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靠近,挨着。指刻苦练习书法。
《晋书 卫恒传》:“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晋书.卫瓘传》附卫恒“四体书势”:“汉兴而有草书……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汉张芝临池练书法,时日既久,洗笔把一池水都染黑了,可见功力之深。后因称学习书法为“临池。” 宋.苏轼《石苍舒醉墨堂》诗:“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素绢充衾裯。” 连动 到池塘边学写字。语出《晋书·卫恒传》:“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池水尽墨。”后因以“临池学书”形容刻苦练习书法。《晋书·王羲之传》:“曾与人书云:‘张芝~,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褒义。用于书法方面。 【典源】 《后汉书· 张奂列传》注引王愔《文志》 曰:“ (张) 芝少持高操,以名臣子勤学……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水为之黑。” 《晋书·卫恒传》 中《四体书势》亦载此事。宋·曾巩《墨池记》:“ (王) 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今译】 后汉张芝 (字伯英) 为著名书法家,他年轻时勤学苦练,尤擅草书,家中买来的绢帛,必先用于练字而后再染,他在池边研墨习字,池水都被弄黑。晋代王羲之 (人称王右军) 亦为著名书法家,也曾临池学书,抚州临川城东有一水池,相传即为羲之临池学书之处。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书法精绝;或用以指练习书法。 【典形】 池尽墨、池水含墨、临池,墨成池、墨池、试墨临池、写遍未裁衣、一池墨、洗墨无池、临池尽墨。 【示例】 〔池尽墨〕 唐·张祜《酌房子客郊居》:“近日稍闻池尽墨,他时谁见壁藏书。” 〔池水含墨〕 北周·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五:“池水朝含墨,流萤夜聚书。” 〔临池〕 唐·韩愈《李员外寄纸笔》:“题是临池后,分从起草余。” 〔墨成池〕 宋·陆游《书悲》:“赖有墨成池,淋漓豁胸臆。” 〔墨池〕唐·骆宾王《冬日过故人任处士书斋》:“雪明书帐冷,水净墨池寒。” 〔试墨临池〕 元·张可久《人月圆·会稽怀古》:“试墨临池,荷花十里。清风鉴水,明月天衣。” 〔写遍未裁衣〕 宋·苏辙《次韵刘贡父题文潞公草书》:“应笑学书心力尽,临池写遍未裁衣。” 〔一池墨〕 宋·陆游《东斋杂书》之五:“霏霏半篆香,湛湛一池墨。”
水塘,多指人工挖的:~子。水~。~鱼之殃(喻因牵连而受到的灾祸。亦称“池鱼之祸”)。 湖:~盐(从咸水湖采取的盐,成分和海盐相同)。 像水池的:浴~。花~。乐(yuè)~。舞~。 护城河:城~。金城汤~。 旧时指剧场中正厅前部:~座。 姓。
《廣韻》直離切《集韻》《正韻》陳知切《韻會》除知切,𠀤音馳。 《說文》治也。孔安國曰:停水曰池。 《周禮·秋官》雍氏掌溝瀆澮池之禁。 《註》謂陂障之水道也。 《禮·月令》毋漉陂池。 《註》畜水曰陂,穿地通水曰池。 又城塹曰溝池。 《禮·禮運》城郭溝池以爲固。 《班固·西都賦》呀周池而成淵。 《註》城有水曰池。 又朝夕池,海也。 《枚乗諫吳王書》游曲臺臨上路,不如朝夕之池。 《註》蘇林曰:以海水朝夕爲池。 又咸池,天神也。 《東方朔·七諫》屬天命而委之咸池。 又咸池,黃帝樂名。 又堯樂名,大咸亦曰咸池。 《周禮·春官》大司樂舞咸池以祭地示。 《註》咸池,大咸也。 《禮·樂記》咸池備矣。 《註》咸,皆也。池之爲言施也。言德之無不施也。 又咸池,星名。主五穀。見《史記·天官書》。 又亢池,星名。在亢北。主度送迎之事。見《甘氏星經》。 又《爾雅·釋樂註》琴上曰池,言其平。下曰濵,言其服。 又棺飾。 《禮·檀弓》池視重霤。 《疏》池者,柳車之池也。織竹爲之,形如籠,衣以靑布,以承鼈甲,名之爲池,象重霤方面之數。 又《小爾雅》埋柩謂之殔,殔坎謂之池。 又銅池,承霤也。以銅爲之。 《前漢·宣帝紀》金芝九莖,產於函德殿銅池中。 又道家名腎中偃月爐爲玉池。 《黃庭經》玉池淸水灌靈根,審能行之可長存。 又心之別名爲中池。 《黃庭經》中池有士衣赤衣,田下三寸神所居。 又裝潢家以卷縫罅處爲玉池。 《楊愼·墐戸錄》古裝裱卷軸,引首後以綾黏者曰贉,唐人謂之玉池。 又差池,飛貌。 《詩·邶風》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又黃池,地名。 《春秋·哀十三年》公會晉侯及吳子于黃池。 又天池,山名。在南陽。 又州名。 《廣輿記》池州府,漢屬丹陽,三國吳爲石城侯邑,隋曰秋浦,曰池陽,唐宋曰池州。 又姓。漢中牟令池瑗。見《風俗通》。 又《唐韻》徒何切《集韻》《韻會》唐何切《正韻》湯何切,𠀤音駝。與沱通。 《說文》江別流也。 又虖池,水名。在幷州界。 《周禮·夏官·職方氏》幷州,其川虖池。 《註》虖池,出鹵城。池,徒多切。◎按禮器作惡池,山海經作滹沱,戰國策作呼沲,詛楚文作惡駝,音義𠀤同。 又陂池,或作坡陁。 《刋謬正俗》陂池讀如坡陁,猶言靡迤耳。 又《楚辭·九歌》與汝沐兮咸池,晞子髮兮陽之阿。 《揚雄·羽獵賦》相與集於靖冥之館,以臨珍池。灌以岐梁,溢以江河。 《註》池𠀤讀沱。 又《正韻》直列切,音徹。 《禮·檀弓》主人旣祖塡池。 《註》塡池當讀爲奠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