杙:小木棍;楹:厅堂前部的柱子。把小木棍当作大柱子用。比喻误将小材作大用。
杙:小木棍;楹:厅堂前部的柱子。把小木棍当作大柱子用。比喻误将小材作大用。
唐·韩愈《进学解》:“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唐·韩愈《进学解》:“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 古同“已”,已经。 太,甚:不~急乎? 及,连及:富~其邻。
古书上说的树,果实像梨,味酸甜,核坚实。 小木桩;亦泛指木桩:“椓~者有数。” 拴系在木桩上:“杨柳中间~小舟。” 尖锐的小木棍儿:“以~抉其伤而死。” 戳;刺。
堂屋前部的柱子:~联(亦称“楹帖”)。 量词,古代计算房屋的单位,一说一列为一楹;一说一间为一楹。
《韻會》《正韻》𠀤養里切,怡上聲。爲也。 《論語》視其所以。 又因也。 《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 《註》以魯故也。 《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 又用也。 《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又《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 《易·師卦》能以衆正。 又《詩·周頌》侯彊侯以。 《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 又同已。 《孟子》無以,則王乎。 又古以與聲相通。 《禮·燕禮》君曰:以我安。 《註》猶與也。 《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 《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 《註》韓文與多作以。 又《集韻》與似同。 《易·明夷》箕子以之。鄭氏,荀氏皆作似。
『杙』《唐韻》與職切《集韻》《韻會》逸職切《正韻》夷益切,𠀤音弋。 《說文》果名。 《爾雅·釋木》劉,劉杙。 《註》劉子生山中,實如棃,酢甜,核堅。出交趾。 又《爾雅·釋宮》樴謂之杙,橜也。 《左傳·襄十七年》臧堅以杙抉其傷而死。 又所以格獸也。 《莊子·人閒世》拱把而上,求狙猴之杙者斬之。 《韻會》《說文》橜杙字本作弋,果名作杙,今橜弋字作杙,而弋但爲弋獵字矣。
『楹』《唐韻》以成切《集韻》《韻會》怡成切《正韻》餘輕切,𠀤音盈。 《說文》柱也。 《徐鍇曰》楹言盈盈對立之狀。 《詩·小雅》有覺其楹。 《春秋·莊二十三年》丹桓宮楹。 又《禮·王制·桓楹疏》諸侯窆棺之制曰桓楹。 又絜楹,順滑澤也。 《楚辭·卜居》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絜楹乎。或作𣟅,亦作桯。