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怨祝


   怨:埋怨;祝:太祝,旧时为执掌祭礼祝祷的官。旧指国家衰亡时,不从自身找原因,而去埋怨为国家祭祀祝祷的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wáng guó yuàn zhù
成语简拼 wgyz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怨:埋怨;祝:太祝,旧时为执掌祭礼祝祷的官。旧指国家衰亡时,不从自身找原因,而去埋怨为国家祭祀祝祷的人。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王充《论衡?解除》:“一人祝之,一国诅之,一祝不胜万诅,国亡不亦宜乎?祝其何罪?”


成语典故

汉·王充《论衡?解除》:“一人祝之,一国诅之,一祝不胜万诅,国亡不亦宜乎?祝其何罪?”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逃:逃~。流~。 失去:~佚。~羊补牢。 死:伤~。死~。 灭:灭~。~国奴。救~。兴~。

古同“无”,没有。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 姓。

仇恨:~恨。恩~。宿~。~仇。~敌。~府(大家怨恨的对象)。~声载道。 不满意,责备:埋(mán )~。抱~。~言。任劳任~。

表示对人对事的美好愿望:~福。~寿。~捷。~辞。馨香祷~。 古代指男巫。 在神庙里管香火的人:~融。庙~。 断:~发(fà)(断发,后指僧尼削发出家)。 姓。 古同“注”,敷涂。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亡』

《唐韻》《集韻》《韻會》𠀤武方切,音忘。失也。 《孟子》樂酒無厭謂之亡。 《註》謂廢時失事也。 《家語》楚人亡弓,楚人得之。  又滅也。 《莊子·田子方》楚王與凡君坐。少焉,楚左右曰:凡亡者三。凡君曰:凡之亡也,不足以喪,吾存。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喪禮哀死亡。  又逃也。 《大學》舅犯曰:亡人無以爲寶。  又《前漢·韓信傳》蕭何聞信亡,自追之。  又與忘同。 《詩·邶風》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又《正韻》同無。 《詩·邶風》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毛傳》亡謂貧也。 《說文》从入从𠃊。 《徐曰》𠃊音隱,隸作亡。 《藝苑雌黃》古惟用兦字,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兦之兦,今又變林爲四點。

『怨』

《唐韻》於願切《集韻》《韻會》紆願切,𠀤音苑。 《說文》恚也。 《廣韻》恨也。 《增韻》仇也,讎也。  又《集韻》於袁切,音鴛。讎也,恚也。 《禮·儒行》外舉不避怨。 《前漢·黥布傳》恐仇怨妄誣之。 《史記·始皇紀》母家有仇怨,竝阬之。皆平聲讀。或作惌。  又《字彙補》委隕切,音惲。與薀同。 《荀子·哀公篇》富有天下而無怨財,布施天下而不病貧。 《註》怨讀爲蕰言無畜私財。  又叶烏員切,音淵。 《後漢·班彪北征賦》越安定以容與兮,遵長城之縵縵。劇蒙公之疲民兮,爲彊秦乎築怨。 《註》縵音眠。  又叶烏云切,音熅。 《𨻰琳·悼龜賦》參千鎰而不賈兮,豈十朋之所云。通生死以爲量兮,夫何人之足怨。  又叶烏貫切,音腕。 《前漢·敘傳述高祖紀》項羽畔換,黜我巴漢。西土宅心,戰士憤怨。 《精蕰》从命。 《轉注》从心。

『祝』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之六切,音粥。贊主人饗神者。 《說文》祝,祭主贊詞者,从人口,从示。一曰从兌省。易曰:兌爲口,爲巫。 《徐曰》按易,兌,悅也,巫所以悅神也。 《詩·小雅》工祝致告。 《周禮·春官》大祝掌六視之辭。  又屬也。 《詩·鄘風》素絲祝之。 《箋》祝,當作屬。屬,著也。 《毛傳》訓織也。  又祝融,神名。 《虞翻曰》祝,大。融,明也。 《韋昭曰》祝,始也。  又斷也。 《公羊傳·哀十四年》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 《穀梁傳·哀十三年》祝髮文身。  又丁寧也,請求之辭。  又國名。 《禮·樂記》封帝堯之後於祝。  又姓。 《左傳》鄭大夫祝𥅆,後漢司徒祝恬。  又《集韻》《類篇》𠀤職救切,音晝。 《詩·大雅》侯作侯祝。 《傳》祝,詛也。 《疏》祝。無用牲之文,口告而祝詛之也。 《書·無逸》否則厥口詛祝。 《疏》以言告神謂之祝,請神加殃謂之詛。  又陟慮切,音註。 《周禮·天官》瘍醫掌祝藥。 《註》祝,讀如注病之注,謂附著藥也。 《集韻》或作呪。亦作詋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