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胶西序


   《礼记·王制》:“ 夏后氏 养国老於东序,养庶老於西序…… 周 人养国老於东胶,养庶老於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 郑玄 注:“东序、东胶亦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西序在西郊。”东胶、西序本为 夏 周 之小学、大学,后用以泛指兴教化、养耆老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ōng jiāo xī xù
成语简拼 djxx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礼记·王制》:“ 夏后氏 养国老於东序,养庶老於西序…… 周 人养国老於东胶,养庶老於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 郑玄 注:“东序、东胶亦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西序在西郊。”东胶、西序本为 夏 周 之小学、大学,后用以泛指兴教化、养耆老


出处典源

成语典故

《礼记.王制》:“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东胶、西序本为夏 周之小学、大学,后用以泛指兴教化、养耆老的场所。《陈书.沈不害传》:“故东胶西序,事隆乎三代;环林璧水,业盛于西京。”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面。~晒。~域。~方。~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宫(借指妃嫔)。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学。~画。~餐。~医。 姓。

次第:顺~。秩~。次~。工~。程~。~数。 排列次第:~次。~列。 开头的,在正式内容之前的:~言。~跋。~曲。~幕。~论。 古代指送别赠言的文字。 指季节:四~。 古代地方办的学校:庠~。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胶』

《韻會小補》與交同。日月之交道也。 《唐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𠀤音交。 《說文》昵也。作之以皮。 《徐曰》昵,黏也。 《玉篇》煮用其皮,或用角。 《廣韻》膠漆。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施膠必厚。  又《弓人》凡相膠,欲朱色而昔。昔也者,深瑕而澤,紾而摶廉。鹿膠靑白,馬膠赤白,牛膠火赤,鼠膠黑,魚膠餌,犀膠黃。凡昵之類,不能方。 《註》昔音錯。純赤之中,文又交錯也。澤,表裏有文,色潤澤也。紾,縝密。摶,音團,團圓也。廉,利也。昵,本作𩸨。不方柔韌,不取其方整也。  又《爾雅·釋詁》膠,固也。 《疏》膠者,所以固物。 《詩·小雅》德音孔膠。 《傳》膠,固也。  又《博雅》欺也。  又戾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蜿灗膠戾。 《註》膠戾,邪曲也。  又《廣韻》太學也。 《正字通》東膠,周學名。周之學,成均居中,左東序,右瞽宗。東膠卽東序也。  又《集韻》糾也。 《禮·王制》養國老於東膠。 《註》膠之言糾也。  又《正韻》黏泥不通。 《莊子·逍遙遊》置杯焉則膠。  又膠葛,氣也。 《前漢·揚雄傳》撠膠葛,騰九閎。 《註》膠葛,上淸之氣也。  又《韻會》和也。 《詩·鄭風》雞鳴膠膠。 《傳》膠膠,猶喈喈也。  又詐也。 《揚子·方言》膠,譎詐也。涼州西南之閒曰膠。  又《韻會》水名。萊州有膠水。  又地名。 《戰國策》以膠東委於燕。  又姓。 《前漢·古今人表》膠鬲。  又《廣韻》古孝切《集韻》居效切,𠀤音敎。義同。  又《韻會》《正韻》𠀤古巧切,音絞。動撓貌。 《莊子·天道篇》膠膠擾擾乎。 《音義》交卯反。  又《集韻》女巧切,音橈。澩膠,雜亂貌。  又乎刀切,音豪。戾也。 《楚辭·九辯》何况一國之事兮,亦多端而膠加。 《註》膠加,戾也。音豪。  又《五音集韻》口交切,音敲。面不平也。

『西』

《唐韻》先稽切《集韻》《韻會》《正韻》先齊切,𠀤音粞。 《類篇》金方也。 《說文》鳥在巢上也。日在西方而鳥栖,故因以爲東西之西篆。文作㢴,象形也。 《前漢·律歷志》少隂者西方,西遷也。隂氣遷落物,於時爲秋。 《尚書·大傳》西方者何,鮮方也。或曰鮮方,訊訊之方也。訊者,訊人之貌。  又地名。 《晉書·地理志》西郡。 《韻會》唐置西州。  又姓。 《通志·氏族略》西氏。 《姓苑》西門豹之後,改爲西。  又《集韻》相咨切,音私。義同。  又《篇海》蘇前切,音先。 《前漢·郊祀歌》象載瑜,白集西,食甘露,飮榮泉。 《後漢·趙壹傳·窮鳥賦》幸賴大賢,我矜我憐。昔濟我南,今振我西。  又《韻補》斯人切,叶音辛。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𤣥醴騰湧於隂溝,甘露被宇而下臻。朱桂黝鯈於南北,芝蘭阿那於東西。  又《類篇》乙却切,音約。平量也。  又《廣韻》籀文作𠧧。○按《玉篇》等書西字另一部。今从《字彙》《正字通》附入襾部。

『序』

《唐韻》徐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象呂切,𠀤音緒。 《爾雅·釋宮》東西牆謂之序。 《註》所以序別內外。 《疏》此謂室前堂上東廂西廂之牆也。 《集韻》或作㘧䦽。  又《玉篇》學也。 《禮·王制》夏后氏養國老于東序,養庶老于西序。 《註》東序,大學,在國中,王宮之東。西序,小學,在西郊。  又《明堂位》夏后氏之序也。 《孟子》殷曰序。  又《玉篇》長幼也。 《孟子》長幼有序。  又《廣雅》次也。 《詩·大雅》序賔以賢。 《箋》謂以射中多少爲次第。 《周禮·春官·小宗伯》掌四時祭祀之序事。 《註》次序之時。  又姓。 《禮·射義》序點揚觶。 《疏》序氏點名也。  又《韻會》敘,通作序。 《爾雅·序疏》敘𨻰此經之旨。孔子作書序,子夏作詩序,故郭氏亦謂之序。  又與緒通。 《韓愈·貞曜先生墓誌銘》端序則見長而愈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