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胆忠肝


   指为人正直忠贞。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ì dǎn zhōng gān
成语注音 一ˋ ㄉㄢˇ ㄓㄨㄥ ㄍㄢ
成语简拼 ydzg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義膽忠肝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为人正直忠贞。


成语示例


安得义胆忠肝兮,同享宇宙太平!太平天国 洪秀全《因冯云山有难感慨作歌》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水浒传》第七二回:“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


成语典故

谓为人正直忠贞。《水浒传》第七二回:“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太平天国 洪秀全《因冯云山有难感慨作歌》:“安得义胆忠肝兮,同享宇宙于太平!” 并列 为人讲义气,忠诚正直。太平天国·洪秀全《因冯云山有难感慨作歌》:“安得~兮,同享宇宙于太平。”△褒义。用于忠贞义烈之人。→赤胆忠心 忠肝义胆 忠心贯日 ?狼心狗肺 狗心狗行 狗肺狼心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 情谊:~气。恩~。~重如山。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 指认为亲属的:~父。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 姓。

人或某些动物体内器官之一,在肝脏右叶的下部:~囊。苦~。~固醇。肝~相照(指对人忠诚,以真心相见)。 不怕凶暴和危险的精神、勇气:~量。~气。壮~。~魄。~大妄为(wéi )。 装在器物内部而中空的东西:球~。暖瓶~。

诚心尽力:~心。~诚。~实。~告。~于。~魂。~义。~贞。效~。赤胆~心。~言逆耳。

人或动物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有合成与贮存养料、分泌胆汁、解毒等功能:~脏。~炎。~胆。~肠。心~。 中医学指五脏之一:~火。~气。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胆』

《集韻》蕩旱切,音但。肉胆也。  又當割切,音怛。臈胆,肥貌。  又《廣韻》徒干切《集韻》唐干切,𠀤音壇。 《廣韻》口脂澤也。 《正字通》俗以胆爲膽,非。 《唐韻》都敢切《韻會》《正韻》覩敢切,𠀤音黵。 《說文》連肝之府也。 《廣韻》肝膽。 《素問》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白虎通》膽者,肝之府也。肝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膽斷。是以肝膽二者,必有勇也。肝膽異趣,何以知相爲府也。肝者,木之精也。人怒無不色靑目張者,是其效也。 《史記·越世家》坐臥卽仰膽,飮食亦嘗膽也。 《前漢·張耳陳餘傳》將軍瞋目張膽。 《註》張膽,言勇之甚。 《後漢·光武紀》今不同心膽,共舉功名。  又《淮南子·精神訓》膽爲雲。  又《拾遺記》昆吾山有獸,食銅鐵。吳國武庫中兵刃俱食盡,得雙兔,有鐵膽,鑄爲雙劒。  又蟲名。 《博雅》膽蛇,靑蠵也。  又草名。 《博雅》陵遊,龍膽也。  又拭治也。 《禮·內則》桃曰膽之。 《註》啖食治擇之名。 《疏》去毛拭治,令色靑滑如膽也。  又姓。 《呂氏春秋》中牟有士曰膽胥,已請見之。

『忠』

《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𠀤音中。 《說文》敬也。 《玉篇》直也。 《增韻》內盡其心,而不欺也。 《周禮·大司徒》一曰六德,知,仁,聖,義,忠,和。 《疏》中心曰忠。中下从心,謂言出于心,皆有忠實也。  又《六書精蘊》竭誠也。 《書·伊訓》爲下克忠。 《傳》事上竭誠也。  又不貳也。 《詩·邶風·北風箋》詩人事君無二志,勤身以事君,忠也。  又《廣韻》無私也。 《左傳·成九年》無私,忠也。 《後漢·任延傳》延曰:私臣不忠,忠臣不私。  又厚也。 《周語》忠非親禮。 《註》厚也。  又《諡法》危身奉上,險不辭難曰忠。  又州名。古巴東郡,唐置忠州。  又淵名。 《山海經》忠極之淵。  又叶陟良切,音張。 《漢溧陽長潘乾𥓓》彬文烈武,扶弱抑强。龕刈骾雄,流惡顯忠。

『肝』

《唐韻》古寒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寒切,𠀤音干。 《說文》木藏也。生於木,魄所藏。 《正字通》左三葉,右四葉,以膽爲府,附脊第九椎爲陽中,少陽通於春氣。素問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釋名》肝,幹也。五行屬木,故其體狀有枝幹也。凡物以大爲幹。 《詩·大雅·或燔或炙傳》炙用肝。 《禮·月令》其祀門,祭先肝。 《淮南子·精神訓》肝爲風。  又《白虎通》肝之爲言扞也。  又肝楡,海外國名。 《山海經》肝楡之尸,在大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