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榜进士


   即进士。科举时代,谓考取举人的榜为乙榜,考取进士的榜为甲榜,进士名列两榜,故称。《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原来这 王乡绅 也是两榜进士出身,做过一任监察御史。”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iǎng bǎng jìn shì
成语简拼 lbjs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即进士。科举时代,谓考取举人的榜为乙榜,考取进士的榜为甲榜,进士名列两榜,故称。《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原来这 王乡绅 也是两榜进士出身,做过一任监察御史。”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个黄鹂。~本书。 双方:~可。~边。~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旁。~侧。~袖清风。~败俱伤。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 表示不定数目:~下子。~着儿(zhāor )。

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帖(官府的公告)。红~。张~。光荣~。~文。发~。~眼(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二名的人)。~书(原指写在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泛指招牌一类的大型字)。

摇船的用具:~人(船工)。

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上~。推~。跃~。~退。~取。~击。~驻。~行(xíng )。~而。 入,往里去:~见。~谒。~谗。 吃,喝:~食。~餐。滴水未~。 收入或买入:~账。~货。日~斗金。 奉上,呈上:~言。~奉。~献。 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院。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榜』

同㮄。

『士』

《廣韻》《集韻》《韻會》𠀤鉏里切,音仕。四民士爲首。 《詩·大雅》譽髦斯士。 《禮·王制》命鄕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司徒論選士之秀者,升之學,曰俊士。升於司徒者,不征於鄕,升於學者,不征於司徒,曰造士。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升之司馬,曰進士。  又官總名。 《書·立政》庶常吉士。 《禮·王制》天子之元士,諸侯之上士,中士,下士。  又《孔安國曰》士,理官也,欲得其曲直之理也。 《書·舜典》帝曰:臯陶,汝作士。 《左傳·僖二十八年》士榮爲大士。  又漢制,嘗爵爲公侯奪免者,曰公士。  又《前漢·鄒陽傳》武力鼎士。 《註》能舉鼎者。  又《前漢·李尋傳》拔擢天士。 《註》能知天道者。  又《後漢·李業傳》王莽以業爲酒士。 《註》時官酤酒,故置酒士。  又侍從之士。 《通鑑》唐杜如晦等十八學士,時謂之登瀛州。  又士卒。 《左傳·丘甲註》革車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家語》孔子之宋,匡人以。甲士圍之。  又男子通稱。 《詩·周頌》有依其士。  又女之有士行者曰女士。 《詩·大雅》釐我女士。  又《管子·牧民篇》有士經。 《註》士,事也。經,常也。  又《梵書》釋子勤佛行者曰德士,無上士。  又俗塐神像曰木居士。 《韓愈詩》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  又《山海經》大荒西有國,名淑士。  又士鄕。 《後漢·鄭𤣥傳》昔齊置士鄕。 《註》管仲相桓公,制國爲二十一鄕,工商之鄕六,士鄕十五。  又縣名,勇士縣,屬天水郡,見《後漢·西羌傳》。  又姓。陶唐之苗裔士蔿之後,爲士氏,見《統譜》。  又複姓,漢士孫瑞,扶風人。  又與事通。 《書·洛誥》見士于周。 《註》悉來赴役也。 《詩·豳風》勿士銜枚。 《註》自今可勿爲行𨻰銜枚之事。  又叶主矩切,音雨。 《詩·大雅》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叶下父。父,音甫。 《說文》士,事也。數始于一,終于十,从一从十。 《集韻》本作𣎶。  又與仕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