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善荐贤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ǔ shàn jiàn xián
成语注音 ㄐㄨˇ ㄕㄢˋ ㄐ一ㄢˋ ㄒ一ㄢˊ
成语简拼 jsjx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舉善荐賢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近义词



成语示例


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成语典故

举:推举。善:善良的人。荐:推荐。贤:贤能的人。举荐优良贤德的人。《三国演义》一二○回:“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奏稿,不令人知耶?” 见“荐贤举能”。《三国演义》120回:“~,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向上抬,向上托:~头。~手。~重。~棋不定。 动作行为:~止。轻而易~。 发起,兴办:~义。~办。创~。 提出:~要。~例。 推选,推荐:推~。荐~。 全:~国。~世。~家。 古代指科举取士:科~。~人。一~成名。 攻克:“一战而~鄢、郢”。

心地仁爱,品质淳厚:~良。~心。~举。~事。~人。~男信女。慈~。 好的行为、品质:行~。惩恶扬~。 高明的,良好的:~策。~本。 友好,和好:友~。亲~。和~。 熟悉:面~。 办好,弄好:~后。 擅长,长(cháng )于:~辞令。多谋~断。 赞许:“群臣百姓之所~,则君~之”。 好好地:~待。~罢甘休。 容易,易于:~变。~忘。多愁~感。 姓。

有道德的,有才能的:~明。~德。~能。~良。~惠。~淑。~哲。~人。圣~。礼~下士。 敬辞,多指行辈较低的:~弟。~侄。~契(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善』

《廣韻》常演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𠀤音蟺。 《說文》吉也。 《玉篇》大也。 《廣韻》良也,佳也。 《書·湯誥》天道福善禍淫。  又《詩·鄘風》女子善懷。 《箋》善,猶多也。 《禮·文王世子》嘗饌善,則世子亦能食。 《註》善謂多于前。  又《禮·曲禮·入國不馳註》馳善躙人也。 《疏》善猶好也,車馳則好行刺人也。  又《禮·王制註》善士謂命士也。  又《禮·學記》相觀而善之謂摩。 《疏》善猶解也。  又《禮·少儀》問道藝,曰:子習于某乎,子善于某乎。 《疏》道難,故稱習。藝易,故稱善。  又《前漢·西域傳》鄯善國,本名樓蘭王。  又與單通。 《前漢·匈奴傳》單于曰善于。  又《廣韻》姓也。 《呂氏春秋》善卷,堯師。  又《韻會》《正韻》𠀤時戰切,音繕。 《毛氏曰》凡善惡之善則上聲,彼善而善之則去聲。 《孟子》王如善之是也。○按《玉篇》《廣韻》《集韻》《類篇》善字俱無去聲。  又《正字通》與人交讙曰友善。 《史記·刺客傳》田光曰:所善荊卿可使也。  又與膳通。 《莊子·至樂篇》具太牢以爲善。 《集韻》或作嬗。

『荐』

《廣韻》《正韻》在甸切《集韻》《韻會》才甸切,𠀤音洊。 《爾雅·釋言》荐、原,再也。  又《國語註》荐,聚也。  又《小爾雅》重也。 《廣韻》仍也。 《左傳·僖十三年》晉荐饑。 《爾雅·釋天》仍饑爲荐。  又《左傳·襄四年》戎狄荐居。 《註》荐,草也,言狄人逐水草而居,徙無常處。  又與薦通。 《詩·大雅》饑饉薦臻。 《說文》荐,薦席也。 《六書正譌》俗作洊,非。 《唐韻》《集韻》𠀤作甸切,音𧲛。 《爾雅·釋草》薦,黍蓬。 《疏》蒿也。 《唐書·契苾何力傳》逐薦草美水以爲生。 《說文》獸之所食草也。 《莊子·齊物論》麋鹿食薦。 《郭註》六畜所食曰薦。  又《韻會》進也。 《易·豫卦》殷薦之上帝。 《周禮·籩人》薦羞之實。 《註》未食未飮曰薦,旣食旣飮曰羞。 《穀梁傳註》無牲而祭曰薦。  又《集韻》才甸切。通荐。 《前漢·終軍傳》隨畜薦居。 《師古註》薦讀曰荐。  又與縉通。 《史記·五帝本紀》薦紳先生難言之。  又《揚子·方言》江淮家居𥴖中謂之薦。 《註》薦音荐。  又《字彙補》卽略切,音爵。 《詩·大雅》𥂘醢以薦。與臄、咢爲韻。 《集韻》或作𥤆、𧲛。𥴖字原从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