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全真


   指道士。《西游记》第四四回:“﹝ 孙行者 ﹞摇身一变,变做个游方的云水全真。”参见“ 云水 ”。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ún shuǐ quán zhēn
成语简拼 ysqz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道士。《西游记》第四四回:“﹝ 孙行者 ﹞摇身一变,变做个游方的云水全真。”参见“ 云水 ”。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稻。~滴石穿。~泄不通。 河流:汉~。湘~。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 液汁:~笔。墨~。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外~。肥~。 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了。 姓。

完备,齐备,完整,不缺少:齐~。完~。智勇双~。求~责备。 整个,遍:~部。~国。~民。~神贯注。~心~意。 都:代表~来了。 使不受损伤:保~。 姓。

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诚。~谛。~挚。~心。逼~。认~。~才实学。~知灼见。 确实,的确:~好。~正。~切。 清楚,显明:看得~。咬字很~。 本性,本原:纯~。天~。 人的肖像:传(chuán )~。写~。 汉字的楷书:~字。~书。~草隶篆。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云』

《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𠀤音雲。 《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 《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  又運也。 《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 《註》云:運動貌。  又狎昵往復也。 《詩·小雅》昏姻孔云。 《朱傳》云:旋也。 《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 《註》云:猶旋。旋歸之也。  又語助。 《詩·小雅》伊誰云憎。 《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𨻰倉北坂。  又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 《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  又云云:衆語也。《前漢·汲黯傳》上曰,吾欲云云。 《註》猶言如此如此也。  又云云:山名。 《前漢·郊祀志》封大山禪云云:《註》云云:太山下小山。  又云爲。 《易·繫辭》變化云爲。  又姓。漢云敞。  又與芸同。 《莊子·在宥篇》萬物云云。 《註》盛貌。老子作芸芸。  又紛云:興作貌。 《呂覽·圜道篇》雲氣西行云云然。 《前漢·司馬相如傳》威武紛云。俗作紜。  又《韻補》叶于先切,言也。 《韓愈·剝啄行》我謝再拜,汝無復云。往追不及,來可待焉。 《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𠀤音云。 《說文》山川气也。从雨云,象雲回轉形。 《廣韻》河圖曰:雲者,天地之本。 《元命包》隂陽聚爲雲。 《易·乾卦》雲行雨施。  又《詩·大雅》倬彼雲漢。 《傳》雲漢,天河也。  又《爾雅·釋親》仍孫之子爲雲孫。 《註》言輕遠如浮雲。  又《周禮·春官·大司樂》舞雲門大卷。 《註》周所存六代之樂,黃帝曰雲門大卷。  又《史記·黃帝紀》官名,皆以雲命爲雲師。  又澤名。 《書·禹貢》雲土夢作。  又《左傳·定四年》楚子涉睢濟江,入于雲中。 《爾雅·釋地》楚有雲夢。 《疏》此澤跨江南北,亦得單稱雲,單稱夢。 《司馬相如·子虛賦》雲夢者,方九百里。  又《拾遺記》蓬萊山,亦名雲來。  又郡縣名。 《前漢·地理志》琅邪郡雲縣。  又雲中郡。  又姓。 《正字通》縉雲氏之後。唐雲洪嗣。明雲衢,雲岫。  又叶于員切。 《𨻰琳·馬瑙勒賦》初傷勿用,俟慶雲兮。君子窮達,亦時然兮。 《說文》通作云。 《唐韻》王權切《集韻》《韻會》《正韻》于權切,𠀤音圓。 《說文》物數也。 《徐鉉曰》古以貝爲貨,故數之。  又《玉篇》官數。 《史記•平原君傳》願君卽以遂備員而行矣。 《前漢•尹翁歸傳》責以員程。 《註》師古曰:員,數也。  又《正韻》周也,幅員,亦作幅隕。 《詩•商頌》景員維河。 《傳》員,均也。與幅隕同。  又《廣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𠀤音雲。 《廣韻》益也。 《詩•小雅》無棄爾輔,員于爾輻。 《傳》員,益也。  又地名。 《前漢•匈奴傳》前將軍出塞千二百余里,至烏員。  又通鄖。 《前漢•古今人表》員公辛。 《註》師古曰:員讀曰鄖。亦與云通。 《詩•鄭風》聊樂我員。 《釋文》員,本亦作云。 《商頌》景員維河。 《箋》員古文作云。 《釋文》員,毛音圓,鄭音云:二音皆可讀。  又《集韻》于倫切《韻會》爲贇切,𠀤音筠。 《集韻》人字。 《左傳•襄二十六年》行人子員。  又《廣韻》《集韻》《韻會》王問切《正韻》禹慍切,𠀤音運。 《廣韻》姓也,前涼錄有金城員敞,唐有棣州刺史員半千。 《韻會》伍員,人名,後人慕之,爲姓。○按《左傳•昭二十年》伍員,《釋文》本音云。楊愼曰:陸龜蒙詩,賴得伍員騷思少,誤讀平聲。此說非也。員字平去二音皆可讀。 《玉篇》《廣韻》作貟。

『水』

《唐韻》《正韻》式軌切《集韻》《韻會》數軌切,𠀤稅上聲。 《說文》準也。北方之行,象衆水𠀤流,中有微陽之氣也。 《徐鉉曰》衆屈爲水,至柔,能攻堅,故一其內也。 《釋名》水,準也,準平物也。 《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隂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之爲言濡也。 《書·洪範》五行,一曰水。 《又》水曰潤下。 《正義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體,水最微,爲一。火漸著,爲二。木形實,爲三。金體固,爲四。土質大,爲五。 《易·乾卦》水流濕。 《說卦》坎爲水。 《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通流者也。 《淮南子·天文訓》積隂之寒氣爲水。  又六飮之一。 《周禮·天官》漿人掌共王之六飮,水漿醴涼醫酏。  又《禮·玉藻》五飮:上水、漿、酒、醴、酏。 《註》上水,水爲上,餘次之。  又《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水曰淸滌。  又明水,所以共祭祀。 《周禮·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鑒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共明水。 《註》鑒,鏡屬,取水者。世謂之方諸。  又官名。 《左傳·昭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故爲水師而水名。  又《前漢·律歷志》五聲,羽爲水。  又天水,郡名,漢武帝所置。  又中水,縣名,屬涿郡。應劭曰:易𣻎二水之中。𠀤見《前漢·地理志》。  又黑水,國名,卽𩎟韐。  又露爲上池水。 《史記·扁鵲傳》飮是以上池之水。 《註》上池水,謂水未至地,蓋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藥。  又姓。  又《韻補》叶式類切,音墜。 《劉楨·魯都賦》蘋藻漂於陽侯,芙蓉出於渚際。奮紅葩之熩熩,逸景燭於崖水。  又叶呼委切,音毀。 《李白·游高淳丹陽湖詩》龜游蓮葉上,鳥宿蘆花裏。少女棹輕舟,歌聲逐流水。  又《韻補》音準。引《白虎通》水之爲言準也。○按準乃水之義,非水之音。蓋沿《周禮·考工記》鄭註,準讀爲水而誤。今不從。

『全』

《唐韻》疾緣切《集韻》《韻會》從緣切《正韻》才緣切,𠀤音泉。 《說文》完也。 《玉篇》具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之事,天子用全。 《註》純用玉也。  又姓。 《韻會》吳有大司馬全琮。  又《韻會》州名。漢零陵郡,晉置全州。

『真』

同眞。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