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根羽毛,拾一件东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
举一根羽毛,拾一件东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
《汉书·梅福传》:“举秦如鸿毛,拾楚若拾遗。”
《汉书?梅福传》:“举秦如鸿毛,拾楚若拾遗。”
向上抬,向上托:~头。~手。~重。~棋不定。 动作行为:~止。轻而易~。 发起,兴办:~义。~办。创~。 提出:~要。~例。 推选,推荐:推~。荐~。 全:~国。~世。~家。 古代指科举取士:科~。~人。一~成名。 攻克:“一战而~鄢、郢”。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 到,往:~厕。 假若,假设:~果。~若。假~。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与,和:“公~大夫入”。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 表示举例:例~。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姓。
大雁:~雁。~毛。雪泥~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大:~博。~图。~沟。~儒。~福。~运。~烈。 指书信:来~。 姓。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笔。羽~。~织品。~骨悚然。轻于鸿~。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之地。 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了。 粗糙,没有加工的:~布。~估(粗略地估计)。~坯。 不是纯净的:~利。~重。 行动急躁:~躁。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了。 小:~病。~孩子。~~雨。 货币贬值:钱~了。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钱。 姓。
拿:索~。~书。~款。窃~。 选择:选~。~材。~景。~道。~样。 采用:采~。听~。吸~。可~。~精用弘。 得到,招致:获~。~经。~偿。~悦。 消去:~消。~缔。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 到,往:~厕。 假若,假设:~果。~若。假~。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与,和:“公~大夫入”。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 表示举例:例~。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姓。
捡,从地上拿起:~草。~粪。~零(捡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常用于文章标题)。~取。俯~皆是。~人牙慧。 收,敛,整理:收~。~掇。 “十”的大写。 旧称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制护袖。
古同“涉”,历,经由:~级而上。
丢失:~失。~落。 漏掉:~忘。~漏。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路不拾~。 余,留:~留。~俗。~闻。~址。~风。~憾。~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死人留下的:~骨。~言。~嘱。 不自觉地排泄:~尿。~精。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传。 抛弃:~弃。
《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𠀤音鴽。 《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 《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 《易·離卦》突如其來如。 《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又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 《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又月名。 《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又語助辭。 《論語》恂恂如也。 《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又凉如。縣名。 《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又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 《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又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又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又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𠀤見《禪燈錄》。 又𤣎如,獸名。瞿如,鳥名。𠀤見《山海經》。 又通作而。 《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 《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又《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𠀤音茹。 《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 《註》舉去聲。 又《集韻》《類篇》𠀤乃箇切,音那。亦若也。
『毛』《唐韻》莫袍切《集韻》《韻會》謨袍切,𠀤音旄。 《說文》眉髮之屬,及獸毛也。 《釋名》毛,貌也,冒也,在表所以別形貌,自覆冒也。 《詩·小雅》不屬于毛。 《註》毛者,體骨之餘氣末屬也。 《周禮·秋官》《司儀》王燕,則諸侯毛。 《鄭註》謂以須髮坐也。 《齊語》班序顚毛,以爲民紀。 《註》顚,頂也。毛,髮也。次列頂髮之白黑,使長幼有等。 又髮班白曰二毛。 《禮·檀弓》古之征伐者,不獲二毛。 又獸爲毛蟲。 《周禮·地官》以土會之灋,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動物宜毛物。 《註》毛物,貂、狐、貒、貉之屬,縟毛者也。 《禮·月令》孟秋之月,其蟲毛。 又《樂記》羽者嫗伏,毛者孕鬻。 《正義曰》羽,鳥也。毛,獸也。 又犧牲純色曰毛。 《史記·三王世家》魯有白牡、騂剛之牲,羣公不毛。 《註》何休曰:不毛,不純毛也。 又草也。 《左傳·隱三年》㵎溪沼沚之毛。 又《昭七年》食土之毛,誰非君臣。 又桑麻五穀之屬皆曰毛。 《周禮·地官·載師》凡宅不毛者,有里布。 《註》鄭司農云:謂不種桑麻也。 《公羊傳·宣十二年》錫之不毛之地。 《註》不毛者,磽确不生五穀。 又《崔豹·古今注》地以名山爲輔,石爲之骨,川爲之脈,草木爲之毛。 又去毛曰毛。 《詩·魯頌》毛炰胾羹。 《註》毛炰,爛去其毛而炰之。 又柔毛,羊也。 《禮·曲禮》羊曰柔毛。 又莎草曰地毛。見《廣雅》。 又扻毛,鹽草也。見《雷斆·炮炙序》。 又《高麗方言》謂苧曰毛,苧布曰毛施背,見《雞林類事》。 又閩南人謂毛曰膜。見《井觀瑣言》。 又梵言欽跋羅,此云毛。顩缽羅,《西域記》云織細羊毛。褐賴縭,《西域記》云織野獸毛。 又國名。 又姓。 《左傳·僖二十四年》魯衞毛耼,文之昭也。 《廣韻》周武王弟毛公,後以爲氏。本居鉅鹿,避讎滎陽。漢毛亨治《詩》,作訓詁傳以授從子萇,時稱亨爲大毛公,萇爲小毛公。 又竹名。 《顧愷之·竹譜》南嶺有毛竹。 《劉美之·續竹譜》毛竹,生武夷山。 《李商隱詩》武夷洞裏毛生竹。 又與髦通。 《儀禮·士喪禮》馬不齊髦。 《註》今文髦爲毛。 亦作㲝。 《周禮·天官·司裘註》中秋鳥獸㲝毨。 亦作旄。 《史記·夏本紀》羽旄齒革。 又《集韻》莫報切,音帽。擇也。鄭康成說或从手作㧌。通作芼。 又蒙晡切,音模。 《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 《後漢·馮衍傳》饑者毛食。 《註》太子賢曰:案《衍集》作無,今俗語猶然者,豈古語亦通乎。當讀如模。 《集韻》又作𦒷。
『取』《唐韻》七庾切《集韻》《韻會》《正韻》此主切,𠀤娶上聲。 《說文》捕取也。从又耳。 《玉篇》資也,收也。 《廣韻》受也。 《增韻》索也。 《禮·儒行》力行以待取。 《史記·魯仲連傳》爲人排難解紛,而無取也。 《管子·白心篇》道者,小取焉則小得福,大取焉則大得福。 又《韻會》凡克敵不用師徒曰取。 又《前漢·王莽傳》考論五經,定取禮。 《註》師古曰:取,讀曰娶。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逡須切,音趨。 《集韻》取慮,縣名,在臨淮。 又《集韻》雌由切,音秋。 《前漢·地理志》𨻰留浚儀。 《註》師古曰:取慮,縣名。音秋盧。取又音趨。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此苟切,音趣。 《杜甫·遭田父泥飮詩》今年大作社,拾遺能住否。呌婦開大瓶,盆中爲吾取。感此氣揚揚,須知風化首。 又《正韻》索也。 《詩·小雅》如酌孔取。 《箋》謂度所勝多少。 又《六書本義》𦥔通用伸,伸通取。訓索,取轉聲,與娶趣字同。 又《古文奇字》朱謀㙔曰:古文取,疑當从与聲。人與而我取也。
『如』《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𠀤音鴽。 《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 《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 《易·離卦》突如其來如。 《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又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 《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又月名。 《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又語助辭。 《論語》恂恂如也。 《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又凉如。縣名。 《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又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 《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又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又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又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𠀤見《禪燈錄》。 又𤣎如,獸名。瞿如,鳥名。𠀤見《山海經》。 又通作而。 《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 《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又《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𠀤音茹。 《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 《註》舉去聲。 又《集韻》《類篇》𠀤乃箇切,音那。亦若也。
『拾』《唐韻》《韻會》是執切《集韻》寔入切《正韻》寔執切,𠀤音十。 《說文》掇也。 《廣韻》收也,斂也。 《左傳·昭三年》無備而官辦者,猶拾瀋也。 《註》猶拾汁,終不可得。 《前漢·夏侯勝傳》經術苟明,其取靑紫如俛拾地芥。 又《汲黯傳》補過拾遺,臣之願也。 又拾遺,官名。 《唐書·百官志》補闕拾遺,掌供奉諷諫。 又不知而問曰拾沒。俗譌爲什麽。一曰射韝也。著於左臂以遂弦。 《詩·小雅》決拾旣佽。 《傳》決,鉤弦也。拾,遂也。 《儀禮·鄕射禮》袒決遂。 《註》遂,射韝也。以韋爲之,其非射時則謂之拾。拾,斂也,所以蔽膚斂衣也。 又今官文書借爲數目之十字。 又《集韻》《正韻》𠀤極葉切,音笈。更也。 《禮·投壷》左右告矢,具請拾投。 《疏》賔主更遞而投也。 《儀禮·鄕射禮》取弓矢拾。 《疏》遞取弓矢也。 又《集韻》《韻會》𠀤極業切,音跲。義同。 又實攝切,音涉。躡足升也。 《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 《註》拾當爲涉聲之誤也。級,等也。 《正韻》涉拾𠀤失涉切,音攝,義同。疑韻切有脫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