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逐兔


   见“东门黄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ōng mén zhú tù
成语注音 ㄉㄨㄥ ㄇㄣˊ ㄓㄨˊ ㄊㄨˋ
成语简拼 dmzt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東門逐兎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见“东门黄犬”。


近义词



成语示例


南海骑麟真漫浪,东门逐兔枉悲酸。清·钱谦益《次韵何慈公岁暮感事》之二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成语典故

同“东门黄犬”。元 白朴《水调歌头.咸阳怀古》曲:“方叹东门逐兔,又慨中原失鹿,草昧起英雄。”清 钱谦益《次韵何慈公岁暮感事》之二:“南海骑麟真漫浪,东门逐兔枉悲酸。” 见“东门黄犬”。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 途径,诀窍:~径。~道儿。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 量词:一~大炮。 姓。

强迫离开:~客令。放~。驱~。 依照先后次序,一一挨着:~步。~个。~渐。~年。~一。 追赶:~鹿(喻争夺天下)。角(jué)~(争相取胜)。追~。笑~颜开。

哺乳动物,耳长,尾短,上唇中间裂开,后肢较长,跑得快:~子。~脱(迅速地逃走)。~毫笔。~起鹘落(“鹘”,打猎用的猛禽。兔子才起来而鹘已经扑下去,喻动作敏捷。亦喻作书画或写文章下笔迅捷)。 古称娈童(指被当作女性玩弄的美貌男子)。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逐』

《唐韻》《正韻》直六切《集韻》《韻會》仲六切,𠀤音軸。 《說文》追也。 《左傳·隱九年》祝𣅧逐之。  又《隱十一年》子都拔戟以逐之。  又《廣韻》驅也。 《正韻》斥也,放也。 《史記·李斯傳》非秦者去,爲客者逐。  又《管仲傳》三仕三見逐。  又《玉篇》競也。 《左傳·昭元年》自無令王諸侯逐進。 《後漢·趙壹傳》捷懾逐物,日富月昌。  又《正韻》逐逐,篤實也。  又馳貌。 《易·頤卦》其欲逐逐。  又日逐,地名。 《前漢·宣帝紀》迎日逐,破車師。  又《集韻》《韻會》𠀤亭歷切,音迪。 《易》其欲逐逐。 《蘇林》音迪。  又《字彙補》同門切。與豚同。 《山海經》苦山有獸焉,名曰山膏,其狀如逐。  又《集韻》直祐切,音胄。奔也。 《山海經》夸父與日逐。 《字彙補》古文逐字。註詳辵部七畫。

『兔』

《唐韻》湯故切《集韻》《韻會》《正韻》土故切,𠀤吐去聲。 《說文》獸名。象踞後其尾。 《禮·曲禮》兔曰明視。 《韻會》歐陽氏曰:兔从免字加一點。俗作兎,非。陸佃云:兔,吐也。明月之精,視月而生,故曰明視。咀嚼者九竅而胎生,獨兔八竅五月而吐子。 《王充·論衡》兔舐毫而孕,及其生子,從口而出。  又《正韻》亦作菟。 《前漢·賈誼傳》搏畜菟。 《嚴延年傳》韓盧取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