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逝去,悲哀到来。
汉·张衡《思玄赋》:“惟盘逸之无瞋兮,惧乐往而哀来。”
欢乐逝去,悲哀到来。汉 张衡《思玄赋》:“惟盘逸之无斁兮,惧乐往而哀来。”《隋书.音乐志中》:“别采新声,为《无愁曲》……虽行幸道路,或时马上奏之,乐往哀来,竟以亡国。” 并列 欢乐时光已过,悲哀时候到来。语本汉·张衡《思玄赋》:“惟盘逸之无斁兮,惧乐往而哀来。”《隋书·音乐志中》:“别采新声,为《无愁曲》……虽行幸道路,或时马上奏之,~,竟以亡国。”△多用于情感。
欢喜,快活;快~。~境。~融融。~不可支。其~无穷。~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逗~。 对某事甘心情愿:~此不疲。~善好(hào )施。 笑:这事太可~了。
声音,和谐成调的:音~。声~。~池。~音(有一定频率,和谐悦耳的声音)。~歌(❶音乐与歌曲;❷有音乐伴奏的歌曲)。~正(周代乐官之长)。~府(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乐府”)。 姓。
喜好、欣赏。用于文言文:知者~水,仁者~山。
地名用字: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去,到:~返。~复。~还(huán )。~来。交~。向~。勇~直前。 过去:~昔。~日。~事。~古。~常。以~。一如既~。 同“望”。
悲痛:悲~。~求。~叹。~鸣。~思。~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艳(诗文凄测动人而华丽)。 悼念:~悼。默~。 旧时称死去母亲:~子(a.母丧而父存;b.古称居父母丧的人)。
《唐韻》于兩切《集韻》雨兩切《正韻》羽枉切,𠀤王上聲。 《說文》之也。 《玉篇》行也,去也。 《易·履卦》素履往無咎。 《書·舜典》帝曰:兪,汝往哉。 《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又《玉篇》古往也。 《廣韻》往,昔也。 《易·繫辭》夫易彰往而察來。 《前漢·武帝紀》稽諸往古,制宜於今。 又約舉前事曰往往。 《史記·五帝紀》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敎固殊焉。 又凡以物致人曰往。 《曹植·與楊修書》今往僕少小所著辭賦一通,相與刊定也。 《王羲之帖》今往絲布單衣財一端,示致意。 又《集韻》於放切,王去聲。歸嚮也。 《史記·孔子世家贊》雖不能至,然心鄕往之。 又叶尹竦切,音勇。 《東方朔·七諫》叩宮而宮應兮,彈角而角動。虎嘯而谷風生兮,龍至而錦雲往。
『哀』《唐韻》烏開切《集韻》《韻會》《正韻》於開切,𠀤音唉。 《說文》閔也。 《玉篇》哀傷也。 《書·大誥》允蠢鰥寡哀哉。 《詩·豳風》哀我人斯。 又《爾雅·釋訓》哀哀悽悽,懷報德也。 《詩·小雅》哀哀父母。 又憐也,愛也。 《呂氏春秋》人主胡可以不務哀士。 又《莊子·德充符》衞有惡人焉,曰哀駘它。 《註》哀駘,醜貌;它,其名。 又《諡法》恭仁短折曰哀。 又姓。 《風俗通》魯哀以後,因諡爲姓。 《前漢·王莽傳》梓潼人哀章。 《姓譜》宋有哀長吉。 《正字通》明嘉靖進士哀貞,上命攺哀爲衷。 又國名。 《後漢·南蠻傳》哀牢人皆穿鼻儋耳。 又叶於希切,音衣。 《詩·小雅》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又》山有蕨薇,隰有𣏌桋。君子作歌,維以告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