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柬图章


   旧时用于银钱往来或重要文书的印鉴,称“书柬图章”。 茅盾 《林家铺子》四:“ 林先生 连忙回答,慌忙在庄票后面盖了本店的书柬图章,派一个伙计到恒源庄去取现,并且叮嘱了要钞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ū jiǎn tú zhāng
成语简拼 sjtz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旧时用于银钱往来或重要文书的印鉴,称“书柬图章”。 茅盾 《林家铺子》四:“ 林先生 连忙回答,慌忙在庄票后面盖了本店的书柬图章,派一个伙计到恒源庄去取现,并且叮嘱了要钞票。”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信件、名片、帖子等的泛称:请~。书~。 简选,拣:~寄(选拔并委托职务)。

歌曲诗文的段落:~节。~句。乐~。~回体。顺理成~。断~取义。 条目,规程:~程。~法。简~。党~。约法三~。 修理:杂乱无~。 花纹,文采:黑质而白~。 戳记:图~。盖~。 佩带的身上的标志:袖~。领~。徽~。像~。 奏本:奏~。本~。 同“彰”,彰明。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柬』

《唐韻》古限切《集韻》《韻會》賈限切,𠀤音𥳑。 《說文》分別𥳑之也。从束从八。八,分別也。  又與𥳑同。擇也。 《荀子·脩身篇》安燕而血理不惰柬理也。  又《晉灼·史記·遴柬註》柬,古𥳑字。少也。  又《類篇》亦與揀通。  又《韻會》一曰縣名。在新寧。○按《說文》收束部,今誤入。 《廣韻》《正韻》古限切《集韻》《韻會》賈限切,𠀤音柬。牒也。 《爾雅·釋器》𥳑謂之畢。 《疏》𥳑,竹𥳑也。古未有紙,載文于𥳑,謂之𥳑札,一名畢。 《禮·王制》太史典禮,執𥳑記,奉諱惡。 《註》𥳑記,策書也。 《釋名》𥳑,閒也。編之篇篇有閒也。 《杜預·春秋序》大事書之于策,小事𥳑牘而已。 《詩·小雅》畏此𥳑書。 《傳》𥳑書,戒命也。  又𥳑閱也。 《周禮·春官》大田之禮,𥳑衆也。 《疏》𥳑,閱也。謂閱其車徒之數也。  又《夏官》大司馬𥳑𥡴鄕民。 《註》謂比數之。  又要也,略也。 《易·繫辭》乾以易知,坤以𥳑能。 《疏》𥳑,謂𥳑省。 《書·大禹謨》臨下以𥳑。 《史記·樂書》大樂必易,大禮必𥳑。  又求也,選也。分別也。 《書·多士》夏迪𥳑在王庭。 《禮·王制》𥳑不肖以絀惡。 《郊特牲》𥳑其車賦,而歷其卒伍。  又大也。 《詩·邶風》𥳑兮𥳑兮。 《傳》𥳑,大也。 《周頌》降福𥳑𥳑。 《傳》𥳑𥳑,大也。 《論語》吾黨之小子狂𥳑。 《註》𥳑,大也。  又《左傳·昭元年》子羽謂子皮曰:宋左師𥳑而禮。 《註》無所臧否,故曰𥳑。共事大國,故曰禮。  又慢忽之謂𥳑。 《孟子》是𥳑驩也。 《疏》𥳑略不禮也。  又諫也。 《左傳·成八年》晉侯使韓穿來言汶陽之田,季文子私焉曰:詩曰:猶之未遠,是用大𥳑。 《註》𥳑,諫也。  又誠也。 《禮·王制》有旨無𥳑不聽。 《註》𥳑,誠也。有其意無其誠,不論以爲罪。  又《諡法》一德不懈曰𥳑,平易不訾曰𥳑。  又鼓聲。 《詩·商頌》奏鼓𥳑𥳑。 《箋》其聲和大。  又《韻會》手版也。古制長二尺四寸,短者半之。蔡邕曰:漢制長二尺,短者半,蓋單執一札,謂之𥳑。  又姓。周大夫𥳑師父,魯大夫𥳑叔。

『章』

《廣韻》《集韻》《韻會》諸良切《正韻》止良切,𠀤音彰。 《說文》樂竟爲一章。从音从十。十,數之終也。  又采也。 《書·臯陶謨》五服五章哉。 《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靑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  又明也。 《易·垢卦》品物咸章。 《書·洪範》俊民用章。  又文章也。 《詩·小雅》維其有章矣。 《箋》禮文也。  又篇章。 《詩疏》詩有章句,總義包體,所以明情也。  又成事成文曰章。 《孟子》不成章不達。 《周語》將以講事成章。  又《周語》余敢以私勞,變前之大章。 《註》表也,表明天子與諸侯異物也。  又條也,程也。 《史記·高祖紀》約法三章。 《太史公自序》張蒼爲章程。 《註》章。歷數之章術也。  又大林木曰章。 《史記·貨殖傳》千章金材。  又《爾雅·釋山疏》山形上平者名章。  又地名。 《山海經》鮮山又東曰章山。  又赤水之北有章尾山。 《史記·楚世家》吳大敗楚于豫章。 《前漢·地理志》勃海郡屬縣章武,章鄕,會稽郡屬縣句章,西河郡千章縣,廣平國斥章,東平國章縣。 《後漢·光武紀》建武六年,改春陵鄕爲章陵縣。  又官名。 《周禮·春官》保章氏。 《前漢·王子侯表》千章侯。 《百官志》東閣主章令丞。 《師古註》主章,掌大材也。 《前漢·宣帝紀》元康元年置建章衞尉。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庚曰上章。  又樂名。 《禮·記註》大章,堯樂名。  又印章。 《漢官儀》吏秩比二千石以上,銀印龜鈕其文曰章,刻曰某官之章。  又章奏。 《獨斷》凡羣臣書通於天子者四,曰章,曰奏,曰表,曰駁議。  又《左傳·僖五年》日南至。 《疏》步曆之始,以朔旦冬至爲首,曆之上元,其年是十一月朔旦冬,至十九年閏月盡,復得十一月。朔旦冬至,故以十九年爲一章,積章成部,積部成紀。治曆者以此章部爲法,以知氣朔。  又章甫,殷冠名。 《禮·郊特牲》章甫,殷道也。  又總章,舜明堂名。  又建章,漢宫名。在長安。城西周迴二十餘里。  又姓,秦將章邯。  又諡法。 《逸書》温克令儀曰章。  又國名。 《左傳註》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此十國皆任姓。  又俗或謂舅曰章。  又《六書音義》周章,怔營貌。  又懼貌。亦作慞。  又《字彙補》與樟同。 《司馬相如·子虚賦》楩楠豫章。  又與獐同。 《周禮·冬官考工記》山以章。 《註》讀爲獐。 《韻會小補》又叶之風切,音中。 《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同寅協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又之亮切。同障。 《禮·雜記》四面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