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渊羡鱼


   临:面对;渊:深水;潭;羡:希望得到。面对着深水潭;希望得到鱼。比喻只有愿望和空想;而无实际行动;仍不能如愿以偿。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ín yuān xiàn yú
成语注音 ㄌ一ㄣˊ ㄩㄢ ㄒ一ㄢˋ ㄩˊ
成语正音 “临”,不能读作“jiān”。
成语简拼 lyxy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臨淵羡魚
成语英文 long for fish by the waterside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临:面对;渊:深水;潭;羡:希望得到。面对着深水潭;希望得到鱼。比喻只有愿望和空想;而无实际行动;仍不能如愿以偿。



成语示例


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董仲书传》)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成语典故

临渊:面对深潭。羡鱼:羡慕鱼的美味。面对深渊希望能捕到鱼,比喻虽有欲望,但无实际行动,仍不能如愿以偿。语出自董仲舒给汉武帝的贤良对策。董仲舒(前179-前104)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西汉哲学家。专治《春秋公羊传》。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他对策说:“汉朝得天下以来,常希望把国家治理好,但至今仍没有如愿,毛病就在应当改变措施时却没有及时地去落实。古人说:‘站在水边想捕鱼,还不如回去织鱼网’。现在汉朝建立已70多年了,总是盼望着天下大治,还不如回去研究如何改变治国的措施;改变措施,天下就能大治;天下大治,灾害就会一天天离开,幸福就会一天天到来。”后以“临渊羡鱼”为典,形容徒具愿望,而不见行动,多用于比喻求仕。此典又作“临川羡鱼”。 【出典】: 《汉书》卷56《董仲舒传》2505页:“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今临政而愿治七十岁矣,不如退而更化;更化则可善治,善治则灾害日去,福禄日来。” 【例句】: 汉·张衡《归田赋》:“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羡鱼,俟河清乎未期。” 唐·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方结羡鱼之网,将谣叩角之词。” 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唐·李颀《送人归沔南》:“可即明时老,临川莫羡鱼。” 唐·高适《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一生徒羡鱼,四十犹聚萤。” 唐·顾况《送从兄使新罗》:“临川思结网,见弹欲求鵰。” 唐·刘商《归山留别子侄二首》之2:“不逐浮云不羡鱼,杏花茅屋向阳居。” 唐·杜牧《卜居招书侣》:“忆昨未知道,临川每羡鱼。” 宋·刘筠《受诏修书述怀感事》:“见弹曾求炙,临川亦羡鱼。” 宋·黄庭坚《池口风雨留三日》:“翁从傍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见“临河羡鱼”。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3章:“可惜你我手无寸铁,还是‘~’么。” 【典源】《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汉书·董仲舒传》:“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今译】 只在水边希望得鱼是无济于事的,不如回去编织渔网,然后去捕捞。 【释义】 后以此典指空有愿望而无行动。 【典形】 结网空知羡、临川羡鱼、临渊不羡鱼、思结网、羡鱼、羡鱼心 羡鱼之网、临水羡游鱼、羡鱼情。 【示例】 〔结网空知羡〕 唐·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结网空知羡,图荣岂自诬。” 〔临川羡鱼〕 宋·刘筠《受诏修书述怀感事》:“见弹曾求炙,临川亦羡鱼。” 〔临渊不羡鱼〕 宋·黄庭坚《池口风雨留三日》:“翁从傍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思结网〕 唐·顾况《送从兄使新罗》:“临川思结网, 见弹欲求。” 〔羡鱼〕 唐·高适《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一生徒羡鱼,四十犹聚萤。” 〔羡鱼之网〕 唐·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方结羡鱼之网,将谣叩角之词。”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深水,潭:~水。~谷。~林。~薮(“渊”,鱼所聚处;“薮”,水边草地,兽所聚处;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深~。临~羡鱼(喻只作空想,不作实际工作)。 深:~博。~源。~浩。~玄。~邈。~儒。~识(精深的见识)。 姓。

因喜爱而希望得到:贪~。~慕。~妒。艳~。临渊~鱼。 有余,余剩:余~。“以~补不足”。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羡』

《佩觿》以脂切。江夏地。與羨異。 《前漢·地理志》江夏郡沙羨。 《註》晉灼曰:音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