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赃俱获


   人:犯人;赃:赃物、赃款。嫌犯与不正当取得的财物同时被捕获。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rén zāng jù huò
成语简拼 rzjh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人:犯人;赃:赃物、赃款。嫌犯与不正当取得的财物同时被捕获。


成语示例


牌头这许多时,今日幸得成功,~。我们一面解到州里发落去。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一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六:“牛公取笔,请张生一一写出,按名捕捉,人赃俱获,没一个逃得脱的。”


成语典故

主谓 人和赃物一起被抓到。邓贤《中国知青梦》:“既然~,谁能说这对道德败坏的男女知青不是自作自受呢?”△多用于法治司法。也作“人赃并获”、“人赃现获”。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贪污受贿或偷盗所得的财物:~物。~款。~证。追~。退~。人~俱在。分~。

全,都:百废~兴。声色~厉。 一起;在一起:~乐部。君与~来。

打猎得到的禽兽:猎~。 得到,取得:~得。~奖。~悉。如~至宝。 古代对奴婢的贱称:臧~。 能得到机会或空闲:不~面辞。 收割庄稼:收~。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人』

《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𠀤音仁。 《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 《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 《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又一人,君也。 《書·呂𠛬》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 《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又二人,父母也。 《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又官名。 《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又姓。明人傑。  又左人,聞人,俱複姓。  又《韻補》叶如延切,音然。 《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俱』

《唐韻》舉朱切《集韻》《韻會》恭于切,𠀤音拘。皆也。 《孟子》父母俱存。  又偕也,具也。 《莊子·天運篇》道可載而與之俱也。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乗車,兩馬,一豎子俱。  又姓。南凉將軍俱延,唐江州監軍俱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