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迹罕至


   罕:少。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辟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rén jì hǎn zhì
成语注音 ㄖㄣˊ ㄐ一ˋ ㄏㄢˇ ㄓˋ
成语正音 “迹”,不能读作“jī”。
成语简拼 rjhz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人跡罕至
成语英文 untraversed(be out of the way)
成语俄文 редко ступáет ногá человека
成语日文 人跡まれである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罕:少。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辟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成语示例


冯牧《瀑布之歌》:“它们所以不被人知,仅仅是因为它们处在人迹罕至、交通阻隔的地方。”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 荀悦《汉纪 孝武纪二》:“而夷狄殊俗之国,辽绝异党之地,舟车不通,人迹罕至。”


成语典故

很少有人去的地方。指荒凉偏僻的地方。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二》:“而夷狄殊俗之国,辽绝异党之地,舟车不通,人迹罕至。”宋.洪迈《夷坚丁志.龙门山》:“南城县东百余里龙门山,山颠有寺,幽僻孤寂,人迹罕至,独一僧居焉。” 主谓 很少有人到过。形容荒凉偏僻的地方。语本汉·马融《长笛赋》:“是以间介无蹊,人迹罕到。”卢秀灿《桃花梦》:“这里根本没有别的旅馆那种人来客往的喧嚣,倒像是~的某个寺院角落。”△多用于描写地理环境。→荒无人烟 穷乡僻壤 荒山野岭 杳无人迹 ?人烟稠密 车水马龙摩肩接踵 项背相望 人来人往 攘往熙来。也作“人迹罕到”。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脚印:踪~。足~。血~。笔~。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印~。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古~。实~。 追寻踪迹:“汉求将军急,~且至臣家”。 据实迹考知:“~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

稀少:稀~。~见。~俦(很少与之相比的)。~世之宝。人迹~至。 古代称捕鸟用的长柄小网。 姓。

到:~此。自始~终。从古~今。~于。以~。甚~。 极、最:~少。~亲。~交(最相好的朋友)。~诚。~高无上。~理名言。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人』

《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𠀤音仁。 《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 《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 《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又一人,君也。 《書·呂𠛬》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 《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又二人,父母也。 《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又官名。 《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又姓。明人傑。  又左人,聞人,俱複姓。  又《韻補》叶如延切,音然。 《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罕』

《廣韻》呼旱切《集韻》《韻會》《正韻》許旱切,𠀤音暵。 《五經文字》䍐,經典相承。隷省作罕。 《爾雅·釋詁》希寡鮮,罕也。 《註》罕亦希也。 《詩·鄭風》叔發罕忌。 《禮·少儀》罕見曰聞名。  又《玉篇》旌旗也。 《史記·周本紀》百夫荷罕旗,以先驅。 《註》蔡邕獨斷曰:前驅有九流雲罕。東京賦曰:雲罕九旒。  又《史記·天官書》畢曰罕車,爲邊兵,主弋獵。 《註》畢八星曰罕車。  又《廣韻》鳥網。 《後漢·馬融傳》罕罔合部。 《註》罕亦罔也。  又《廣韻》兔罟也。  又率也。  又地名。 《前漢·武帝紀》圍枹罕。 《註》師古曰:枹罕,金城之縣也。  又姓。 《廣韻》鄭有罕氏,出自穆公,以王父字爲氏,代爲卿大夫。  又羌複姓有罕井氏。

『至』

《唐韻》《集韻》《韻會》脂利切《正韻》支義切,𠀤音摯。 《說文》飛鳥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猶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來也。 《玉篇》來也。 《詩·小雅》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禮·樂記》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 《註》至,來也。  又《玉篇》達也,由此達彼也。 《書·無逸》自朝至于日中昃。 《詩·小雅》我征徂西,至于艽野。  又極也。 《易·坤卦》至哉坤元。 《註》至謂至極也。  又《繫辭》易其至矣乎。 《莊子·逍遙遊》故曰:至人無己。 《註》至極之人。  又善也。 《禮·坊記》以此坊民婦猶有不至者。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覆之而角至。 《註》至,猶善也。  又大也。  又《易·復卦》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註》冬至,隂之復也。夏至,陽之復也。 《正字通》夏至曰日長至,是日晝漏刻五十九,夜四十一,先此漏刻尚五十八。日之長于是而極,故曰日長至,至取極至之義。呂覽十二紀:仲夏月,日長至是也。冬至亦曰日長至,是日晝漏刻四十一,夜五十九,過此晝漏卽四十二刻。日之長,於是而始,故亦曰日長至。至取來至之義。禮郊特牲曰:郊之祭,迎長日之至是也。然呂覽於仲冬則又曰日短至。黃震曰:世俗多誤冬至爲長至,不知乃短至也。據此說,短至宜爲冬至,亦謂之日長至者,陽之始長也,扶陽抑隂之義也。  又至掌,蟲名。 《爾雅·釋蟲》蛭蝚至掌。 《亢倉子·臣道篇》至人忘情。  又《集韻》《韻會》𠀤徒結切,音咥。單至,輕發貌。 《列子·力命篇》墨杘單至。  又《韻補》叶職日切,音窒。 《詩·豳風》鸛鳴于垤,婦歎于室。灑埽穹窒,我征聿至。  又叶章移切,音支。 《梁武帝擬古詩》日期久不歸,鄕國曠音輝。音輝空結遲,半寢覺如至。叶上期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