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微言轻


   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rén wēi yán qīng
成语注音 ㄖㄣˊ ㄨㄟ 一ㄢˊ ㄑ一ㄥ
成语简拼 rwyq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人微言輕
成语英文 The words of the lowly carry little weight.(A poor man's tale cannot be heard.)
成语法文 je suis humble,donc mes avis ont peu de poids
成语俄文 словá мáленького человека ничего не стоят
成语日文 地位が低くて言論(げんろん)も重(おも)んぜられない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成语示例


你人微言轻,怎么会做过他们?(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孟尝传》:“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


成语典故

本作“身轻言微”。指地位低下,其言论和主张不为人所重视。多用作自谦之词。宋代苏轼《杭州上执政书》:“轼已三奏其事,至今未报,盖人微言轻,理自当尔。” 并列 地位低,言论不受重视。语本晋·袁宏《后汉书·孟尝传》:“臣前后七表……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张贤华《欲海沉浮》:“论后台,他又少了个手握重权的老爸,~,说话没分量。” △用于描写人的地位、身份。→人微权轻 人微望轻资浅望轻 身轻言微 ?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 德高望重。也作“人微言贱”。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小,细小:细~。轻~。~小。~型。~观。~雕。~积分。~电脑。~量元素。谨小慎~。~乎其~。 少;稍:稍~。~笑。~调(tiáo )。 衰落;低下:卑~。~贱。 精深;精妙:~妙。精~。~言大义。 隐约;不明:~茫。~词(隐晦的批评)。 隐匿:“白公奔山而缢,其徒~亡”。 暗中察访:~行。 无,非:“~斯人,吾谁与归”。 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时,表示该量的百万分之一:~米(公制长度单位,“米”的百万分之一)。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 姓。

分量小,与“重(zhòng )”相对:~重。~型。~便(biàn )。~于鸿毛。~尘栖弱草(喻人生渺小短暂)。 程度浅,数量少:年~。工作~。 用力小:~放。~声。~闲。~描淡写。 负载少,装备简省:~装。~骑。~锐(轻装的精锐部队)。 认为容易,不以为重要:~视。~蔑。~生。 随便,不庄重:~率(shuài)。~佻。~浮。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人』

《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𠀤音仁。 《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 《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 《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又一人,君也。 《書·呂𠛬》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 《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又二人,父母也。 《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又官名。 《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又姓。明人傑。  又左人,聞人,俱複姓。  又《韻補》叶如延切,音然。 《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微』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無非切,音薇。 《爾雅·釋詁》幽微也。 《易·繫辭》知微知彰。 《書·大禹謨》道心惟微。  又《廣韻》微,妙也。 《禮·禮運》德產之致也精微。  又《說文》隱行也。 《史記·秦始皇紀》微行咸陽。  又《廣韻》細也。 《孟子》乃孔子,則欲以微罪行。  又《玉篇》不明也。 《詩·小雅》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又《韻會》衰也。 《詩·小雅》式微式微。 《箋》微乎微者也。 《史記·杞世家》杞小微。  又《韻會》賤也。 《尚書序》虞舜側微。  又《爾雅·釋詁》匿微也。 《註》微謂逃藏也。 《左傳·哀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縊,其徒微之。 《註》微,匿也。  又《爾雅·釋詁》蔽,微也。 《晉語》公子重耳過曹,曹共公聞其駢脅,諜其將浴,設微薄而觀之。 《註》微,蔽也。  又殺也。 《禮·檀弓》禮有微情者。 《疏》微,殺也,言賢者喪親,必致滅性,故制使三日而食,哭踊有數,以殺其內情。  又伺察也。 《前漢·郭解傳》使人微知賊處。 《註》微,伺問之也。  又《爾雅·釋訓》骭瘍爲微。 《註》骭,脚脛。瘍,瘡也。 《詩·小雅》旣微且尰。  又《韻會》非也。 《詩·邶風》微我無酒。  又《韻會》無也。 《禮·檀弓》齊餓者,不食嗟來之食。曾子曰:微與。 《註》微,猶無也。  又國名。 《書·牧誓》微盧彭濮。 《傳》微在巴蜀。  又《爾雅·釋山》未及上翠微。 《疏》未及頂上,在旁陂陀之處,山氣靑縹色,故曰翠微也。  又紫微,太微,少微,𠀤星名。 《晉書·天文志》紫微垣十五星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天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太微,天子庭也。五帝之座也,十二諸侯府也。少微,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明大而黃,則賢士舉也。  又三微。 《後漢·章帝紀》春秋於春每月書王者,重三正,愼三微也。 《註》三微者,三正之始,萬物皆微,物色不同,故王者取法焉。十一月,時陽氣始施於黃泉之下,色皆赤,赤者陽氣,故周爲天正,色尚赤。十二月,萬物始牙而色白,白者隂氣,故殷爲地正,色尚白。十三月,萬物莩甲而出,其色皆黑,人得加功展業,故夏爲人正,色尚黑。  又姓。 《左傳·哀八年》微虎。 《註》魯大夫。  又微生,複姓。 《論語》微生高。

『言』

《唐韻》語軒切《集韻》《韻會》魚軒切,𠀤𤬝平聲。 《說文》直言曰言,論難曰語。 《周禮·大司樂註》發端曰言,答述曰語。 《釋名》言,宣也。宣彼此之意也。 《易·乾卦》庸言之信。 《書·湯誓》朕不食言。 《傳》言已出而反吞之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鄕八𠛬糾萬民,七曰造言之𠛬。 《註》譌言惑衆也。 《論語》寢不言。 《註》自言曰言。 《史記·商君傳》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 《唐書·徐伯彥傳》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身之文也。  又辭章也。 《書·洪範》五事,一曰貌,二曰言。 《疏》言者,道其語有辭章也。 《禮·曲禮》士載言。 《註》言,謂會同要盟之辭。  又一句爲一言。 《左傳·定四年》趙𥳑子曰:夫子語我九言。 《論語》一言以蔽之。  又一字爲一言。 《戰國策》臣請三言而已矣,曰海大魚。 《前漢·東方朔傳》凡臣朔固已誦四十四萬言。  又猶議也。 《屈原·離騷》初旣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又號令也。 《周語》有不祀則修言。  又助語辭。 《易·師卦》田有禽利執言。 《註》語辭也。  又《爾雅·釋詁》言,我也。 《詩·周南》言告師氏。 《傳》言,我也。師,女師也。  又《博雅》問也。 《周禮·春官》冢人:及葬,言鸞車象人。 《註》言問其不如法度者。  又《廣雅》從也。  又《釋名》委也。  又言言,高大貌。 《詩·大雅》崇墉言言。 《註》高大也。  又簫名。 《爾雅·釋樂》大簫謂之言。 《註》編二十三管,長尺四寸。 《韻會》或作䇾。  又官名。 《書·舜典》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惟允。 《傳》納言,喉舌之官。 《唐書·高祖紀》攺納言爲侍中。  又幘名。 《後漢·輿服志》幘者,賾也。尚書賾收,方三寸,名曰納言,示以忠正,顯近職也。  又地名。 《詩·國風》出宿于干,飮餞于言。 《傳》適衞所經之地也。  又山名。 《隋書·地理志》郉州內丘縣有千言山。  又《山海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又州、縣名。 《宋史·劉翊傳》有言州。 《魏書·地形志》有萬言縣。  又人言,砒石別名。 《本草綱目》砒出信州,故隱信字爲人言。  又姓。 《潛夫論》桓叔之後有言氏,韓後姬姓也。  又複姓。 《潛夫論》魯之公族有子言氏。  又《正韻》夷然切,音延。義同。  又《集韻》牛堰切,音𤬝。訟也。  又《集韻》《正韻》𠀤魚巾切,音銀。和敬貌。 《禮·玉藻》二爵而言言斯。 《註》言言,與誾誾同,意氣和悅貌。 《集韻》亦作訢。  又叶眞韻。 《韓愈·孔戣墓銘》白而長身,寡笑與言,其尚類也,莫之與倫。  又叶五剛切,音昂。 《詩·商頌》鬷假無言。叶上羹平,下爭彊。羹音郞,平音旁,爭音章。  又叶五姦切,音顏。 《古詩》四座且莫諠,願聽歌一言。請說銅爐器,崔嵬象南山。  又叶魚戰切,音彥。 《楊修·節遊賦》迴旋詳觀,目周意倦。御子方舟,載笑載言。 《說文》本作𠱫。从口,䇂聲。䇂,辠也,犯法也。 《釋名》言之爲䇂也,寓戒也。鄭樵曰:言从舌从𠄞。𠄞,古上字,言出於舌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