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利俱存


   对双方有利,就可以都存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iǎng lì jù cún
成语简拼 lljc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对双方有利,就可以都存在。


成语示例


于梗漕之日,固不可因泇而废黄;漕于於泇成之后,亦不可因黄而废泇。~,庶几缓急可赖。 《明史?河渠志五》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


成语典故

《史记?淮阴侯列传》:“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个黄鹂。~本书。 双方:~可。~边。~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旁。~侧。~袖清风。~败俱伤。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 表示不定数目:~下子。~着儿(zhāor )。

好处,与“害”“弊”相对:~弊。~害。~益。~令智昏。兴~除弊。 使顺利、得到好处:~己。~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 与愿望相符合:吉~。顺~。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刃。~刀。~剑。~落。~口巧辩。 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息。~率(lǜ)。一本万~。 姓。

全,都:百废~兴。声色~厉。 一起;在一起:~乐部。君与~来。

东西在那里,人活着:~在。~亡。生~。 保留,留下:保~。留~。~照。~疑。去伪~真。 寄放:寄~。 停聚:~水。 怀有,怀着:~心。不~任何奢望。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利』

《唐韻》《集韻》《韻會》力至切《正韻》力地切,𠀤音詈。 《說文》銛也。从刀和,然後利,从和省。易利者,義之和也。 《前漢·鼂錯傳》兵不完利,與空手同。  又《廣韻》吉也,宜也。 《易·賁卦》利有攸往。  又私利也。 《莊子·騈拇篇》小人以身殉利。  又《禮·坊記》先財而後禮,則民利。 《註》利猶貪也。  又《前漢·高帝紀》徙齊楚大族五姓關中,與利田宅。 《註》師古曰:利謂便好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軸有三理,三者以爲利也。 《註》利,滑密也。  又州名。 《韻會》巴蜀地。晉西益州,梁改利州。  又姓。 《韻會》漢有利乾,爲中山相。  又《韻補》叶音棃。 《古樂府》雨雪霏霏雀勞利,長觜飽滿短觜饑。

『俱』

《唐韻》舉朱切《集韻》《韻會》恭于切,𠀤音拘。皆也。 《孟子》父母俱存。  又偕也,具也。 《莊子·天運篇》道可載而與之俱也。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乗車,兩馬,一豎子俱。  又姓。南凉將軍俱延,唐江州監軍俱文珍。

『存』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徂尊切,音蹲。 《爾雅·釋詁》存,在也,察也。 《疏》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存卽在也。 《易·繫辭》成性存存。 《孟子》操則存,舍則亡。 《禮·祭義》致愛則存。 《註》孝子致極愛親之心,則若親之存也。  又《說文》恤問也。 《禮·王制》八十月告存。 《集說》告猶問也,君每月使人致膳,告問存否也。  又《月令》養幼少,存諸孤。  又省也。 《周禮·天官》大喪存奠彝。 《註》欲見其所奠彝朝夕存省之意也。  又叶昨先切,音前。 《楚辭·遠遊》壹氣孔神兮,於中夜存。虛以待之兮,無爲之先。  又叶匠鄰切,音秦。 《揚雄·解嘲》得士者富,失士者貧。矯翼厲翮,恣意所存。 《說文》从子才聲。俗作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