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碰西撞


   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ōng pèng xī zhuàng
成语注音 ㄉㄨㄥ ㄆㄥˋ ㄒ一 ㄓㄨㄤˋ
成语简拼 dpxz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東碰西撞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



成语示例


他整天东碰西撞,就是没有成绩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巴金《火》:“刘波好像被困在一条死巷里,他东碰西撞都找不出一个出路。”


成语典故

同“东奔西撞”。巴金《火》十二:“刘波好像被困在一条死巷里,他东碰西撞都找不出一个出路。”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八章:“她以为这大的北平,找一个小小的职业还不容易。因此她还继续去找——东碰西撞,东找西找。半个月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却连所谓‘职业’的影子也没有。” 见“东走西撞”。汪文风《雾城斗》:“站在岸上、趸船上的人们,只能眼睁睁地望着那被激流卷到江心的船儿,飞速下滑,在恶浪里颠簸,在漩涡中打转,在暗礁地带~,直到船毁人亡,才说一声:‘真惨!’”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撞击:~击。~撞。~壁(喻事情办不成)。~~车。~钉子。 相遇:~见。~头。~巧。 试探:~运气。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面。~晒。~域。~方。~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宫(借指妃嫔)。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学。~画。~餐。~医。 姓。

冲打,碰击:~钟。~车。~击。顶~。冲~。 碰见,无意中遇到:~见。 试探:~大运(碰运气)。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西』

《唐韻》先稽切《集韻》《韻會》《正韻》先齊切,𠀤音粞。 《類篇》金方也。 《說文》鳥在巢上也。日在西方而鳥栖,故因以爲東西之西篆。文作㢴,象形也。 《前漢·律歷志》少隂者西方,西遷也。隂氣遷落物,於時爲秋。 《尚書·大傳》西方者何,鮮方也。或曰鮮方,訊訊之方也。訊者,訊人之貌。  又地名。 《晉書·地理志》西郡。 《韻會》唐置西州。  又姓。 《通志·氏族略》西氏。 《姓苑》西門豹之後,改爲西。  又《集韻》相咨切,音私。義同。  又《篇海》蘇前切,音先。 《前漢·郊祀歌》象載瑜,白集西,食甘露,飮榮泉。 《後漢·趙壹傳·窮鳥賦》幸賴大賢,我矜我憐。昔濟我南,今振我西。  又《韻補》斯人切,叶音辛。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𤣥醴騰湧於隂溝,甘露被宇而下臻。朱桂黝鯈於南北,芝蘭阿那於東西。  又《類篇》乙却切,音約。平量也。  又《廣韻》籀文作𠧧。○按《玉篇》等書西字另一部。今从《字彙》《正字通》附入襾部。

『撞』

《唐韻》宅江切《集韻》《韻會》傳江切,𠀤音幢。 《說文》丮擣也。 《廣韻》突也。  又擊也。 《禮·學記》善待問者如撞鐘。 《戰國策》迫則杖戟相撞。 《註》手擣也。 《前漢·樊噲傳》持盾直撞入立帳下。 《註》謂以盾撞擊人。 《韓愈詩》文章自娛戲,金石日擊撞。  又《唐韻》直降切《集韻》《韻會》丈降切,𠀤幢去聲。義同。 《魏志·杜襲傳》萬石之鍾,不以莛撞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