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


   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èr bǎi wǔ
成语注音 ㄦˋ ㄅㄞˇ ㄨˇ
成语简拼 ebw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英文 a stupid person
成语俄文 недотёпа
成语日文 うすばか,うすのろ,あほう
成语结构  复杂式
成语字数  3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近义词



成语示例


王朔《空中小姐》:“你还别跟我耍二百五。”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3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成语典故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3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一个人傻里傻气、不识时务,谓之 “二百五”。很多地方口语中 多见此说,有些文学作品中亦见。 为什么称这样的人为 “二百五”呢? 这有很多传说或故事,但都不见载籍,无从考察。1993 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大中华文化知识宝库》( 武冈子主编,本人为参编者之一) 里面,就有关于 “二百五”一语来源的几种说法,如言来源于赌具牌九里的 “长二”与 “黑五”,来源于战国时齐王为苏秦报仇的故事,等等。因迄无定论,只能算是可备一说而已。 五百的一半就是二百五。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五百年是一个大轮回。为什么俗谓 “五百年前是一家”呢? 道理就在于此。亚圣孟子就曾说过: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孟子·公孙丑下》) 认为五百年有个大轮回。武汉市归元寺里罗汉堂里的罗汉就是五百尊,当代歌手韩磊所唱一首歌曲里有句歌词便是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这些难道都是一种偶合吗? 人世间五百年一大轮回,五百是个有点神秘的整数。而二百五,自然不到五百,只是一半,还差。有些傻气、不识时务的人,作为“人”,还不到标准,还差点什么,所以这种人被称为 “二百五”。 在口语中, “二百五”因其 “差”,所以又被称为 “半吊子”。古时一千钱为一吊,二百五只是四分之一吊,是半吊子的半吊子。 “二百五”因其 “差”,所以又被称为 “坯子”。坯子因差烧制而尚未成砖 ( 或其他器物) ,所以 “坯子”就像东西没有煮熟,是夹生的。“夹生”的人,人们便称之为 “坯子”,这种 “坯子”也就是“二百五”。 “坯子”、 “夹生”、 “二百五”,这种人又被叫做 “玍 ( ɡǎ) 吧子”。 “生”,某种场合指人,如学生、小生、苍生之 “生”。 “生”字中间的一竖不出头即为 “玍”,表示代表人还差一点,“还差一点”的人就是 “玍吧子”。“玍吧子”与 “二百五”义同。“玍”字 《汉语大字典》有收录。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 双,比:独一无~。 两样,别的:~话。不~价。

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步穿杨。~儿八十。~分比。 喻很多:~草。~货。~姓(人民)。~般。~炼成钢。~无聊赖。~废俱兴(xīng )。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行(指金、木、水、火、土)。~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脏(指心、肝、脾、肺、肾)。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二』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而至切,音樲。地數之始,卽偶之兩畫而變之也。 《易·繫辭》分而爲二,以象兩。 《左傳·定四年》衞侯將會,使祝佗從。佗曰:若又共二徼大罪也。 《註》謂兼二職。 《荀子·議兵篇》權出於一者强,權出於二者弱。 《史記·韓信傳》功無二於天下。 《前漢·嚴助傳》詔曰:子在朕前之時,知略輻輳,以爲天下少雙,海內寡二。  又巽二,風神名。  又古貨布文帝字。見《六書略》。𠄠字上下畫均齊。上畫短者,乃古文上字也。今相仍上短下長作二字,非。貳。𠄞𠄠𠄟二。

『百』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博陌切,音伯。 《說文》十十也。从一白。數十十爲一百。百,白也。十百爲一貫。貫,章也。 《徐曰》章,以詩言之一章也。百亦成數。會意字。 《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又眾多也。 《易·繫辭》百官以治。 《書·堯典》平章百姓。 《後漢·明帝紀》百蠻貢職。  又百里,劒名。百錬,刀名。見《古今注》。  又百鷯。鳥名。見《大戴禮》。  又百足,蟲名。 《博物志》百足,一名馬蚿。  又百合,草名。 《譚子化書》山蚯化爲百合。  又地名。隋百泉縣,唐百文縣。  又國名。 《北史·百濟傳》百濟國,馬韓之屬,在遼東之東。  又姓。百豐,列子弟子。  又複姓。 《風俗通》秦百里奚之後,其先虞人,家于百里,因氏焉。  又《韻會》《正韻》𠀤莫白切,音陌。勵也。 《左傳·僖二十八年》距躍三百,曲踴三百。 《註》言每跳皆勉力爲之。  又唐謂行杖人曰五百。 《後漢·曹節傳註》五百字,本爲伍佰。伍,當也。佰,道也。使之導引,當道陌中,以驅除也。 《續志》五百赤幘絳褠,卽今行鞭杖者,亦作伍佰。  又叶伯各切,音博。 《前漢·季布傳》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諾。 《易林》營城洛邑,周公所作。世建三十,歷年八百。  又叶畢吉切,音必。 《歐陽修·潭園詩》一華聊一醉,盡醉猶須百。而我病不㱃,對花空嘆息。 《集韻》首本字。  又姓。  又《集韻》百,古作𦣻。註詳白部一畫。

『五』

《唐韻》《韻會》疑古切《集韻》《正韻》阮古切,𠀤音午。 《增韻》中數也。 《易·繫辭》天數五,地數五。 《書·武成》列爵惟五。 《詩·鄘風》良馬五之。  又格五。 《後漢·梁冀傳》能挽滿,彈棊,格五,六博,蹴鞠,意錢之戲。 《註》行棊相塞謂之簺,簺有四采,簺白乗五是也。至五卽格不得行。  又《辛氏三秦記》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又十五夜曰三五。 《謝靈運詩》期在三五夕。 《崔曙詩》秒冬正三五,日月遙相望。  又姓。漢五京。  又第五,五鹿,皆複姓。崔曙《早發交崖山還太室作》:仲冬正三五,日月遙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