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 楚 调曲名。一说为 齐 弦歌讴吟之曲名。 东武 , 齐 地名。 晋 陆机 、 南朝 宋 鲍照 、 梁 沉约 等均有拟作。内容多咏叹人生短促,荣华易逝。参阅《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六·楚调曲上》题解。
乐府 楚 调曲名。一说为 齐 弦歌讴吟之曲名。 东武 , 齐 地名。 晋 陆机 、 南朝 宋 鲍照 、 梁 沉约 等均有拟作。内容多咏叹人生短促,荣华易逝。参阅《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六·楚调曲上》题解。
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装。~器。~警。~林。~坛。~生。~旦。~丑。~净。~举。 勇猛,猛烈:英~。威~。~断。~士。~夫。 半步,泛指脚步:步~。踵~。行(xíng )不数~。 姓。
唱,声调抑扬地念:~咏。~诵。~味(吟咏玩味,体味)。~讽(吟咏讽诵)。 叹息,痛苦的声音:~啸(a.悲哀愤慨地长叹;b.吟咏)。呻~。 .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名称:秦妇~。 鸣,叫:风~。猿~。
行列:字里~间。罗列成~。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 步行的阵列。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 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 行业:同~。各~各业。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棉袄。~几针。
走:~走。步~。旅~。~踪。~百里者半九十。~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远自迩。 出外时用的:~装。~箧。~李。 流通,传递:~销。风~一时。 从事:进~。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商。~营。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径。品~。言~。操~。~成于思。 实际地做:~礼。~医。~文。 可以:不学习不~。 能干:你真~。 将要:~将毕业。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五~(“金”、“木”、“水”、“火”、“土”)。 古诗的一种体裁:长歌~。 汉字字体的一种:~书。 姓。
《唐韻》文甫切《集韻》《韻會》罔甫切,𠀤音舞。 《玉篇》健也。一曰威也,斷也。 《書·大禹謨》乃武乃文。 又《伊訓》布昭聖武。 又《左傳·宣十二年》楚子曰:止戈爲武。 《又》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衆,豐財者也。武有七德。 又諡法之一。 《汲冢周書》剛彊理直曰武,威彊叡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𠛬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窮曰武。 又周樂名。 《前漢·禮樂志》武王作武。武,言以功定天下也。 又《禮·樂記》始奏以文,復亂以武。 《鄭註》文謂鼓,武謂金。 《疏》金屬西方,可以爲兵刃,故爲武。鼓主發動衆音,無兵器之用,故爲文。 又迹也。 《詩·大雅》履帝武敏歆。 《禮·曲禮》堂上接武,堂下布武。 又《禮·曲禮》牛曰一元大武。 《疏》牛肥則迹大。 又《爾雅·釋詁》武,繼也。 《詩·大雅》下武惟周。 《箋》言後人能繼先祖者,惟有周也。 又冠卷曰武。 《禮·玉藻》縞冠𤣥武,居冠屬武。 又《雜記》委武。 《註》秦人曰委,齊東曰武。 又冠名。 《蔡邕·獨斷》武冠,或曰繁冠,今謂之大冠,武官服之。 又水名。 《前漢·地理志》東郡有東武陽縣。 《應劭曰》武水之陽也。 又:泰山郡南武陽縣,武水所出,南人泗。 又關名。 《地理通釋》《左傳·哀四年》:楚人謀北,方將通於少習,以聽命。 《杜註》少習,商縣武關也。《輿地廣記》:商洛縣東有少習,秦謂之武關。《賈誼·新書》所謂建武關函谷臨晉關者,大抵爲備山東諸侯也。 又武都,州名。 《廣韻》本自白馬氐地,魏文徙武都郡於美陽,今好畤縣界,武都古城是也。後漢平仇池山築城,置武都鎭,卽今州是也。 又《地理通釋》唐大中五年,以原州之蕭關置武州。 又廣武,山名。在滎陽。 《前漢·項籍傳》羽與漢王臨廣武,閒而語。 又縣名,屬太原郡。 又修武、陽武、原武,皆屬河內郡。 又靈武,今陝西環縣,唐肅宗卽位於此。 又湖名。 《廣輿記》在黃州府黃陂縣,相傳黃祖習射處。 又溪名。亦山名。 《廣輿記》在辰州府盧溪縣。馬援門生善吹笛,援作歌和之曰滔滔武溪一何深,卽此。 又武山,亦在盧溪縣。 又眞武,湖名。 《六朝事迹》吳後主寶鼎元年,開城北渠,引後湖水流入新宮。今城北十三里有古池,俗呼爲後湖是也。 又星名。 《夢溪筆談》北方眞武七宿,起於東井,終於角。 又𤣥武,北方七宿也。 《禮·曲禮》前朱雀而後𤣥武。 又姓。 《廣韻》《風俗通》云:宋武功之後,漢有武臣。 又漢複姓,六氏。漢有乗黃令武安恭,出自武安君白起之後。《風俗通》云:漢武强侯王梁,其後因封爲氏。世本云:夏時有武羅國,其後氏焉。《何氏姓苑》有廣武氏、武成氏、武仲氏,又《西秦錄》有武都氏。 又與珷通。石似玉者。 《史記·司馬相如傳》瓀石武夫。 又《正韻》微夫切。與無通。 《禮·禮器》周坐尸,詔侑武方。 《鄭註》武,讀爲無。
『吟』《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魚音切,音崟。 《說文》呻也。 《廣韻》歎也。 又《增韻》哦也,咏也,鳴也。 《莊子·德充符》倚樹而吟。 《戰國策》晝吟宵哭。 《楚辭·漁父》行吟澤畔。 《荀子·不苟篇》盜跖吟口。 《註》吟咏長在人口也。 《後漢·梁冀傳》口吟舌言。 《註》謂語吃不能明了。 又姓。 《正字通》唐嘉州刺史吟約。 又音含。 《前漢·郊祀歌》靈安留,吟靑黃。 《註》服虔曰:吟音含。○按師古云:服說非也。吟,歌誦也,靑黃,四時之樂也。然服有此音,今存之。 又《集韻》牛錦切,音僸。 《揚雄·解嘲》蔡澤雖噤吟,而笑唐舉。 《註》師古曰:噤吟,頷頤之貌。吟,魚錦反。 又《集韻》宜禁切,音𩒻。長咏也。 《韓愈·同宿聮句》白鶴叫相喑。喑或作吟,吟去聲。 又音噤。 《史記·淮隂侯傳》雖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 《註》吟,巨蔭反。 又音琴。亦見《史記·淮隂侯傳索隱註》。 《說文》或作䪩訡。 《集韻》亦作欽。
『行』《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𠀤音蘅。 《說文》人之步趨也。 《類篇》从彳从亍。 《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 《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 《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 又《廣韻》適也,往也,去也。 又《增韻》路也。 《禮·月令》孟冬,其祀行。 《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 又道也。 《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 又五行。 《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𨻰其五行。 《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 又行人,官名。 《廣韻》周有大行之官。 《論語》行人子羽修飾之。 又語也。 《爾雅·釋詁》行,言也。 《註》今江東通謂語爲行。 又歌行。 《前漢·司馬相如傳》爲鼓一再行。 《師古曰》行謂引,古樂府長歌行,短歌行,此其義也。 又《唐書·韓琬傳》器不行窳。 《音義》不牢曰行,苦惡曰窳。 又《廣韻》下孟切,胻去聲。 《玉篇》行,迹也。 《周禮·地官·師氏》敏德以爲行本。 《註》德行內外,在心爲德,施之爲行。 又姓。 《後漢·光武紀》隗囂遣將行巡𡨥扶風。 《註》行,姓。巡,名。漢行祐爲趙相。 又《集韻》寒岡切,音杭。 《類篇》列也。 《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 《註》百人爲卒,二十五人爲行。行亦卒之行列。 《吳語》吳王陳士卒百人以爲徹行百行。 《註》以百人通爲一行,百行爲萬人,謂之方𨻰。 又中行,複姓。 《通志·氏族略》中行氏,晉公族隰叔之後也,漢文時有宦者中行說。 又太行,山名。 《書·禹貢》太行、恆山,至于碣石。 《註》太行在河內山陽縣西。 又《廣韻》戸浪切,音笐。次第也。 又輩行也。 《杜甫詩》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郞丈人行。 又《韻會》行行,剛健貌。 《論語》子路行行如也。 又《類篇》下朗切,音沆。義同。 又《韻補》叶先韻。 《焦氏·易林》缺破不完,殘祭側偏。公孫幽遏,跛踦後行。 又《集韻》乎監切,音嗛。與銜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