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暴易暴


   以:用;易:改变,更换;暴:残暴。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指统治者换了,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ǐ bào yì bào
成语注音 一ˇ ㄅㄠˋ 一ˋ ㄅㄠˋ
成语简拼 ybyb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英文 substitute one tyrant with another
成语俄文 заменить одно насилие другим(смена деспотов)
成语组合  ABCB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以:用;易:改变,更换;暴:残暴。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指统治者换了,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



反义词



成语示例


吏转念去一狐,得一狐,是以暴易暴也,游移不敢即应。(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周三》)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成语典故

①谓以一种暴政替换另一种暴政。章炳麟《致段祺瑞书》: “北都政变,以暴者易暴者数矣。”②比喻用一种坏东西替换另一种坏东西。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周三》: “去一狐,得一狐,是以暴易暴也。游移不敢即应。” ●《史记·伯夷列传》: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俄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 首阳山: 即西山。亦称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县南。武王: 姓姬,名发,灭殷建立西周王朝。伯夷、叔齐: 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齐认为,武王灭纣是以暴臣易暴君,其行非仁义之举,故耻为周民,因此,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饥饿而死。 偏正 易,替换。用暴虐代替暴虐。《史记·伯夷列传》:“~兮,不知其非矣。”何其芳《吴玉章同志革命故事》:“推翻清朝专制政府,实行民主政治……并不是~。”△贬义。用于旧时代政权的更迭方面。→以暴易乱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 古同“已”,已经。 太,甚:不~急乎? 及,连及:富~其邻。

强大而突然来的,又猛又急的:~雷。~病。~动。~力。~涨。~发。风~。~风骤雨(亦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 过分急躁的,容易冲击的:脾气~躁。~跳如雷。 凶恶残酷的:凶~。~虐。~君。~戾恣睢(残暴凶狠,任意胡为)。~政。横征~敛。 横蹋,损害:自~自弃。~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鼓起来,突出:~起青筋。 徒手搏击:~虎冯(píng)河(喻有勇无谋)。 〔~露〕显露,如“~~无遗”。 姓。

同“曝1”。

不费力,与“难”相对:容~。~与(容易对付)。~于。 和悦:平~(➊态度谦逊和蔼;➋指语言文字浅显)。 改变:~手。~地。变~。 交换:交~。贸~。 轻慢:贵货~土。 芟治草木:~墓(除治墓地的草木)。~其田畴。 古书名,《易》即《易经》,也称《周易》。 姓。

强大而突然来的,又猛又急的:~雷。~病。~动。~力。~涨。~发。风~。~风骤雨(亦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 过分急躁的,容易冲击的:脾气~躁。~跳如雷。 凶恶残酷的:凶~。~虐。~君。~戾恣睢(残暴凶狠,任意胡为)。~政。横征~敛。 横蹋,损害:自~自弃。~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鼓起来,突出:~起青筋。 徒手搏击:~虎冯(píng)河(喻有勇无谋)。 〔~露〕显露,如“~~无遗”。 姓。

同“曝1”。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以』

《韻會》《正韻》𠀤養里切,怡上聲。爲也。 《論語》視其所以。  又因也。 《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 《註》以魯故也。 《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  又用也。 《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又《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 《易·師卦》能以衆正。  又《詩·周頌》侯彊侯以。 《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  又同已。 《孟子》無以,則王乎。  又古以與聲相通。 《禮·燕禮》君曰:以我安。 《註》猶與也。 《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 《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 《註》韓文與多作以。  又《集韻》與似同。 《易·明夷》箕子以之。鄭氏,荀氏皆作似。

『暴』

《唐韻》《集韻》《韻會》薄報切《正韻》蒲報切,𠀤音菢。 《說文》晞也。 《書·泰誓》敢行暴虐。 《傳》敢行酷暴,虐殺無辜。  又《禮·王制》田不以禮,曰暴天物。 《疏》是暴害天之所生之物。  又《周禮·秋官·禁暴氏疏》禁民不得相陵暴。  又《詩·邶風》終風且暴。 《傳》暴,疾也。 《疏》大風暴起也。  又《詩·鄭風》䄠裼暴虎。 《傳》空手以搏之。  又《荀子·富國篇》暴暴如丘山。 《註》暴暴,卒起之貌。  又《史記·項羽紀》何興之暴也。 《博雅》暴,猝也。  又《管子·乗馬篇》方六里命之曰暴,五暴命之曰部。 《又》十家而連,五連而暴。  又地名。 《左傳·文八年》公子遂會雒戎,盟于暴。 《註》暴,鄭地。  又姓。 《前漢·雋不疑傳》暴勝之爲直指使者。  又《廣韻》蒲木切《集韻》《韻會》《正韻》步木切,𠀤音僕。日乾也。俗作曝。 《小爾雅》暴,曬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㡛氏》晝暴諸日。 《孟子》一日暴之。 《荀子·富國篇》聲名足以暴炙之。  又《孟子》暴之於民,而民受之。 《朱註》暴,顯也。  又《後漢·竇融傳》皆近事暴著。 《註》暴,露也。  又《集韻》北角切,音剝。 《爾雅·釋詁》毗劉,暴樂也。 《疏》木枝葉稀疎不均爲暴樂。  又白各切,音泊。  又備沃切,音雹。義𠀤同。  又弼角切,音雹。藃暴,乾橈也。  又㿺或作暴,墳起也。  又《韻補》叶蒲故切。 《易林》仁政不暴,鳳皇來戊。四時順節,民安其處。藃字原从蒿从攵作。

『易』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𠀤音亦。 《說文》蜥易,蝘蜓,守宮也。象形。祕書說:日月爲易,象隂陽也。 《易·繫辭》《易》者,象也。 《疏》《易》卦者,爲萬物之形象。 《又》生生之謂易。 《註》隂陽轉易,以成化生。 《疏》隂陽變轉。 《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 《註》易者,揲蓍變易之數,可占者也。 《孔穎達·周易正義》夫易者,變化之總名,改換之殊稱。 《朱子·周易本義》《易》,書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畫,有交易、變易之義,故謂之《易》。  又《易·乾卦》不易乎世。 《註》不爲世所移易也。  又《易·繫辭》日中爲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 《公羊傳·宣十二年》交易爲言。 《註》交易,猶往來也。  又《書·堯典》平在朔易。 《傳》謂歲改易。  又《禮·祭義》易抱龜南面。 《疏》占易之官也。  又《史記·項羽紀》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 《註》正義曰:開張易舊處。  又姓。 《姓氏急就篇》易氏,易牙之後。  又水名。 《水經》易水出涿郡故安縣閻鄕西山。  又州名。 《廣韻》趙分晉得中山,秦爲上谷郡,漢置涿郡,隋爲易州,因水名之。  又《廣韻》《集韻》《韻會》以豉切《正韻》以智切,𠀤音異。 《易·繫辭》乾以易知。 《疏》《易》謂《易略》。  又《易·繫辭》辭有險易。 《註》之泰則其辭易,之否則其辭險。 《疏》易,說易也。  又《禮·檀弓》易墓非古也。 《註》易謂芟治草木。 《孟子》易其田疇。 《註》易,治也。  又《禮·祭義》外貌斯須不莊不敬,而慢易之心入之矣。  又《公羊傳·文十二年》俾君子易怠。 《註》易怠,猶輕惰也。  又《公羊傳·宣六年》是子之易也。 《註》易,猶省也。  又《論語》喪,與其易也,寧戚。 《何晏註》和易也。 《朱傳》易,治也。  又《爾雅·釋詁》平、均、夷、弟,易也。 《註》皆謂易直。 《疏》易者,不難也。  又《莊子·刻意篇》聖人休休焉,則平易矣。  又《史記·禮書》能慮勿易。 《註》易,謂輕易也。  又《韻補》叶余支切。 《詩·小雅》爾還而入,我心易也。還而不入,否難知也。

『暴』

《唐韻》《集韻》《韻會》薄報切《正韻》蒲報切,𠀤音菢。 《說文》晞也。 《書·泰誓》敢行暴虐。 《傳》敢行酷暴,虐殺無辜。  又《禮·王制》田不以禮,曰暴天物。 《疏》是暴害天之所生之物。  又《周禮·秋官·禁暴氏疏》禁民不得相陵暴。  又《詩·邶風》終風且暴。 《傳》暴,疾也。 《疏》大風暴起也。  又《詩·鄭風》䄠裼暴虎。 《傳》空手以搏之。  又《荀子·富國篇》暴暴如丘山。 《註》暴暴,卒起之貌。  又《史記·項羽紀》何興之暴也。 《博雅》暴,猝也。  又《管子·乗馬篇》方六里命之曰暴,五暴命之曰部。 《又》十家而連,五連而暴。  又地名。 《左傳·文八年》公子遂會雒戎,盟于暴。 《註》暴,鄭地。  又姓。 《前漢·雋不疑傳》暴勝之爲直指使者。  又《廣韻》蒲木切《集韻》《韻會》《正韻》步木切,𠀤音僕。日乾也。俗作曝。 《小爾雅》暴,曬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㡛氏》晝暴諸日。 《孟子》一日暴之。 《荀子·富國篇》聲名足以暴炙之。  又《孟子》暴之於民,而民受之。 《朱註》暴,顯也。  又《後漢·竇融傳》皆近事暴著。 《註》暴,露也。  又《集韻》北角切,音剝。 《爾雅·釋詁》毗劉,暴樂也。 《疏》木枝葉稀疎不均爲暴樂。  又白各切,音泊。  又備沃切,音雹。義𠀤同。  又弼角切,音雹。藃暴,乾橈也。  又㿺或作暴,墳起也。  又《韻補》叶蒲故切。 《易林》仁政不暴,鳳皇來戊。四時順節,民安其處。藃字原从蒿从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