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噎掘井


   临:临到;噎:食物堵住喉咙。临到食物堵住喉咙才去掘井。比喻无济于事。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ín yē jué jǐng
成语注音 ㄌ一ㄣˊ 一ㄝ ㄐㄩㄝˊ ㄐ一ㄥˇ
成语简拼 lyjj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臨噎掘井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临:临到;噎:食物堵住喉咙。临到食物堵住喉咙才去掘井。比喻无济于事。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溺者不问坠,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坠,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


成语典故

连动 到食物咽不下需要用水时,才来挖井取水。比喻事到临头才想办法,为时太晚。语本《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溺而后问坠,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贬义。用于处事方面。→临渴掘井 临难铸兵临阵磨枪 临渊结网 临时抱佛脚 江心补漏 ?未雨绸缪 未焚徙薪 曲突徙薪防患未然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食物塞住了嗓子:因~废食。~着了。 因为迎风而呼吸因难:这风真~人。 说话顶撞人,使人无话可答:他说话能把人~死。

刨,挖:~土。~井。~进。发~。挖~。 古同“崛”,崛起。 古同“倔”,倔强。

人工挖成的能取出水的深洞。水~。临渴掘~。 形状像井的:天~。油~。 整齐,有秩序:~然。~~有条。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噎』

《唐韻》烏結切《集韻》《韻會》一結切,𠀤音咽。 《說文》飯窒也。 《廣韻》食塞。 《詩·王風》中心如噎。 《傳》噎,憂不能息。 《疏》噎者,咽喉蔽塞之名。 《後漢·禮儀志》鳩者,不噎之鳥也。 《廣韻》或作咽。 《集韻》或作䭇饐。  又《集韻》益悉切,音一。義同。或作䬥。  又壹計切,音翳。咽痛。 《揚子·方言》𤺊嗌,噎也。 《註》皆謂咽痛也,音翳。  又《類篇》乙界切,音噫。與嗄同,詳嗄字註。

『掘』

《唐韻》衢勿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勿切,𠀤音倔。 《說文》搰也。 《孟子》有爲者辟若掘井。  又與堀通。突也。 《詩·曹風》蜉蝣掘閱。 《疏》此蟲土裏化生,其掘地而出,形容鮮閱也。  又特起貌。 《揚雄·甘泉賦》洪臺掘其獨出兮。 《註》亦作崛 又盡也。 《揚子·太玄經》掘變極物窮情。 《註》盡變動之事,以窮萬物之情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其月切,音橜。穿也。 《易·繫辭》掘地爲臼。  又或作闕。 《左傳·隱元年》闕地及泉。  又《集韻》胡骨切,音鶻。義同。  又苦骨切,音窟。揚也。  又與窟通。 《戰國策》蘇秦,特窮巷掘門桑戸棬樞之士耳。 《註》掘即窟。古字通。  又《韻會》《正韻》𠀤五忽切。與兀通。 《莊子·田子方》掘若槁木,似遺物離人而立於獨也。  又《韻補》叶敕律切,音黜。 《韓愈詩》遺我一言重,跽受惕齊栗。辭慳義卓闊,呀豁疾掊掘。  又《史記·貨殖傳》田農掘業。 《註》徐廣曰:古拙字亦作掘。或作撅。  又作𢪏。

『井』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子郢切,精上聲。穴地出水曰井。 《釋名》井,淸也。 《廣雅》深也。易有井卦。 《世本》伯益作井。 《汲冡周書》黃帝作井。 《孟子》掘井九仞,而不及泉。  又《廣韻》田九百畝曰井,象九區之形。 《孟子》方里而井,井九百畝。  又市井。 《玉篇》穿地取水,伯益造之,因井爲市也。 《師古曰》市,交易之處,井,共汲之所,因井成市,故名。  又南方宿名。 《史記·天官書》南宮朱鳥東井爲水事。 《註》東井八星,主水衡也。  又井井,經畫端整貌。 《荀子·儒效篇》井井兮其有條理也。  又往來連屬貌。 《易·井卦》往來井井。  又姓。漢有井丹。  又藻井。 《風俗通》堂殿上作藻井,以象東井,藻以厭火。  又綺井。 《左思·魏都賦》綺井列疏以懸蒂。 《註》屋板爲井形,飾以丹靑,如綺也。  又古文井與𠛬通用。 《左傳》有井伯,卽郉伯。 《說文》本作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