫁一个善武能文、足智多谋的奇男子。” 见“东床快婿”。陶贞怀《天雨花》:“此人名唤礼乾身,两榜出身新翰苑,是我~人。” 【典源】 晋·王隐《晋书》:“王羲之幼有风操。郗虞卿闻王氏诸子皆俊,令使选婿。诸子皆饰容以待客,羲之独坦腹东床,啮胡饼,神色自若。使具以告。虞卿曰:‘此真吾子婿也。’问为谁,果是逸少,乃妻之。” 《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曰:‘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晋书·王羲之传》亦载。 【今译】 晋代王羲之字逸少,年轻时即很有风度,太尉郗鉴听说王家的子弟都很俊雅,派门生去王家,请求选一女婿,王丞相对郗的门生说:“你可以去东厢,随意挑选。”王家子弟听说郗家来人选婿,都整理衣饰来待客,只有王羲之一个人袒露肚腹在东床上,吃着胡饼,神色坦然自若。门生回去告诉郗鉴:“王家各位子弟,都很好,听说来选婿,都有些拘谨,只有一青年人,在床上袒腹卧,好像没听见。”郗鉴说:“这人正可做我的女婿啊。”于是将女儿嫁给王羲之。 【释义】 后以此典借称女婿; 或指选婿。 【典形】 登床婿、东床、东床腹、东坦、腹坦、露腹、坦腹、坦腹东床、坦卧东床、王郎坦腹、床东卧、羲之当妙选、东床人、选床。 【示例】 〔登床婿〕 清·唐孙华《赠曹浩修学博》:“郗公自爱登床婿,宁氏群推应宅甥。” 〔东床〕 唐·杜甫《哭王彭州抡》:“北部初高选,东床早见招。” 〔东床腹〕 唐·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既倾南国貌,遂坦东床腹。” 〔东坦〕 宋·许月卿《挽妹婿汪三午》:“九京逢桂老,东坦愧羲之。” 〔腹坦〕 明·汤显祖《南柯梦记》:“真罕,一霎儿向宫闱腹坦。” 〔露腹〕 宋·张咏《馆中新蝉》:“脱尘还与此仙游,露腹何妨近品流。” 〔坦腹〕 明·汤显祖《紫钗记》:“你和他好友,借重你商量,要他坦腹不须强项。” 〔坦腹东床〕 唐·李白《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坦腹东床下,由来志气疏。” 〔王郎坦腹〕 宋·黄庭坚《博士王杨休》:“王郎坦腹饭东床,太官分物来妇翁。” 〔卧床东〕 元·萨都拉《送外舅慎翁之燕京》:“晋府旧臣还塞北,星门娇客卧床东。” 〔羲之当妙选〕 唐·李商隐《寄太原卢司空》:“羲之当妙选,孝若近归宁。”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供人睡卧的家具:~铺。木~。~榻。 像床的东西:车~。机~。河~。 量词,用于被褥等:两~被。 井上围栏:“后园凿井银作~,金瓶素绠汲寒浆”。

宽而平:平~。~荡。~直(a.平坦笔直;b.坦率)。~途。 心地平静,没有隐瞒:~白。~然。~挚。~诚。~率(shuài )。 “坦腹”的简称,指女婿:~床。令~。

一般指人和脊椎动物躯干的一部分,介于胸和骨盆之间,包括“腹壁”、“腹腔”及内脏(通常称“肚子”):~部。~膜。~水。~泻。~疾。心~(喻极亲近的人)。~稿。~诽(指口里不说而心里不以为然。亦作“腹非”)。遗~子。 喻地区的前部、内部或中部:~地。~背受敌。 厚:“(冬季之月)冰方盛,水泽~坚,命取冰。” 怀抱:“出入~我。”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床』

《玉篇》俗牀字。

『坦』

《廣韻》《正韻》它但切《集韻》《韻會》儻旱切,𠀤灘上聲。 《說文》寬也,平也。 《易·履卦》履道坦坦。  又姓。宋有坦中庸。 亦作憚。  又通壇。見壇字註。

『腹』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方六切,音福。 《說文》本作腹,厚也。一曰身中。 《爾雅·釋詁》腹,厚也。 《詩·小雅》出入腹我。 《傳》厚也。 《箋》腹,懷抱也。 《禮·月令》孟冬之月,水澤腹堅。 《註》腹,厚也。  又《增韻》肚也。 《釋名》腹,複也,富也,腸胃之屬,以自裹盛復於外複之,其中多品,似富者也。 《易·說卦》坤爲腹。 《疏》坤能包藏含容,故爲腹也。  又凡借以喻物。 《詩·周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河圖引蜀謠》汶阜之山,江出其腹。  又遺腹。 《前漢·昭帝紀》泗水戴王有遺腹子煖。  又腹疾。 《左傳·宣十六年》叔展曰:河魚腹疾柰何。  又衣名。 《釋名》抱腹,上下有帶,抱裹其腹,上無襠者也。  又姓。 《戰國策》腹擊爲室而鉅。 《註》趙臣。  又人名。 《史記·燕世家》燕王命相栗腹約歡趙。  又《韻補》叶音必。 《易林》隂寒主疾,水離其室。民飢于食,不病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